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课程标准

文章来源:教务处发布时间:2024-12-01浏览次数:10

 《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

课程编码

jxqx23003

建议学时

34学时

其中实践学时

6学时

学时/学分

34学时/2学分

课程类型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

编制人

黄杨

课程性质

理论课理实一体整周实训

审定人

孙建

制定日期

20221122

修订日期


先修课程

 电工电子技术汽车构造

后续课程

 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技术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

课程描述

 《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课程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应紧密围绕课程的培养目标和专项能力训练展开。因此,教学中应以实际项目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突出实用性教学,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对《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课程的内容体系及应用技术有一个全面和深入的认识,达到课程专项应用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课程拟采用理论和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紧紧围绕岗位能力要求,有针对性的设计实训项目科目和内容,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应用能力培养为具体目标,使学生通过案例、实训等具体项目的学习,得到专业技术、技能的训练。

课程目标

  1.  知识目标

A1了解新能源汽车电气安全基础知识;

A2了解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的分类与构成;

A3了解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的设计规范;

A4掌握新能源汽车照明信号电气系统的构成与工作过程;

A5掌握新能源汽车车窗雨刮电气系统的构成与工作过程;

A6掌握新能源汽车仪表防盗电气系统构成与工作过程

  1. 能力目标

B1正确识读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常用电气器件及参数;

B2具备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那个维修手册或电路图的识读能力;

B3掌握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常用测试工具的使用方法;

B4能够对新能源汽车的照明信号系统进行常规检测和维修;

B5能够对新能源汽车车窗雨刷系统进行常规检测和维修;

B6能够对新能源汽车仪表防盗系统进行常规检测和维修。

  1. 素质养成目标

C1掌握学生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安装调试工具的正确使用与管理方法;

C2培养学生规范的新能源汽车电气设备安装、调试的职业素养;

C3增强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C4提升学生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及爱国意识;

C5构建学生严谨、全面、高效、负责的职业精神。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或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专题学习

实作学习发表学习实习参观访问其他(模拟演练)

学习评价

评价项目

评价方式

对应教学目标

分值

比例

评价标准

过程性评价

平时评价

出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

10%

黄皮出勤手册

单元评价

课后练习题

5%

每节课测试题卷面成绩

期中评价

期中阶段测试

30%

期中考试题卷面成绩

实践评价

随堂实训任务

5%

任务单各项评分

终结性评价(期末)

考试卷

50%

卷面成绩

指定教材

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年份,ISBN)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进度每个任务(单元)最多不超过24学时

学时

章节(情境)名称与内容

A知识目标代码

B能力目标代码

C素质目标代码

对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毕业能力要求指标点

2

 绪论

 ①课程简介

 ②教学内容与要求

 ③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发展历程

④课程思政元素

A1

B1

C1

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4

 新能源车辆常用电气器件综述

 ①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分类

 ②电气系统位置功能

 ③电气系统器件参数与一般检测方法

 实训(1

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认知实训

A2

B2

C3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知识。

4

 新能源汽车照明系统构成

 ①新能源汽车照明系统的作用

 ②新能源汽车常用照明系统构成

③照明系统电气参数检测

A3

B3

C2

掌握各类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结构和技术特点。

4

 新能源汽车照明系统常见故障

 ①新能源汽车照明系统常见故障

 ②新能源汽车照明系统常见故障的检测与维修

 ③常用工具

 实训(2

新能源汽车照明电气系统实训

A4

B4

C4

能够遵循安全操作规范,从事新能源汽车装配与调整。

4

 新能源汽车车窗雨刷系统构成

 ①新能源汽车车窗系统的基本构成

 ②新能源汽车车窗系统工作原理

 ③新能源汽车雨刷系统的基本构成

④新能源汽车雨刷系统的工作过程

A6

B5

C5

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4

 新能源汽车车窗雨刷系统常见故障

 ①新能源汽车车窗系统常见故障

 ②新能源汽车车窗系统常见故障的检测与维修

 ③新能源汽车雨刷系统常见故障

 ④新能源汽车雨刷系统常见故障的检测与维修

 ⑤常用工具

 实训(3

新能源汽车车窗雨刷电气系统系统实训

A5

B6

C2

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沟通合作能力。

4

 新能源汽车仪表防盗系统构成

 ①新能源汽车仪表防盗系统的功能

 ②新能源汽车常用仪表系统构成

③新新能源汽车仪表防盗系统工作过程

A3

B2

C1

具备与本专业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素养、劳动技能。

4

 新能源汽车仪表防盗系统常见故障

 ①新能源汽车仪表系统常见故障

 ②新能源汽车仪表系统常见故障的检测与维修

 ③常用工具

 实训(4

新能源汽车仪表防盗系统实训

A5

B5

C4


2

 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设计规范

 ①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设计规范标准的作用意义

 ②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设计国际规范标准介绍

 ③新能源汽车电气设计国内规范标准介绍

④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设计规范标准只能的发展方向

A1A6

B1

C3

了解国内外清洁能源汽车技术路线。

4

 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综合检测

 ①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综合检测的原则

 ②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综合检测的方法步骤

 ③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常用综合检测设备/工具的使用方法

 实训(5

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综合检测实训

A4

B3

C2

了解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知识。


 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综合维修维护方法

 ①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故障维修原则

 ②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综合维修维护的方法步骤

 ③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常用综合维修维护设备/工具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实训(6

新能源汽车电气系统综合维修维护实训

A2

B6

C6

掌握各类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结构和技术特点。

注:本课程标准进度表部分可根据学需要进行±10%调整。

三、课程实施与保障

1.课程思政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侧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思路和创新性的电动汽车新技术研发过程的思政元素教学,培养学生爱国敬业的民族自豪感和勇于创新精神科学探索精神。同时通过教学内容中哲学方法的明确点评,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可持续的自学习惯、职业素质和工匠精神。

 该课程贯彻思政元素的全过程融合。该课程通过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理念、我国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和先进制造工艺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爱国、敬业和民族自豪感。同时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自学能力、先进务实的环保意识,以及团队合作、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的培养。

2.教学模式

 本课程教学中采取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新能源汽车行业需求为导向,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制订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考核标准。

1不过分强调新能源汽车电气控制的复杂理论,以理论够用为度。该课程着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注重知识与技术的有机组合,将知识融入案例中,突出实用性。

2精选应用/实训实例,实施理实一体式项目实训教学。该课程合理分配知识点,同时考虑学生学习基础和能力的循序渐进,将理论知识和重点内容融合到项目中,提高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应用思维能力。

3该课程以课程能力培养目标为依据,采取以过程考核为主体的课程评价与考核体系。

4该课程贯彻思政元素的全过程融合。该课程通过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理念、我国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和先进制造工艺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爱国、敬业和民族自豪感。同时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自学能力、先进务实的环保意识,以及团队合作、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的培养。

3.教学基本条件

1)教学团队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实施由汽车学院新能源汽车教研室专任教学团队/课组教师和兼职教师担任共同承担。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或副高以上职称占30%、,具有各类职业资格证的双师资质教师占60%以上,全部具有大学教师资格。课组教师均具有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电器以及电气控制等方面的多年教学经历和经验。兼职教师聘请具备多年系能源汽车从业背景的企业或行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具备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具有“双师”结构特点的教学团队,满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2)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

校内具有新能源汽车结构实训室、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实训室、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实训室 、比亚迪纯电动汽车实训室等多个实训室/基地,配套的仪器设备和场地环境条件满足本课程教学与实训需要。

3)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网络资源建设

本课程配备与本课程相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以及数字化教学案例库等网络媒体资源。网络上拥有多个可借鉴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网站、网络课程资源等可供学生学习使用。

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教材和参考教材配有较完整的数字教学资源库,计算机房具备多种虚拟仿真软件可供学生电路仿真使用。实训室具有完善的教学图形/图像、动画类素材,课程具备完善的教学PPT等演示文稿,满足学生预习或课后学习使用需求。

其它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本课程编写有较完善的教学文件和资料,完整的实训指导书。学校制定有完善教学资源管理办法。各项教学资源具备根据教学改革和行业发展实施持续改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