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配方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高分子材料配方技术 | 课程编码 | Shgf3005 | ||||||
建议学时 | 34学时 | 其中实践学时 | 0学时 | 学时/学分 | 30学时/2学分 | ||||
课程类型 |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 | 编制人 | 富晓飞 | ||||||
课程性质 | 理论课理实一体□整周实训 | 审定人 | |||||||
制定日期 | 2023年12月24日 | 修订日期 | |||||||
先修课程 |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合成工艺与设备》 | ||||||||
后续课程 |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 | ||||||||
课程描述 | 示例:本课程是高分子合成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高分子化学与物理》、《高分子合成工艺与设备》基础上开设的一门课程,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高分子材料加工和配方设计工作岗位,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益求精的职业素质,具备设计配方以改善材料性能的能力,为后续《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技术》课程学习奠定基础的课程。 | ||||||||
课程目标 | 1.知识目标 A1了解塑料助剂的作用及其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 A2 明确塑料配方及其设计目的 A3 了解塑料助剂的种类和作用 A4 掌握塑料配方的计量方法 A5 掌握配方设计的方法 A6 熟悉各种常见助剂的特点、作用和应用 A7 掌握配方助剂技术生产领域的仪器及设备 2.能力目标 B1能独立搜集、分析与组织塑料配方助剂的信息; B2.能进行配方的计量计算 B3 能够设计塑料配方改善材料性能; B4 能操作仪器或设备进行助剂的配置;
C1践行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心、爱岗敬业; C2培养较强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实事求是的工匠精神; C3自觉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职业安全习惯; C4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C5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采取正确的解决措施的能力。 | ||||||||
教学方式 | 讲授☑讨论或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专题学习 实作学习□发表学习□实习□参观访问□其他(模拟演练) | ||||||||
学习评价 | 评价项目 | 评价方式 (对应教学目标) | 分值 比例 | 评价标准 | |||||
过程性评价 | 平时评价 | 出勤(C1) 互动(A1-A7、B1-B4、C1-C5) | 20 | 出勤(10%):学生出勤情况,旷课、迟到早退、请假扣分 互动(10%):课上互动、回答问题、参与讨论等 | |||||
单元评价 | 单元作业及笔记(A1-A7、B1-B4、C2、C4、C5) | 10 | 作业(5%):课上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打分 笔记(5%):按要求完成听课笔记,不少内容 | ||||||
期中评价 | 期中测验(A1-A7、B2、B3、C4、C5) | 10 | 卷面成绩 | ||||||
实践评价 | 设计配方(A1-A7、B1-B4、C1-C5) | 10 | 按要求设计塑料配方,按能否完成提高性能、可行性及经济性三方面打分 | ||||||
终结性评价(期末) | 闭卷考试(A1-A7、B2、B3、C4、C5) | 50 | 卷面成绩 | ||||||
指定教材 | 《塑料助剂与配方设计》(作者:左建东、罗超云、王文广,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12(2023.5重印),ISBN号:978-7-122- |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进度
学时 | 章节(情境)名称与内容 | A知识目标代码 | B能力目标代码 | C素质目标代码 | 对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毕业能力要求指标点 |
4 |
| A1-5 | B1 B2 | C4 C5 | 了解本专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相关行业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高分子材料配方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操作知识。 |
4 | 第二章 热稳定剂及其在塑料配方中的应用
| A3-7 | B1-B4 | C1-C5 | 掌握热稳定剂的作用与应用,能设计配方改善高分子材料的热稳定性,能进行配方设备操作与维护。 |
4 | 第三章 增塑剂及其在塑料配方中的应用 第一节 增塑剂的作用机理及分类 第二节 增塑剂的结构与主要性能 第三节 常用增塑剂的品种与应用 第四节 增塑剂的选用 | A3-7 | B1-B4 | C1-C5 | 掌握增塑剂的作用与应用,能设计配方改善高分子材料的塑性,能进行配方设备操作与维护。 |
2 |
| A3-7 | B1-B4 | C1-C5 | 掌握润滑剂的作用与应用,能设计配方改善高分子材料的润滑性,能进行配方设备操作与维护。 |
4 |
| A3-7 | B1-B4 | C1-C5 | 掌握常见耐环境性能助剂的作用与应用,能设计配方改善高分子材料的耐环境性能,能进行配方设备操作与维护。 |
4 | 第六章 塑料填充改性
| A3-7 | B1-B4 | C1-C5 | 掌握常见填充剂的作用与应用,能合理选择填充剂改善材料性能、降低成本,能进行配方设备操作与维护。 |
4 | 第七章 塑料增强材料 第二节 增强纤维填料的分类与应用
| A3-7 | B1-B4 | C1-C5 | 掌握常见塑料增强剂的作用与应用,能设计配方改善高分子材料的强度,能进行配方设备操作与维护。 |
2 | 第八章 增韧剂及其在塑料配方中的应用 第一节 弹性体增韧机理、种类及配方设计 第二节 塑料刚性材料增韧配方设计 | A3-7 | B1-B4 | C1-C5 | 掌握常见增韧剂的作用与应用,能设计配方改善高分子材料的韧性,能进行配方设备操作与维护。 |
2 | 第九章界面改善剂及其在塑料配方中的应用 第一节偶联剂 第二节相容剂 第三节其他表面处理技术 | A3-7 | B1-B4 | C1-C5 | 掌握常见界面改善剂的作用与应用,能选用合适的界面改善剂,能进行配方设备操作与维护。 |
4 | 第十章塑料阻燃剂及其在塑料配方中的应用 第一节塑料阻燃的重要性及其评价标准 第二节塑料阻燃过程与阻燃消烟机理 第三节塑料阻燃剂的分类及品种 第四节阻燃配方设计 | A3-7 | B1-B4 | C1-C5 |
注:本课程标准进度表部分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10%调整。
三、课程实施与保障
1.课程思政
通过系列教学活动设计,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教学活动中,活动结束教师点评知识应用同时,对学生在完成任务中的出现的错误进行解析,指出学生需要提升或完善的能力和素质目标。例如分析学生设计的配方,提出可以改进或改善的地方,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力与观察力、分析判断能力;通过讨论、头脑风暴等活动逐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完成配方设计的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安全操作意识、求真务实的工匠精神;在答辩环节提升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模式
采用线下授课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以任务驱动,课堂中以讲授为主,配合案例教学和互动交流。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模仿、借鉴和引伸的范例,师生互动性强,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从提出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探索并运用理论知识,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基本条件
(1)教学团队基本要求
专兼职教师在8人左右(含实训指导教师),其中专职教师5人,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3人。教师应具备双师素质资格,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教学效果良好,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
(2)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
实施课程教学,校内应具备以下条件:多媒体专业教室、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和相关实训仪器。详见下表。
序号 | 名称 | 基本配置要求 | 场地大小/m2 | 功能说明 |
1 | 多媒体教室 | 网络环境、投影仪、电脑、摄像机、张贴板、彩纸 | 100 | 具备一体化教室功能,为《高分子材料配方技术》课程教学及实训提供条件 |
2 | 教、学、做一体化教室 | 粉碎机、高速混合机、研磨机、天平(大量程)、托盘 | 100 | 满足《高分子材料配方技术》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在实训室学生可以完成配方研究、设计、产品制剂过程的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水平 |
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①基本教学资源:
1.课本、PPT课件、图片库、视频、试题库等基本教学资源;
2.企业生产操作规程;
3.配方设计所需仪器及设备
②数字教学资源:
1.计算机网络系统、万方数据、超星图书等资源;
2.与课程相关图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