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文章来源:教务处发布时间:2024-12-01浏览次数:10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

课程编码

jxqx23014

建议学时

60学时

其中实践学时

8学时

学时/学分

60学时/4学分

课程类型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

编制人

黄杨

课程性质

理论课理实一体整周实训

审定人

孙建

制定日期

20221122

修订日期


先修课程

电工电子技术、汽车构造

后续课程

课程描述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课程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应紧密围绕课程的培养目标和专项能力训练展开。因此,教学中应以教学项目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突出实用性教学。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对《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课程的内容及应用技术有一个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基本达到课程专项应用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课程拟采用理论和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紧紧围绕岗位能力要求,有针对性的设计实训项目科目和内容。该课程拟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应用能力培养为具体目标,使学生通过现场或案例等具体项目教学和实训,得到专业技术、技能的训练。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A1了解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的基础知识;

A2了解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的分类与构成;

A3了解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的设计规范;

A4掌握新能源汽车各类型的电机/变频器的总成装配与调试;

A5掌握新能源汽车各类型的电机/变频器的整车装配与调试;

A6掌握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变速器/传动桥的总成装配与调试


2.能力目标

B1能正确识读新能源汽车控制系统常用电气系统构成及型号;

B2具备一般新能源车辆维修手册和电路图的识读能力;

B3掌握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常用电气性能测试工具的使用;

B4能对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性能进行常规检测和维修;

B5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培养学生细致认真分工作作风和创新精神。

  1. 素质养成目标

C1培养学生新能源汽车电机/变频器/传动桥等一般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安装调试工具的正确使用与管理方法。

C2训练学生规范的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设备安装、检修的职业素养。

C3增强学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可持续学习能力。

C4提升学生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及爱国意识。

C5构建学生严谨、全面、高效、负责的职业精神。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或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专题学习

实作学习发表学习实习参观访问其他(模拟演练)

学习评价

评价项目

评价方式

对应教学目标

分值

比例

评价标准

过程性评价

平时评价

出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

10%

黄皮出勤手册

单元评价

课后练习题

5%

每节课测试题卷面成绩

期中评价

期中阶段测试

30%

期中考试题卷面成绩

实践评价

随堂实训任务

5%

任务单各项评分

终结性评价(期末)

考试卷

50%

卷面成绩

指定教材

李建伟.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与控制技术[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21.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进度每个任务(单元)最多不超过24学时

学时

章节(情境)名称与内容

A知识目标代码

B能力目标代码

C素质目标代码

对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毕业能力要求指标点

4

 绪论

 ①课程简介

 ②教学内容与要求

 ③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发展历程

课程思政元素

A1

B1

C1

具备与本专业职业发展相适应的劳动素养、劳动技能。

4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

 综述

 ①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

 的构成

 ②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

 常用器件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

A2

B2

C2

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4

 电气系统器件参数与检测方法

 实训(1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认知实训

A2

B2

C2

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等知识。

4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术

 ①驱动电机的技术要求

驱动电机的技术特点

A3

B3

C3

 掌握各类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结构和技术特点。


4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技术

 ③驱动电机的种类

常用的驱动电机

A3

B3

C3

 掌握各类新能源汽车的基本结构和技术特点。


4

 驱动电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①驱动电机的构造

驱动电机的工作过程

A1

B4

C4

掌握新能源汽车整车电源分配和网络架构知识。

4

 驱动电机

 ①驱动电机的调速方法

 ②变频器的构造

一般常用变频器的调速

A4

B5

C5

 能够遵循安全操作规范,从事新能源汽车装配与调整。


4

新能源汽车电机与变频器总成装配与调试实训

A4

B5

C5

 能够遵循安全操作规范,从事新能源汽车装配与调整。


4

 驱动电机整车安装的原则和方法①电机安装原则

 ②电机安装要求

 ③电机安装的一般方法机整车安装的原则和方法


A5

B4

C3

能够进行新能源汽车电路分析。

4

 变频器安装的一般原则与方法

 ①变频器安装的原则

 ②变频器安装的技术要求

变频器安装的一般方法

A5

B2

C1

掌握变频器的工作原理。

4

 驱动电机与变频器整车安装与调试

 ①驱动电机与变频器撞车安装的要求②驱动电机与变频器安装的状态测试

驱动电机和变频器安装于调试

A4

B3

C4

掌握新能源汽车整车电源分配和网络架构知识。

4

新能源汽车电机/变频器整车装配与调试实训

A4

B3

C4

掌握新能源汽车整车电源分配和网络架构知识。

4

 混合动力发动机的结构与特点

 ①混合动力电动机的基本种类

 ②混合动力发动机的工作要求

混合动力发动机的结构特点

A5

B4

C2

能够进行新能源汽车电路分析。

4

 混合动力发动机变速箱系统

 ①混合动力电动机变速箱基本要求

 ②混合动力发动机变速箱系统构成

混合动力发动机变速箱的工作过程

A6

B5

C3

能够根据用户手册或保养手册要求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维护。

4

 混合动力发动机传动桥系统

 ①混合动力电动机传动桥基本要求

 ②混合动力发动机传动桥系统构成

混合动力发动机传动桥的工作过程动力发动机传动桥系统

A6

B5

C5

能够进行新能源汽车故障码和数据流的分析。

4

混动变速箱/传动桥装配与调试实训

A6

B5

C5

能够进行新能源汽车故障码和数据流的分析。

注:本课程标准进度表部分可根据学需要进行±10%调整。

三、课程实施与保障

1.课程思政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侧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思路和创新性的电动汽车新技术研发过程的思政元素教学,培养学生爱国敬业的民族自豪感和勇于创新精神科学探索精神。同时通过教学内容中哲学方法的明确讲解,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可持续的学习习惯、职业素质和工匠精神。

该课程贯彻思政元素的全过程融合。该课程通过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理念、我国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和先进制造工艺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爱国、敬业和民族自豪感。同时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自学能力、先进务实的环保意识,以及团队合作、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的培养。

2.教学模式

《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课程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应紧密围绕课程的培养目标和专项能力训练展开。因此,教学中应以教学项目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突出实用性教学。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对《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课程的内容及应用技术有一个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基本达到课程专项应用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及控制技术》课程拟采用理论和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紧紧围绕岗位能力要求,有针对性的设计实训项目科目和内容。该课程拟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应用能力培养为具体目标,使学生通过现场或案例等具体项目教学和实训,得到专业技术、技能的训练。

课程教学中采取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新能源汽车企业需求为导向,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制订教学内容、考核标准。

1不过分强调新能源汽车控制的复杂理论,以理论够用为度。该该程着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注重知识与技术的有机组合,将知识融入案例中,突出实用性。

2精选应用/实训实例,实施理实一体式项目实训教学。该课程合理分配知识点,同时考虑学生考虑学习基础和能力的循序渐进,将理论知识和重点内容融合到项目中,提高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应用思维能力。

3该课程以课程能力培养目标为依据,设计以过程考核为主体的课程评价、考核体系。

4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课堂讲授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训实施中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方法的应用。

3.教学基本条件

1教学团队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实施由汽车学院新能源汽车教研室专任教学团队/课组教师和兼职教师担任共同承担。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或副高以上职称占40%、,具有各类职业资格证的双师资质教师占60%以上,全部具有大学教师资格。课组教师均具有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电器以及电气控制等方面的多年教学经历和经验。

兼职教师聘请具备多年系能源汽车从业背景的企业或行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具备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具有“双师”结构特点的教学团队,满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2)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

校内具有新能源汽车结构实训室、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实训室、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实训室 、比亚迪纯电动汽车实训室等多个实训室/基地,配套的仪器设备和场地环境条件满足本课程教学与实训需要。

  1. 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基本教学资源:

教材、图书资源

数字教学资源:

网络资源建设

本课程配备与本课程相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等网络媒体资源。网络上拥有多个可借鉴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网站、网络课程资源等可供学生学习使用。

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教材和参考教材配有较完整的数字教学资源库,计算机房具备多种虚拟仿真软件可供学生电路仿真使用。实训室具有完善的教学图形/图像、动画类素材,课程具备完善的教学PPT等演示文稿,满足学生预习或课后学习使用需求。

其它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本课程编写有较完善的教学文件和资料,完整的实训指导书。

学校制定有完善教学资源管理办法。各项教学资源具备根据教学改革和行业发展实施持续改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