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轴编程技术》-三年制课程标准

文章来源:教务处发布时间:2024-12-01浏览次数:10

《多轴编程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多轴编程技术

课程编码

jxsk23003

建议学时

30学时

其中实践学时

4学时

学时/学分

30学时/2学分

课程类型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

编制人

彭志强

课程性质

理论课理实一体□整周实训

审定人

赵显日

制定日期

20231225

修订日期


先修课程

《零件切削加工与工艺装备》、《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CAD/CAM应用技术》

后续课程

《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

课程描述

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拓展课程。是以CAM软件多轴数控编程作为课程核心内容,融入数控加工工艺、三轴编程基础等知识及技能,培养学生在高速、多轴方面的编程能力,以解决高端、多轴复杂产品零件的编程加工。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课堂教学与生产车间”三位一体的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在数控行业从事零件设计、数控自动编程、加工的课程,本课程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A1熟悉多轴联动编程的原理和基本方法;

A2掌握多轴编程刀轴概念、投影矢量概念及定位加工原理;

A3掌握多轴定位加工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A4掌握多轴定位加工的一般编程方法;

2.能力目标

B1具有作为企业数控编程岗位和零件设计岗位必须的软件应用能力;

B2具有制定和实施中等复杂程度多轴零件数控工艺规划的能力;

B3具有操作五轴数控机床的能力;

B4具有利用五轴机床加工中等复杂程度多轴零件的能力

3.素质养成目标

C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C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合作、沟通和项目管理能力。

C3通过操作机床生产过程,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C4通过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优秀精神品质,形成良好的政治觉悟及品德修养。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或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专题学习

实作学习发表学习实习参观访问其他(模拟演练)

学习评价

评价项目

评价方式

(对应教学目标)

分值

比例

评价标准

过程性评价

平时评价

出勤、课堂提问、平时表现等

10

全勤10分,缺一次扣1分,病、事假超过1/3者无成绩;课堂提问正确加1分,回答不正确扣1分;表现好加1/次,表现不好扣1分。

单元评价

作业

10

缺一次扣1分。

期中评价

上机测试

10

100分卷面按照比例赋分。

实践评价

实验报告、操机过程评价

20

1份报告5分,1份操作评价10分。

终结性评价(期末)

编程及仿真考试

50

100分卷面按照比例赋分。

指定教材

《多轴数控加工编程技术》,邓中华、黄登红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进度

学时

章节(情境)名称与内容

A知识目标代码

B能力目标代码

C素质目标代码

对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毕业能力要求指标点

2

任务1.1多轴数控加工技术基础

A1


C1, C5

掌握多轴联动编程的原理和相关基础知识;

10

任务2.1 定四轴数控自动编程与加工

A3A4

B1B2

C1, C3C4

掌握计算机建模、工艺制定、自动编程,能够上机操作进行零件加工与检测;

10

任务2.2动四轴数控自动编程与加工

A2A3A4

B2-B4

C1, C3C4

掌握计算机建模、工艺制定、自动编程,能够上机操作进行零件加工与检测;

10

任务3.1五轴数控自动编程

A2A3A4

B2-B4

C1-C4

掌握计算机建模、工艺制定、自动编程,能够上机操作进行零件加工与检测;

8

任务3.2典型五轴零件(叶片)的建模、编程与加工

A2A3A4

B3B4

C2-C4

掌握计算机建模、工艺制定、自动编程,能够上机操作进行零件加工与检测;

2

总复习

A1- A4

B1- B4

C1-C4

掌握多轴联动编程的原理、方法、掌握多轴机床的操作及多轴零件的加工

注:本课程标准进度表部分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10%调整。

三、课程实施与保障

1.课程思政

通过系列教学活动设计,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教学活动中,活动结束教师点评知识应用同时,对学生在完成任务中的出现的错误进行解析,指出学生需要提升或完善的能力和素质目标。例如分析学生测试结果,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力与观察力、分析判断能力;通过讨论、头脑风暴等活动逐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安全操作意识、求真务实的工匠精神;通过实操应用,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模式

1)、加强对学生实际职业能力的培养,强化案例教学或项目教学,注重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型案例或项目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案例分析或项目活动中了解CAD/CAM技术工作过程。

2)、以学生为本,注重 “教”与“学”的互动。通过选用典型案例应用项目,由教师进行操作性示范,并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案例应用项目教学活动中明确学习领域的知识点,并掌握本课程的核心专业技能。

3)、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流程,同时应加大实践实操的容量,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证,加强考证的实操项目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4)、注重专业案例的积累与开发,以多媒体、录像与光盘、案例分析、在线答疑等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与分析实际应用问题的专业技能。

5)、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本专业领域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发展趋势,贴近生产现场。为学生提供职业生涯发展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

6)、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

建议教学方法:小组教学法、现场教学法、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

3.教学基本条件

1)教学团队基本要求

专职教师6人、兼职教师3人。专任教师中有8人具有硕士学位。兼职教师均具有技师或工程师及以上职称。专职教师中,有2人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有8人进驻企业教师访问工作站半年以上,全体人员均长期到企业指导学生实习,全体人员均获得高级考评员资格,“双师”素质教师已达到100%。年龄、职称结构要科学、合理。

2)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

教学正版软件(如UGMASTERCAM)、投影仪、计算机、仿真及优化软件(VERICUT6.1);

多轴加工中心;

数量足够的刀具、量具、不同材料的毛坯;

见表4.4

表 《CAD/CAM应用》课程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

序号

名称

基本配置要求

场地大小/m2

功能说明

1

CAD实训室& 仿真实训室

40台计算机(配备电子狗或硬件仿真器及网络冗余配置)、多媒体教学设备1套(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投影仪、音响等)、教学正版软件。

100 m2

用来进行计算机建模、自动编程和数控加工仿真与程序优化。

2

数控加工实训室

3台以上四轴加工中心、2台以上五轴加工中心

80 m2

用来学习多轴零件的编程与加工。

  1. 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①基本教学资源:

a.《多轴编程技术》教材。

bFANUC数控编程手册。

cFANUC_0i参数说明书。

dFANUC_0i维修说明书。

eFANUC_0i电气说明书。

f.多轴编程技术题库。

g.数控刀具切削参数手册

②数字教学资源:

a.数控优化与仿真软件VERICUT6.1网络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