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访抗战老兵 传承红色基因--(2023年教育部关工委“读懂中国”活动优秀征文)

文章来源:工会 妇联 离退休中心 关工委发布时间:2024-01-30浏览次数:14

 拜访抗战老兵 传承红色基因

张竣策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为祖国,就是保家乡……”抗美援朝战争距离今天已经过去73年,但这支歌唱起来仍让人心潮澎湃,斗志昂扬。73年前,是他们坚定地走上战场,73年前,是他们打败了强大的敌人。他们,就是了不起的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士,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77日,星期五下午,天气格外晴朗,我有幸采访了当年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兵英雄——周福祥爷爷。接到采访任务的时候,我就常常在想老英雄长什么样?听说已经年过九旬,身体状况如何?当年的战斗情形是什么样?带着种种疑虑和走进老英雄的期待,终于盼来了这一刻。

 走进周爷爷的家中,见到91岁的老英雄,他满面红光,眼睛炯炯有神,满头银发,精神抖擞,说起话来铿锵有力,一点不像年过九旬的老者。见到我们,他十分高兴,总笑眯眯看着我们,十分和蔼可亲。谈起他从军的经历,滔滔不绝,言语中充满着骄傲和自豪。

 周爷爷说,他是193211月生人,19496月参军,在解放战争时期,跟随部队从河北一直打到海南岛。194910月,他所在的40119师,徒步行军跨过了鸭绿江大桥,到了朝鲜战场,开始了长达三年的入朝作战。到达朝鲜战场后他被分配到民运队,他的主要工作是为部队征粮,保障部队的生活供应,再一个就是往部队后方抢救伤员、运送伤员。周爷爷回忆,当时很多战士的身上没有冬棉衣,而且气候十分寒冷,最低气温-40℃。有很多战士脚趾都被冻坏了,作战条件十分艰苦,战士们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由于当时中美军事实力差距极为悬殊,其中最为要命的是美军牢牢掌控了朝鲜上空的制空权,周爷爷还说到当时流传一句话“美国人的飞机抓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帽子。”形容美国空军的猖狂,尤其是在入朝作战初期,志愿军的防空能力几乎为零,而且美国人的飞机飞特别低。所以他们每次只能白天在山沟里休息,夜间前进,而且晚上行路特别艰难,但他们勇往前,毫不退缩。有一次周爷爷去做培训任务的路上,遇到了美国人飞机扔炸弹,炸弹蹦起来很多大石头,其中有一块石头砸到了他的腰上,立刻痛的倒地上起不来,他以为自己负伤了,用手摸一摸发现没有出血,只是砸肿了,仗着年轻体壮,还可以继续前行。还有一次白天在朝鲜老百姓家中休息时,美国的飞机突然往院子里投放了炸弹,炸弹落在距离他们很近的地方爆炸了,好在没有人员伤亡,这两次十分危险的经历深深地印在周爷爷的脑海。听着周爷爷的讲述,我们热血沸腾,热泪盈眶,也仿佛回到了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我无法想象他们在那么恶劣、危险的环境下是怎么坚持战斗并取得胜利的。当我们问到这个问题时,他铿锵有力说“是信念的力量,当时我们都有跟着毛主席干革命的信念去拼命作战的,而且感觉到很光荣,很快乐。”周爷爷说到这里,让人心潮澎湃,我的眼睛有些湿润了,这种神奇的支持力量让人震撼!我不由得心生敬佩,感慨万千!

谈到征粮工作,周爷爷记忆犹新。抗美援朝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中国人民志愿军就面临着军粮和后勤保障的困境。周爷爷回忆,志愿军初期入朝作战,所带的后勤保障物资十分有限,加上美国飞机通过空中狂轰炸,中国人民志愿军运送后勤保障物资的交通线经常被破坏,战士们吃饭就成了很大的问题。其中,一部分是来自国内支援的“炒面”之类还有一部分就是朝鲜人民军和朝鲜老百姓支援的。周爷爷回忆,当时跟随部队去朝鲜老百姓家征粮这段经历时绘声绘色,每当到老百姓家就会说“阿妈妮,我们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现在部队需要粮食供给,我们和你们借点粮食,将来我们都还给你们。”他说,朝鲜的老百姓都会把粮食借给志愿军,在自己的印象中朝鲜的老百姓都是很好的,中朝友谊万岁!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他从未回过家,从平壤到汉城都留过足迹,在朝鲜战场上整整战斗了三年,直到签订《朝鲜停战协定》后才跟随部队坐着“大闷罐火车”回到了祖国。

当我们问到现在您会看《跨过鸭绿江》《长津湖》这些影视剧吗?他说现在也经常会在电视上看这些,而且对这些影视剧感觉到十分亲切,因为剧中的情景自己都亲身经历过,每次看又仿佛回到那个年代一样。虽然抗美援朝这段历史我们有所了解,但是听到周爷爷给我们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这些艰苦的英雄事迹着实让我很震惊。回国后,周爷爷获得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等。

采访最后周爷爷对我们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靠的是无数的英雄和烈士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们都应该加倍珍惜,用我们的勤劳和智慧把祖国建设更加繁荣富强。”采访结束后,我们和周爷爷合影留念,我能站在周爷爷身边,我感到我很幸运也很自豪,周爷爷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我也要他们那样,把青春和热血献给国家。

每一代人有不同的理想、使命和担当。硝烟弥漫的战争时代离我们远去,可英雄精神仍与时同在,与祖国同行。只要我们青年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就是对胜利最好的纪念,对英雄们最好的致敬,也是对英烈们最好的告慰!

 指导教师:曲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