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专业技术人调查报告

文章来源:计算机系发布时间:2014-05-22浏览次数:396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精神,为即将召开的全市人才工作会议提供关于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的第一手材料,按照市委组织部的部署,我们对全市人才队伍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所采取的措施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人才队伍现状.
葫芦岛作为一个新兴的沿海开放城市,建市15年来,实现了由一个县级市到一个初具规模的地级市的跨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由于市委、市政府的的高度重视,注重吸引和聚集人才,人才队伍逐步扩大,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人才队伍就结构进一步优化,为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积蓄强大的人才能量,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此次调查中,我们把中专以上学历、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作为人才统计范围。目前,我市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7,420人。一、按职称划分:正高级159人,副高级 5,160人,中级 36,194人,初级 55,907人 二、按单位性质划分:国家机关   11,916人,占人才总数13%;事业单位40,341人,占人才总量43%;企业单位41,503人,占人才总量44%。三、按区域划分:中直单位26,405人,占人才总量的28%;省直单位3,290人,占人才总量的4%;市本级17,010人,占人才总量的18%;县(市)、区级37,262人,占人才总量的40%;乡镇级9,593人,占人才总量的10%。四、按年龄划分:机关35岁以下2,137名,占人才总量2.3%;事业单位35岁以下7,262名,占人才总量7.8%;企业35岁以下7,470名,占人才总量8.0%;机关36—45岁3,670名,占人才总量3.9%;事业单位36—45岁12,506名,占人才总量13.3%;企业36—45岁12,866名,占人才总量13.8%;机关46岁以上6,109名,占人才总量6.5%;事业单位46岁以上20,573名,占人才总量21.9%;企业46岁以上21,167名,占人才总量22.6%。五、按三次产业划分:第一产业3,383人,占6.5%;第二产业33,520人,占64%;第三产业15,310人,占29%。六、按照学历状况划分:机关研究生148人,占1.3%;本科生4,932人,占41.3%;专科生4,024人,占33.7%;中专生2,812人,占23.7%;事业单位研究生806人,占1.9%;本科生21,785人,占54%;专科生13,716人,占33.9%;中专生4,034人,占10.2%;企业研究生415人,占0.9%;本科生14,526人,占45%;专科生11,621人,占28%;中专生14,941人,占36.1%。(详见下表)
专业技术人才职称状况统计表(一)
职称结构 高级 副高级 中级 初级
数量(人) 159 5160 36194 55907
比例(%) 0.16 5.30 37.15 57.39

专业技术人才部门分布状况统计表(二)
单位性质 机关 事业单位 企业
数量(人) 11916 40341 41503
比例(%) 12.71 43.03 44.26

专业技术人才区域分布状况统计表(三)
区域 中直 省直 市本级 县区 乡镇
数量(人) 26405 3290 17010 37262 9593
比例(%) 28 4 18 40 10

支柱产业专业技术人才分布状况统计表(四)
支柱产业 冶金 造船 石油 机械 化工
数量(人) 2592 2253 15179 7330 1549
比例(%) 2.7 2.3 15.5 7.5 1.5


专业技术人才年龄状况统计表(五)
   年龄部门 35岁以下 36——45岁 46岁以上
统计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机关 2137 2.2 3670 3.9 6109 6.5
事业 7262 7.7 12506 13.3 20574 21.9
企业 7470 7.9 12866 13.8 21166 22.6
合计 16869 17.9 29042 31 47849 51

专业技术人才学历状况统计表(六)
  学历部门 研究生 本科生 专科生 中专生
统计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数量 比例
机关 148 1.3 4932 41.3 4024 33.7 2812 23.7
事业 806 1.9 21785 54.2 13716 33.9 4034 10.2
企业 415 0.9 14526 35.1 11621 28 14941 36.1

1999——2003年接受毕业生数量统计表(七)
    年度学历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总数 1243 820 2061 2370 1804
硕士 0 0 0 0 2
本科 273 242 196 59 399
专科 450 449 546 929 1090
中专 520 129 1319 1382 313

专业技术人才三次产业分布状况统计表(八)
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数量(人) 3383 33520 15310
比例(%) 6.5 64 29

    二、人才队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我市人才队伍现状距人才强市战略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还不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是人才结构不尽合理,高级人才总量不足,特别是高新技术人才和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匾乏;单一技术性型、传统专业型人才多,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少。二是人才分布不尽合理,大型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人才多,小型企业、民营企业和农村人才少。三是人才整体素质偏低,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仅占人才总量的5.16%,具有大学本科的以上学历的仅占人才总量的人才仅占人才总量的14%。四是人才年龄趋于老化,断层问题比较突出,高层次专业化人员大部分已到或接近退休年龄,而中青年业务骨干却数量不足。五是人才成长环境不够理想,人才自由流动、自主择业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机制还不够完善。 
造成上述问题成因是:一是体制未突破,机制不健全,导致难以盘活用好人才。现在人才配置很大程度上还带有计划经济的分配色彩,人才队伍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不高,双向选择的市场机制未真正建立和形成,人才政策对人员进出的管理特别是事业单位的人员管理统得过紧,导致用人单位难以落实用人自主权;二是人才分配制度不灵活,温饱型、大锅饭的工资分配方式调动不了人才的积极性;三是重资历、讲学历的职称评聘,激发不了人才的创造性;四是贡献大、回报少的收益制度体现不了人才的价值,既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又难以盘活现有人才;五是大人才观尚未形成,没有形成上下互动,左右齐动,整体联动的大人才工作格局。六是人才的自我补给能力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自我补给能力不强。
三、人才队伍建设采取的主要措施
几年来,全市人事人才部门从大局出发,抓住全免重视人才工作的机遇,紧扣葫芦岛发展这个主旋律,综合运用本部门的职能优势,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才管理体制,努力提高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合理调整人才布局,抓住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和措施,取得了初步成效,使人才工作有利长足的发展。
(一)抓住培养环节,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素质精良的人才队伍。
    1、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和乡土人才的培养力度。大力实施“百千万人才工程”和“乡土人才开发工程”,开展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评审选拔工作。截止到2003年,“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数达到29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9人,中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24名。
    2、加大“一乡一名大学生”、“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施力度。一是与组织部门联合下发了《葫芦岛市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施意见》和《葫芦岛市“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选派生管理办法》。二是加强选派生的培养工作。为了增强选派生的实用技能和农村工作经验,我们对选派生进行了果树栽培、管理、果品营销、农村司法纠纷调节等知识培训。2003年在全省公务员公开招考中,我们又拿出一定的名额,面向下派满三年的毕业生。2003年,绥中县在“一乡一名大学生计划”选派生中破格提拔15名毕业生做乡镇副乡镇长;三是加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调研工作。去年九月份,我们在对六个县、(市)区的计划实施情况进行了调研之后,形成了《葫芦岛市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上报省厅。同时,及时总结调研中发现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并通过葫芦岛日报人才版宣传出去。其中涌现出了张俊新等一批先进人物和事迹,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截止到2003年底,共选派“一乡一名大学生”113名,“一村一名大学生”417名。其中,龙港区率先在辖区内15个村,50个社区实现一村一社区一名大学生的工作目标。
3、加强乡土人才培训工作。结合科技扶贫和“一乡一名大学生”、“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工作的开展,我们每年都组织开展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到农村一线培训农技推广人员和科技致富带头人工作。截止到目前,共为农村培训各类人才3368名。
(二)抓住吸引环节,完善人才、智力、项目相朗的柔性人才引进机制,围绕支柱产业,集聚优秀人才和智力。
    1、完善引进人才政策,简化审批程序。2000年6月23日制定下发了葫芦岛市人民政府5号令《葫芦岛市引进优秀人才若干规定》。《规定》对优秀人才的范围、优秀人才的服务方式、引进人才的待遇及落实引进人才政策的保障措施等做了明确规定。实施“葫芦岛市引进优秀人才特聘工作证制度”,开辟引进人才的绿色通道,鼓励企事业单位采取咨询、讲学、兼职、短期聘用、技术合作等方式,有针对性地灵活引进国内外人才。
2、实行人才引进工作量化管理。先后实施了引进人才的“255”工程,(即:引进20名各类高级人才,50名高新技术人才,安置大中专毕业生500名)、“1225”工程,(即:培养100名本地优秀人才、引进20名各类高级人才)、“551”工程,(即:培养500名各类专业技术技术人才,引进优秀人才500名,各类外籍专家10名)。截止到目前,共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4368名,引进各类人才1214名,共为26家企业引进专家124名,完成引智项目125项,完成出国培训备案180人。
(三)抓住使用环节,充分调动人才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l、完善政策,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制定了《葫芦岛市2001—2005年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十五”计划及2010年目标规划》。制定了《葫芦岛市2002—2005年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代市政府出台了《葫芦岛市吸引鼓励留学人员来葫工作的若于规定》(葫政发[2001]13号)、《葫芦岛市人事代理暂行办法》(葫芦岛市人民政府令第16号);与市公安局联合下发了《关于为各类高中等院校毕业生及引进认得专业技术人员办理落户手续的通知》(葫人发[2 0 0 3]32号);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印发(葫芦市引进人才特聘工作证实施办法)的通知》(葫人发[2003]14号)。同时,我们还起草了《葫芦岛市人事人才工作为民营经济发展服务的实施意见》,《“大学生志愿服务辽西北计划”选派生管理办法》》。
    2、加强人才市场建设,发挥人才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一是以“双向选择”为特征的人才流动日趋活跃,市场调节范围不断扩大,人才市场在人才就业与再就业工作、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几年来,人才市场共举办各类招聘会200多场次,组织了第二届葫芦岛市民营企业人才招聘周活动。市场共为6000多家企业,80000多人次提供了招聘、求职服务。二是人才市场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初步建立起人才市场供求信息定期发布制度,并以《人才市场供求数据统计分析报告》形式,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发布,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人事人才网站投入运行。三是人才市场功能进一步完善。人才市场初步具备了人才信息、人才交流、人事代理、人才培训等基本功能。通过实施品牌战略、流程管理、亲情营销,百家客户开发行动等管理手段,加速了人才市场社会化服务功能的完善。特别是今年,在市委、市政府将劳动大厦13000平米大厅无偿划拨给人才中心作为市场,结束了我市建市以来有市无场的局面,为人才市场各项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场所。同时人事代理范围进一步扩大,截止到2003年底,共为4081人提供了人事代理服务,周转频率达到400人。四是人才市场的政策法规进一步健全。我什1先后制定了《葫芦岛市人才市场管理办法》、《社会力量举办人才交流会审批办法》。
3、安置毕业生就业工作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我们始终坚持“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改革方向,认真贯彻落实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若干政策的通知》(辽政发[2003]26号)文件精神,积极制定和完善相关就业政策,努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不断总结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人事管理、户籍管理、财政补助和招考录用等方面,严格按文件执行,为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扫清障碍,确保毕业生安置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实行以提高应届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技能为主的毕业生岗前培训合格证制度。2003年度对有150名应届毕业生举办了培训。二是创新毕业生落户政策,进一步降低非葫芦岛籍优秀毕业生落户“门槛”。我们下发了《葫芦岛市关于为各类高中等学校毕业生及引进的专业技术人员办理落户手续的通知》(葫人发[2003]32号),放宽毕业生的落户条件,对愿意来我市工作的优秀人才,实行“先落户,后就业”的政策,开辟就业“绿色通道”;三是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培育。四是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辽西北地区”计划选派大学生的管理工作,与选派的毕业生建立了定期联系制度和服务卡制度;五是坚持事业单位进人“凡进必考”的原则,事业单位需要补充人员,优先面向毕业生招考。我们先后举办三次选拔毕业生到事业单位工作的公开考录工作,有58名本科毕业生通过考录补充到事业单位。六是毕业生就业实践基地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为了增强毕业生就业技能,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从2001年起,我们提出以实践基地为载体,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搭建供需平台。目前,我们先后与连山区锦郊乡二台子村、葫芦岛专利技术园区创业中心、宏业集团、正业集团、中兴牧业二中兴工业公司、中盛集团等10多家企业共建了毕业生就业实践基地。依托基地,培养、培训各类毕业生500多人。
(四)建立多种形式的专家联系制度,发挥高级人才联谊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为了加强高级人才之间横向联系,促进各行业高级人才的沟通,我们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由各行业专业技术人才自愿参加的具有公益性和学术性的社会团体——葫芦岛市高级人才联谊会。到目前为止,联谊会共吸收个人会员300多人,集体会员12家,并开展了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几年来,我们依托联谊社团组织的功能,组织各类培训及讲座ZO多场,培训各类人才3000多人。依托联谊会引进国内外专家180人。同时,还举办了葫芦岛市首届人才杯计算机技能大赛。渤厂船重工等六个单位获得团体奖,48名选手获得个人鼓励奖。
    在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中,人事人才部门要把握人才资源开发这一主题,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围绕这个目标和发展方向,应把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具体明确的工作落实上,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努力突破重点工作,在改革创新上攻坚,在工作方法上变革,在服务质量上提高,在办事程序上优化,推动人才工作与时俱进,长足发展,使葫芦岛市成为人才辈出之地、人才聚集之地、人才创业之地,为振兴葫芦岛老工业基地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