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与哈萨克斯坦阿特劳州 APEC 石油技术高等学院举行国际交流合作座谈会

时间:2025-08-21浏览:10

819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指导,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与哈萨克斯坦阿特劳州APEC石油技术高等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座谈会通过线上方式顺利召开。辽宁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赵洪斌、欧非处处长王晓欢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于忠党副院长訾薇阿特劳州 APEC 石油技术高等学院主任Murmushov Asylbek、战略发展部主任Kalangali Togzhan、学术事务副主任Shakenova Ainur中哈双方领导、教育界同仁共商石化领域教育合作与产业协同发展大计,为深化中哈职业教育交流、服务“一带一路”石化产业升级注入更多力量。

于忠党介绍了学校历史沿革、办学特色、专业优势、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情况。他指出,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作为教育部首批百所骨干高职院校项目优秀校、第二批“双高”建设单位,自1952年建校以来,始终深耕石化职业教育领域,现已形成滨海、古塔两大校区协同发展格局,开设33个高职专业,建有石油和化工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拥有2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1个全国石油和化工教育优秀教学团队,在石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服务领域积累了深厚实力。学校通过三大核心举措打造产教融合新模式:一是牵头成立辽宁省精细化工新材料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暨锦州市精细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构建“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良性互动机制,创新办学与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深化校企协同育人,与中国石油锦州石化公司开展全面战略合作,与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共建新型学徒班,同时为企业提供烷基化工艺、重氮化工艺等特种作业技能培训,实现教育资源与企业需求精准对接;三是构建服务辽宁“原字号”深度开发的特色专业矩阵,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契合度超85%,石油化工、化工装备等多个专业群获评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及A等省级“兴辽卓越”立项建设专业群,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于忠党分享了学校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成果与经验。近年来,学校已与俄罗斯喀山国立研究型工艺大学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泰国曼谷建成石化产业“墨子工坊”,在巴基斯坦设立巴铁友谊语言中心,搭建国际胜任力培训项目基地;与泰国、巴基斯坦等10余个国家推进“中文+职业教育”项目,联合10余所海外院校培养留学生并培训海外师资100余人;服务乌干达辽沈工业园等4个海外园区,向塞拉利昂、科特迪瓦等国家输出专业标准5项、课程标准77项,累计为“走出去”中资企业培训海外员工400余人他希望与阿特劳州APEC石油技术高等学院携手,深化国际产教融合,共享教育资源与产业服务经验,共同培养适应两国石化产业升级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Murmushov Asylbek详细介绍了该校办学特色与产业服务成果。他表示,阿特劳州作为哈萨克斯坦重要石化产业基地,聚集了该国大量石油天然气加工企业,而 APEC 石油技术高等学院作为专注于石油天然气领域人才培养的高等院校,始终以“服务产业需求、培育技术能手”为办学宗旨,开设石油开采技术、油气储运工程、石化工艺等核心专业,建有油气集输实训车间等高水平实训基地,该校近年来积极探索 “校企协同、岗课赛证”育人模式,与阿特劳州石油化工园区家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开发实训课程,联合开展技能竞赛,相关经验与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理念高度契合,期待双方能签署合作协议,师资培训、资源共享、合作办学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中哈双方领导对两校合作愿景给予高度肯定。赵洪斌表示,此次座谈是深化哈萨克斯坦阿特劳地区与中国辽宁省正式缔结姐妹地区伙伴关系的重要举措,辽宁省与阿特劳州作为中哈两国重要的石化产业聚集地,在教育与产业合作方面有着广阔空间,省外事办将全力支持两校搭建合作平台,推动合作项目落地见效,为中哈友好省州建设注入新内涵。

此次座谈交流,不仅展现了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在石化职业教育领域的办学实力,而且搭建了学校与哈萨克斯坦高校交流合作的新桥梁既是两校发挥各自优势、实现资源互补的重要契机,也是深化中哈职业教育交流、推动 “一带一路” 倡议下石化产业协同升级的生动实践。作为辽宁省石油化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牵头单位,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推进国际交流合作,探索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合作新模式,助力辽宁与阿特劳州友好省州建设,为推动中哈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能。

(一审一校:罗岚 二审二校:张金龙 三审三校:王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