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园内安全防护
(一)宿舍安全:筑牢室内防线
1. 提前排查:暴雨前检查宿舍门窗密封性,关闭阳台窗户,将阳台晾晒的衣物、花盆等物品移至室内,防止风吹掉落砸伤他人或物品受损。
2.防积水倒灌:若宿舍位于低楼层,提前用毛巾、沙袋(可用塑料袋装沙土自制)堵住门缝,减少雨水涌入;一旦进水,第一时间切断宿舍内电源(如拔掉充电器、关闭总开关),避免触电风险。
3. 警惕电器安全:不使用被雨水浸湿的插排、台灯、电脑等电器,若电器进水,立即断电并停止使用,待干燥检修后再开启。
(二)校园活动:规避户外风险
减少外出:暴雨期间尽量留在室内,不前往操场、湖边、山坡等空旷或低洼区域,避免参加户外体育课、社团活动。
途经安全路线:若必须出行,选择地势高、路面平整的主干道,避开校园内施工区域、老旧围墙、大树、电线杆,防范墙体倒塌、树枝断裂、触电事故。
避开地下空间:不进入校园地下车库、地下超市、地下通道等区域,防止雨水倒灌被困。
(一)步行出行:谨慎涉水
不涉深水:遇到积水路段,先观察积水深度(若超过脚踝或看不清路面,坚决绕行),避免踏入窨井、坑洞(可借助树枝、雨伞探路)。
远离电力设施:不靠近路边电线杆、变压器、广告牌,若发现电线掉落水中,立即远离并向校园安保或电力部门报告。
快速避险:若遇暴雨突降,尽快前往附近便利店、教学楼、图书馆等坚固建筑内躲避,不躲在树下、公交站台或临时搭建的棚子下。
(二)公共交通:有序应对
乘坐公交:上车前确认车辆无积水隐患,行车途中若遇道路积水过深,听从司机指挥下车,不强行要求车辆通行;下车时注意观察路面,避免踩空或滑倒。
乘坐地铁:若地铁站点或隧道进水,听从工作人员引导疏散,不擅自扒门、跳轨,撤离时有序排队,避免拥挤踩踏。
(三)骑行/打车:安全优先
不骑行:暴雨天气不骑自行车、电动车,避免车辆打滑失控,或因积水导致电机故障引发危险。
谨慎打车:选择正规出租车或网约车,上车前确认车辆牌照;若车辆途经深水路段,可要求司机绕行,不强行涉水。
三、被困与求救方法
1. 被困自救:若在校园内低洼处(如地下室、操场角落)或校外路段被困,立即向高处转移(如台阶、高台),保持手机电量充足,及时联系辅导员、同学或校园安保说明位置。
2. 紧急求救:若情况危急(如被雨水围困、受伤),立即拨打110(报警)、119(消防救援),清晰告知所在位置(如XX大学XX校区XX楼附近)、被困人数及身体状况,等待救援时可挥动鲜艳衣物、打开手机手电筒,方便救援人员发现。
四、灾后注意事项
返校检查:暴雨结束后返校,先确认宿舍、教学楼等区域是否存在墙体开裂、电路故障、燃气泄漏等隐患,无安全问题再进入。
卫生防护:若宿舍或校园有积水残留,待积水退去后,配合学校进行清洁消毒,不饮用未经处理的水源,避免接触污水引发皮肤病或肠胃不适。
信息同步:关注学校官方通知(如教务处、学生处公告),及时了解课程调整、校园恢复情况,不传播未经证实的“校园积水”“安全事故”等谣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