疫情防控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也是检验初心使命的考场。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学团党支部为遏制疫情蔓延,维护学生身心健康、保持安全稳定、促进就业乐业,全体党员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立足岗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出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党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
全力防控 守护平安
学生处全体党员从“早、细、实、严”入手,周密做好疫情防控部署和落实,教育引导学生提高疫情防控意识,扎实开展学生疫情摸排和监测,兢兢业业,做学生安全的守护人。
积极主动,突出 “早”字。1月23日率先在学生系统内发布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1月25日出台了学生开学返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的应急预案;1月27日代笔致全院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同时第一时间布置、统计、上报疫情防控工作各项统计表;第一时间做好封校后学生寝室楼封楼工作;第一时间线上安排主题班会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全面思考,体现 “细”字。疫情防控日报告、零报告工作流程清晰,责任明确;细化5488名学生每天都要按时日报告、零报告,增加了学生“异动”、家长“联动”报告内容;特别是对1110名扩招学生,要求班主任主动联系每名学生,每天提醒学生报告,询问他们身体状况。认真梳理,细致统计,为疫情防控提供支撑数据。
强化措施,明确 “实”字。布置线上主题班会,学习疫情防控知识,引导学生理性认识疫情;通过学习疫情防控期的先进典型、事例,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出台“关于对提前返锦学生实施包保制开展工作的通知”和“包保制日常统计表”,严防死守,坚决禁止外地学生返锦返校。统筹安排各系做实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通过现有线上学生家长群加强与学生家长在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相关内容的互通、互动,增强学生战疫胜利的信心;对心理出现波动、已在外地企业实习的学生、第一二批扩招学生、出现咳嗽发烧症状的学生、有异地走动的学生采取人盯人办法,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实效性。
加强规范,强调 “严”字。通过5次系统群通知、20次电话沟通及时敦促联系沟通协商包保学生、异动学生的把控处理和教育事宜。学生日报告、零报告,每天定时、定位,系内留存材料,以备检查抽查;报表规范,日期明确,责任人留档。制定疫情防控期间宿舍楼值班人员工作规定,通过线上、电话加强对宿舍楼值班人员管理,确保宿舍封楼的实效性。
招生就业 热线不断
寒假期间,招生就业处早早地启动了2020年单独招生考试的宣传和报名工作,但是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招生工作的整体部署,招生就业处党员同志和其他同志一道,牢牢把握招生政策和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不慌、不乱、不急、不燥,工作不下线、服务更热情,按照形势发展,精准施策,有序地开展招生工作。
第一阶段:早研判,早启动。积极研判招生形势,及时出台《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招生宣传工作的通知》,发动全院师生、家长利用微信、QQ等媒介发布招生方案,宣传学院优势,全员参与招生宣传。
第二阶段:多部门合作,线上直播。与各系配合,利用辽宁学信教育专属服务平台,建立学院演示专区,展示招生简章和宣传视频,进行线上直播、在线咨询,与考生和家长交流互动。
第三阶段:转变工作重点,宣传咨询不停歇。按照省教育厅通知要求,由于受新冠肺炎病毒疫情影响,暂停单招考试组织报名等工作,招生就业处及时调整,把工作重点从宣传单独招生考试、组织报名转到重点宣传学校、专业,继续接受考生咨询。为单独招生建立的QQ群人数不断增加,人数已超过900人,每天安排招生老师和学生助理为学生解答提出的问题,待上级文件下发后,随时可以启动招生工作。
开展线上就业指导。通过就业信息网上传疫情防控期间就业创业相关政策12篇,更新就业创业知识、求职技巧,与北森公司合作,为毕业生免费开通吉讯测评系统,帮助毕业生开展线上生涯教育、职业测评等工作。
做好线上就业管理与服务工作。出台《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毕业生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通过就业信息网、书记辅导员QQ群、微信公众号等及时传递就业政策、布置工作、发布信息。向毕业生和企业公布招生就业处老师的联系电话、公共邮箱,随时解决有关就业政策咨询、手续办理、招聘签约等问题,协助毕业生采取“线上受理、不见面办理、办结邮寄”方式办理就业手续。
利用网络媒体,开展网上招聘会。暂停举办校园现场招聘和宣讲活动,发送《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致顶岗实习企业的一封信》,积极联系合作企业收集就业信息,及时在就业信息网上发布招聘信息。与智联招聘合作,开通空中双选会,举办“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2020届毕业生春季网络招聘会”,计划组织100家以上企业参会,为毕业生和企业搭建双向选择的空中桥梁。
用心护航 筑牢防线
为有效帮助我院师生缓解和调整因疫情引起的负面情绪或心理困扰,增强自我调节能力,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咨询中心党员启动疫情心理援助行动,开展系列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工作,为广大师生筑起疫情防控战的心理“防火墙”。
完善体系,线上服务。心理咨询中心第一时间起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心理危机干预应急预案》,重新编写《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实施方案》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系列心理咨询和疏导工作。1月30日—31日,心理咨询中心整合专、兼职心理咨询师资源,先组织咨询师进行网上在线学习培训,于2月1日正式开通所有心理服务平台。5名专兼职咨询师实行轮班制值班,保证咨询服务的持续性。2月4日发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招募“画解情绪”——心灵涂鸦小组成员的通知》,开展网络团体心理辅导,利用涂鸦日记抒发情绪。
不同群体,分类指导。通过电话一对一的形式与各系书记和心理辅导员沟通疫情防控期间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方式,采用电话形式对个别班主任、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进行具体指导,通过点对面的方式不定期地在班级群里以人文关怀的方式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通过点对点的方式对之前有严重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学生进行密切联系和关注。2月13日,中心面向全体师生开通网上心理自测服务,收到不同量表测评数据220份,帮助师生客观评估心理。中心以学生心理骨干为抓手,向其他普通同学辐射,依托“全国高校心理委员工作平台”等微信公众平台,分别于2月3日、2月8日—2月10日、2月12日—2月14日,组织班长、团支书、心理委员、寝室长和院系两级心理协会心理部等不同层面学生干部参加线上业务培训和大学生心理应激系列讲座,共收到239份参训学生干部的心得体会和心灵感言,培训效果显著。
主题活动,筑牢防线。通过“辽石化院心灵驿站”持续推送疫时心理防护知识和科普文章,发布了如《隔离在家,如何与父母相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心理调试指南》电子书版和科普动画视频版等内容。2月9日开始,中心面向我院全体学生开展“勤体强心、学习强国、科学抗疫”线上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系列活动,分为“21天读书打卡养成计划”、“21天居家养生锻炼打卡养成计划”和“解读心灵,共同抗疫”心理剧剧本征集评选活动3个主题,助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同心战“疫” 团旗飘飘
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院团委党员同志开展多形式主题活动,落实我院疫情防控工作安排,增强当代团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奋斗精神,为联防联控疫情贡献青春力量。
线上接力,心手相牵。通过微信公众号平台推送约80篇文章,其中原创作品40篇,正面宣传疫情防控政策、疫情防控常识、感人事迹等。在第一时间通过线上平台开展“共抗疫情”辽石化院师生承诺活动,参与承诺人数近6600人次,达到全院师生全覆盖。向全院学生干部发布“致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干部的倡议书”,要求他们做到学指示、做表率;明是非,做引领;带好头,保健康;尽职责,要担当,倡议书阅读量达3300余次。
听从号令,全团响应。开展“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线上主题团日活动,创作书法、绘画、海报、短视频、歌曲、诗歌、散文等近百个创意作品。开展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知识线上答题活动,参与答题的学生共计2200人。开展以“战‘疫’我们在行动”为主题的学生社团系列活动,创作了书法、绘画、手抄报、短视频等约30个作品,所有作品陆续在团委公众号平台进行展播。组织团员青年参加团市委主办的“中行杯.青力战疫,我在锦州为祖国加油”微视频大赛,荣获一个三等奖和两个优秀奖。
齐心协力,防控疫情。号召广大团员青年积极投身于家乡的防疫工作中,据不完全统计,有百余名团员青年踊跃参加到防疫志愿者工作队伍中,在各级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的统一带领下,全力做好“战斗员”“宣传员”和“保障员”工作,展现了我院团员青年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其中机械技术系热动1731班屈洋阳同学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由于忠诚履职,勇担青年责任,被北镇市团市委授予“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团委公众号平台也对我院战疫志愿者们进行了系列报道,并且辽宁学联公众号平台也对我院志愿者们进行了宣传报道。
学团党支部各位党员认为他们所做的工作只是特殊时期的常规工作,是部门全体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这种心系学生、无私奉献、扎实工作、勇于担当意识,正是学团党支部党员精神之所在。
思政学团党总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