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分离技术》-课程标准

文章来源:教务处发布时间:2024-12-25浏览次数:10

 《化工分离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化工分离技术

课程编码

shsy23005

建议学时

40学时

其中实践学时

8学时

学时/学分

40学时/2学分

课程类型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

编制人

杜凤

课程性质

理论课理实一体□整周实训

审定人


制定日期

20231220

修订日期


先修课程

化工单元与操作、有机化工生产技术、燃料油生产技术、石油化工安全技术

后续课程

岗位实习

课程描述

本课程是石油化工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掌握石油化工专业理论知识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实践的课程,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石油化工生产工作岗位,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安全生产的职业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的职业准则,为后续岗位实习课程学习奠定基础的课程。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A1掌握多组分精馏的基本知识;

A2了解精馏操作的常见事故及其处理,了解精馏设备的日常维护及保养以及精馏的安全环保要求;

A3掌握多组分吸收与解吸的基本知识;

A4了解多组分吸收与解吸设备的日常维护及保养及多组分吸收与解吸过程的安全环保要求;

A5了解膜分离特点和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并掌握膜分离的基本原理;

A6掌握凝胶过滤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吸附层析等的基本原理。

2.能力目标

B1能够根据生产任务对精馏塔实施基本操作;

B2能对精馏操作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B3能够根据生产任务对多组分吸收与解吸设备实施基本操作;

B4能对多组分吸收与解吸操作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B5能根据分离要求来选择合适的膜分离装置和流程;

B6能对凝胶过滤层析中的凝胶、离子交换层析中的离子交换树脂、吸附层析中的吸附剂进行合理选用。

  1. 素质养成目标

C1树立工程观念;

C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

C3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

C4培养学生安全生产的职业意识;

C5遵守操作规程和操作法;

C6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或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专题学习

实作学习发表学习实习参观访问其他(模拟演练)

学习评价

评价项目

评价方式

(对应教学目标)

分值

比例

评价标准

过程性评价

平时评价

签到(C2C5

课堂活动(C2C3C6

15%

出勤(5%

课堂活动(10%

单元评价

单元作业(A1A2A3A4A5A6B1B2B3B4B5B6C2C5

5%

单元作业(5%

期中评价

期中测验(A1A2B1B2

10%

理论期中测验成绩(5%

实践期中测验成绩(5%

实践评价

X证书(A2B1B2C1C2C3C4C5C6

10%

化工精馏安全操作证书(10%

终结性评价(期末)

期末考试(A1A2A3A4A5A6B1B2B3B4B5B6

60%

期末考试成绩(60%

指定教材

《化工分离技术》(潘文群,化学工业出版社,2023年,ISBN9787122218186)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进度

学时

章节(情境)名称与内容

A知识目标代码

B能力目标代码

C素质目标代码

对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毕业能力要求指标点

2

 模块一 多组分精馏

项目一 认识多组分精馏

A1

B1

C1C3

掌握典型石化生产中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产品精制与分离过程中的生产原理、工艺流程、操作理论。

4

 模块一 多组分精馏

项目二 多组分精馏的技术理论与必备知识

A1A2

B1B2

C1C6

坚持终身学习,不断吸收先进生产技艺,不断提升生产操作能力,具有岗位生产操作优化、改进、创新的职业竞争力。

2

 模块一 多组分精馏

项目三 板式塔

A1A2

B1

C1C3

 熟悉石化行业先进制造工艺技术,掌握石化行业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

4

 模块一 多组分精馏

项目四 精馏塔的操作

A1A2

B1

C1C5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章守纪、诚实守信、履行职业准则和行为规范。

2

 模块一 多组分精馏

项目六 多组分精馏的工业应用实例

A1A2

B1

C1C4

崇尚工匠精神,自觉劳动光荣,具有集体意识、岗位责任感和班组协作意识。

4

精馏实操:常减压蒸馏操作

A1A2

B1B2

C1C2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章守纪、诚实守信、履行职业准则和行为规范。

4

精馏实操:化工精馏安全操作

A1A2

B1B2

C4C5

坚持行业6S生产理念,具有产品质量意识、生产环保意识、精细化生产意识。

2

 模块二 多组分吸收及解吸

项目一 认识多组分吸收及解吸

A3

B3

C1C3

掌握典型石化生产中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产品精制与分离过程中的生产原理、工艺流程、操作理论。

2

 模块二 多组分吸收及解吸

项目二 多组分吸收及解吸的技术理论与必备知识

A3A4

B3

C1C6

坚持终身学习,不断吸收先进生产技艺,不断提升生产操作能力,具有岗位生产操作优化、改进、创新的职业竞争力。

2

 模块二 多组分吸收及解吸

项目三 填料塔

A3A4

B3

C1C3

熟悉石化行业先进制造工艺技术,掌握石化行业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

2

 模块二 多组分吸收及解吸

项目五 多组分吸收及解吸的工业应用实例

A3A4

B3B4

C1C4

崇尚工匠精神,自觉劳动光荣,具有集体意识、岗位责任感和班组协作意识。

2

 模块三 膜分离

项目一 认识膜分离

A5

B5

C1C3

掌握典型石化生产中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产品精制与分离过程中的生产原理、工艺流程、操作理论。

2

 模块三 膜分离

项目二 膜分离装置及流程

A5

B5

C1

掌握典型石化生产中原料预处理、化学反应、产品精制与分离过程中的生产原理、工艺流程、操作理论。

2

 模块三 膜分离

项目三 膜分离的技术理论与必备知识

A5

B5

C1C6

熟悉石化行业先进制造工艺技术,掌握石化行业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

2

 模块四 层析

 项目一 凝胶过滤层析

项目二 离子交换层析

A6

B6

C1C3

适应石化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运用化工智能化技术,分析生产技术参数,优化岗位生产操作。具备自我提升的终身学习能力。

2

 模块四 层析

项目三 吸附层析

A6

B6

C1C3

适应石化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运用化工智能化技术,分析生产技术参数,优化岗位生产操作。具备自我提升的终身学习能力。

注:本课程标准进度表部分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10%调整。

三、课程实施与保障

1.课程思政

通过系列教学活动设计,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教学活动中,活动结束教师点评知识应用同时,对学生在完成任务中的出现的错误进行解析,指出学生需要提升或完善的能力和素质目标。例如分析学生测试结果,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力与观察力、分析判断能力;通过讨论、头脑风暴等活动逐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安全操作意识、求真务实的工匠精神。通过引入若贝尔获得者屠呦呦的青蒿素提取分离、我国著名化工教育家、本课程创始人苏元复院士的事迹等案例,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爱国主义情怀,勇敢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为实现强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模式

本课程教学以教师课堂讲解教学为主、学生自主学习为辅。教学过程中以应用案例教学为主。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模仿、借鉴和引伸的范例,师生互动性强,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从提出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探索并运用理论知识,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基本条件

1)教学团队基本要求

专职教师在4人左右,其中专职教师3人,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1人。应具备双师素质资格,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教学效果良好,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教师应掌握有关化工分离技术发展及应用方面知识,应具备双师素质资格,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教学效果良好,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互补性强。

2)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

实施《化工分离技术》课程教学,校内实验实训硬件环境应具备的条件如下:

序号

名称

基本配置要求

场地大小\m2

功能说明

1

石化仿真实训室

网络环境,1套投影设备、50台微机;

操作仿真软件,化工精馏安全操作、常减压蒸馏操作。

100

具备一体化教室功能,为《化工分离技术》实训教学提供条件



  1. 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①基本教学资源:

1.化工分离技术相关专业图书与期刊等图书资源;

2.来自企业提供的生产案例等企业化工分离生产资源。

②数字教学资源:

1.智能化工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2.石油化工技术专业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