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防溺水安全提醒

文章来源:保卫处发布时间:2025-07-07浏览次数:10


亲爱的同学们,暑期来临,高温天气增多,游泳、戏水成为不少人的消暑选择,但溺水事故也进入高发期。为保障大家的生命安全,度过平安快乐的假期,特此发出以下防溺水安全提醒:

一、提高防溺意识,远离危险水域

1. 牢记“六不”原则: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盲目下水施救。

2. 远离陌生水域,如河流、湖泊、水库、池塘、废弃矿坑等,即使水浅也可能存在暗流、漩涡、淤泥、水草缠绕等隐患,切不可抱有侥幸心理贸然下水。

3. 选择正规游泳场所,确认泳池具备安全防护设施、配备专业救生员,仔细阅读场所安全须知。

二、做好游泳准备,保障自身安全

1. 充分热身:游泳前进行10 - 15分钟热身运动,活动关节、拉伸肌肉,避免入水后抽筋。

2. 了解身体状况:身体不适(如感冒、发烧、疲劳)、酒后切勿游泳;有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同学,需遵医嘱,谨慎下水。

3. 佩戴安全装备:游泳时穿戴合格的泳衣、泳镜,初学者务必使用合格的浮具(如救生衣、浮板),并在成人陪同下练习。

三、遇险冷静应对,科学智慧施救

1. 自救方法:若在水中发生抽筋,保持冷静,深吸一口气后将头部浮出水面,根据抽筋部位,用手拉伸缓解(如小腿抽筋,伸直腿部,用力勾脚背);若遇水草缠绕,不要慌乱挣扎,屏住呼吸,小心解开或呼救。

2. 他人施救:发现有人溺水,立即大声呼救,寻求成年人帮助;切勿盲目下水施救,可利用竹竿、绳索、救生圈等工具进行间接救援;若需下水救助,从溺水者身后接近,托住其腋下或下巴,将其头部托出水面,采用仰泳姿势带至岸边。

四、家校联动,共筑安全防线

1. 主动向家长报备行程,告知外出时间、地点、同行人员,避免家长担忧。

2. 家长需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和监管,尤其是留守儿童、独自在家的同学,更要提高警惕,定期联系。

3. 积极参与学校、社区组织的防溺水安全教育活动,学习急救知识(如心肺复苏),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生命只有一次,安全重于泰山!希望同学们时刻绷紧安全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杜绝溺水悲剧发生,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愉快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