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物料流体输送与传热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文章来源:教务处发布时间:2024-12-25浏览次数:10

 《化工物料输送与传热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化工物料输送与传热控制技术

课程编码

shyh23004

建议学时

90学时

其中实践学时

24学时

学时/学分

90学时/6学分

课程类型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

编制人

鞠凡

课程性质

理论课理实一体整周实训

审定人


制定日期

20231226

修订日期


先修课程

化工识图与CAD、基础化学实用技术、化工生产过程控制、化工设备与维护

后续课程

反应过程与技术、有机化工生产技术、无机化工生产技术、燃料油生产技术、化工安全技术、岗位实习

课程描述

本课程是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理科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实践的课程,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化工操作工作岗位,培养学生具备化工总控工(高级工)职业素质,具备化工生产操作能力,为后续化工课程学习奠定基础的课程。

课程目标

  1. 知识目标

A1.了解不同单元操作的特点、种类;

A2.掌握各单元操作基本原理、应用;

A3.熟悉化工计算中的一些重要参数的求定方法与查取方法;

A4.掌握单元过程的物料衡算、热量衡算;

A5.掌握传质、传热过程的平衡理论、速率关系;

A6.掌握典型单元过程的基本工艺计算;

A7.掌握安全生产的基本知识;

A8.掌握影响操作参数、产品质量的因素。

2.能力目标

B1.能识读、绘制单元装置工艺流程简图;

B2.能查阅化工资料,正确使用工具书、手册及图表;

B3.能识读仪表控制图、识记工艺技术文件;

B4.能在仿真操作软件上完成化工单元设备的开车、调节控制和停车操作;

B5.能在实际装置上正确完成单元设备的开车、调节控制和停车操作;

B6.能正确判断和及时处理生产操作中的异常现象、故障及事故隐患;

B7.能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产一般问题;

B8.能正确使用常用操作工具。

  1. 素质养成目标

C1.通过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精神、乐于奉献的精神;

C2.通过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安全生产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C3.通过联合操作,培养学生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

C4.通过工艺计算、经济核算,培养学生节能意识、经济意识;

C5.通过操作记录,培养学生科学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

C6.通过故障处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7.通过自我学习、查阅资料,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C8.通过编写报告,培养学生文字处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或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专题学习

实作学习发表学习实习参观访问其他(模拟演练)

学习评价

评价项目

评价方式

对应教学目标

分值

比例

评价标准

过程性评价

平时评价

考勤、作业、提问

10

检查、提问

单元评价

闭卷考试

10

笔试考核

期中评价

闭卷考试

10

笔试考核

实践评价

学习态度、操作能力

20

实操考核

终结性评价(期末)

闭卷考试

50

笔试考核

指定教材

流体输送与传热》(王壮坤化学工业出版社,2017ISBN978-7-122-30171-0)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进度每个任务(单元)最多不超过24学时

学时

章节(情境)名称与内容

A知识目标代码

B能力目标代码

C素质目标代码

对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毕业能力要求指标点

2

绪论1.化工生产与单元操作2.单元操作特点与意义3.本课程内容、任务与性

训练项目:讨论确定常见典型化工单元操作种类

A1,A2


B1,B2,B3

C1,C2,C7

职业素养

环保理念

4

项目1 流体流动及应用技术 任务1 流体输送系统的认识 1.流体典型输送方式2.化工管路的构成、种类及标准3.管子规格及管子的选用

训练项目:流体输送操作

A2,A7,A8

B5,B6,B7,B8

C1,C2,C3,C5,C6,C8

专业知识

操作技能

职业素养

4

任务2 流体的压力及液位测量1.流体典型输送方式2.流体的密度、粘度、压强3.流量及流速


A2,A3,A6

B1,B2,B3,B4

C1,C4,C6,C7

专业知识

操作技能

4

训练项目:液位控制仿真操作

A2,A3,A6

B1,B2,B3,B4

C1,C4,C6,C7

专业知识

操作技能

4

任务3 流体输送的工艺计算1.静力学基本方程及其应用2.连续性方程及其应用

A2,A3,A4,A6

B7

C4,C7

专业知识

计算能力

4

3.柏努利方程及其应用

A2,A3,A4,A6

B7

C4,C7

专业知识

计算能力

4

任务4 流动阻力的计算1.流体在圆管内流动时的阻力计算2.阻力计算测定方法

训练项目:流动阻力的测定及降低措施

A2,A3

B7

C4,C7,C8

专业知识

计算能力

2

任务5流体的流量测量

训练项目:测量压强、测量定流量

A2,A7,A8

B1,B2,B3

C4,C5,C7

操作技能

职业素养

4

任务6管路的安装和布置3.管件和阀门种类、特点及选用4.管路的布置与安装原则

A2,A7,A8

B5,B8

C1,C2,C3,C5

专业知识

操作技能

职业素养

4

训练项目:管路拆装操作

A2,A7,A8

B5,B8

C1,C2,C3,C5

专业知识

操作技能

职业素养

4

 项目2 流体输送机械及操作技术 任务1 认识离心泵的结构、原理及性能

训练项目:离心泵的拆装

A2,A7,A8

B5,B8

C1,C2,C3

专业知识

操作技能

职业素养

4

 任务2 离心泵的选用及安装

训练项目:确定离心泵的安装高度及离心泵的选用

A2,A3,A6

B7

C2,C7

专业知识

操作技能

职业素养

4

 任务3 离心泵的操作维护及事故处理

训练项目:泵的操作与故障处理

A2,A7,A8

B4

C1,C2,C3,C5,C6

专业知识

操作技能

职业素养

2

任务4其他类型泵的操作1.其它类型泵及操作要点

A2,A7,A8

B7

C5,C7

专业知识

操作技能

职业素养

4

任务5压缩机的操作

训练项目:压缩机操作

A2,A7,A8

B5

C1,C2,C3

专业知识

操作技能

职业素养

4

训练项目:压缩机仿真操作

A2,A7,A8

B5

C1,C2,C3

专业知识

操作技能

职业素养

2

任务6通风机、鼓风机、真空泵的操作 1.风机种类及其使用、维护要点2.真空泵的种类及其使用维护要点

训练项目:1.风机操作2.真空泵操作

A2,A7,A8

B5

C2,C5,C7

专业知识

操作技能

职业素养

2

任务七 气体输送机械的操作

A2,A7,A8

B5

C2,C5,C7

专业知识

操作技能

职业素养

2

项目3 传热操作技术 任务1 认识传热系统 1.传热基本方式2.导热传热速率3.对流传热速率

A2,A7,A8

B1,B2,B3

C2,C5,C7

专业知识

操作技能

职业素养

4

训练项目:换热器仿真操作

A2,A7,A8

B1,B2,B3

C2,C5,C7

专业知识

操作技能

职业素养

4

任务2 加热剂与冷却剂的选择及用量的确定 1.传热基本速率方程2.冷、热介质消耗计算3.传热强化途径

A2,A3,A5,A6

B4

C2,C4,C6

专业知识

操作技能

职业素养

4

任务3换热面积的确定 1.传热基本方程2.热负荷的确定3.传热平均温度差

A2,A3,A4,A6

B7

C4,C7

专业知识

计算能力

4

任务4列管式换热器的选型 1.换热器类型及特点2.换热器的选型

训练项目:换热器的拆装

A2,A7,A8

B5

C1,C2,C3

专业知识

操作技能

职业素养

4

任务5换热器的操作及故障处理

训练项目:换热器实际操作

A2,A7,A8

B5

C1,C2,C3,C5,C6,C8

专业知识

操作技能

职业素养

2

项目4非均相物系分离技术 任务1重力沉降操作

训练项目:重力沉降操作

A2,A7,A8

B1,B2,B3,B5

C2,C5,C7

专业知识

操作技能

职业素养

2

任务2离心沉降操作 1.离心沉降原理2.离心沉降器结构特点3.其它离心沉降器

训练项目:离心沉降操作

A2,A7,A8

B5

C2,C5,C7

专业知识

操作技能

职业素养

2

任务3过滤操作 1.板框过滤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2.过滤设备

训练项目:板框过滤仿真操作

A2,A7,A8

B5

C2,C5,C7

专业知识

操作技能

职业素养

注:本课程标准进度表部分可根据学需要进行±10%调整。

三、课程实施与保障

1.课程思政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结合化工原理的课程特点,发掘其中大量的思政教育资源和素材,使学生具备优秀职业道德、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提升学生开拓创新的精神,强化学生对新时代祖国文化自信、政治认同、德育传承和国家意识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发学生致力于科技生产、报效祖国的情怀。活动结束教师点评知识应用同时,对学生在完成任务中的出现的错误进行解析,指出学生需要提升或完善的能力和素质目标。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安全操作意识,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模式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以应用案例教学为主。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模仿、借鉴和引伸的范例,师生互动性强,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从提出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探索并运用理论知识,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基本条件

1教学团队基本要求

专职教师在20人左右,其中专职教师14人,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6人。应具备双师素质资格,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教学效果良好,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

2)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

实施课程教学,校内应具备以下实训条件:多媒体专业教室。安装东方仿真化工单元操作软件的仿真机房。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和相关实训仪器,包括流体输送实训装置,管路拆装实训装置,换热器操作实训装置,重力沉降装置,离心沉降装置,供拆装的离心泵,供拆装的换热器。

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基本教学资源(条例式):

1)化工总控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2)企业的单元生产操作规程资料

3)校企合作开发的工学结合教材《化工单元操作技术》

数字教学资源(条例式):

1)多媒体课件、试题库、动画等教学资源

2)计算机网络系统、万方数据、超星图书等资源

3)课程相关的图书、期刊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