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国际贸易实务 | 课程编码 | sw202015 | ||||||
建议学时 | 56学时 | 其中实践学时 | 6学时 | 学时/学分 | 56学时/4学分 | ||||
课程类型 | 专业核心课 | 编制人 | 谭志明 | ||||||
课程性质 | 理论课 | 审定人 | |||||||
制定日期 | 2023年12月12日 | 修订日期 | |||||||
先修课程 | |||||||||
后续课程 | 进出口贸易流程 | ||||||||
课程描述 | 本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国际贸易基础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课程,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外销业务、单证工作岗位,培养学生具备严谨、踏实、认真负责的职业素质,具备国际贸易相关岗位群职业能力,让学生熟知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进出口业务的操作流程为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的课程。 | ||||||||
课程目标 | 1.知识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实务》基础知识、技能知识、能够完成分解布置的模拟实操工作,了解未来国际贸易发展趋势,并通过后续的课程进行系统完整的模拟实操训练,使学生具备从事国际贸易专业必需的贸易基础知识,掌握国际贸易实务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理解国际贸易各环节操作应用的实践过程。具体知识目标包括:
(B1)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基本理论,能够模拟签定出口合同或履行合同。 (B2)掌握交易磋商和订立外贸合同的方法,掌握出口和进口贸易的操作方法,具备独立从事国际货物买卖的工作能力,包括贸易的洽谈和函电往来、合同签订、相关单证的缮制等等。 (B3)基本能够审单审证、货代服务、了解报关、报检索赔等工作。
(C1)思政的设计在素质目标中有所体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 (C2)获取新知识技能的学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工作能力; (C3)一定的管理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处世为人的良好素质,培养学生的热爱中华民族与文化、爱国的情操和尊重、互利的国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潜力。 | ||||||||
教学方式 |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小组讨论等。 | ||||||||
学习评价 | 评价项目 | 评价方式 (对应教学目标) | 分值 比例 | 评价标准 | |||||
过程性评价 | 平时评价 | 出勤情况及课堂表现 | 20% | 考勤满分10分,教师应严格记录学生每次上课的出勤情况,学生迟到、早退、缺勤均有相应扣分,学生缺勤超过5次即取消其期末考试资格。根据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安排课堂提问,学生主动回答课堂提问给予加分,被点名回答问题不正确则应扣分,课堂提问满分10分,合计20分。 | |||||
单元评价 | 课堂实训 | 20% | 课堂实训满分20分,应围绕课程重难点内容进行相关项目实训,实训次数为4次,要求学生当堂完成并提交,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给予相应评分。 | ||||||
期中评价 | 课后作业 | 20% | 课后作业满分20分,作业次数不少于5次,作业题目要侧重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需要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分组协作、查阅图书资料、查询万维网或做社会调研完成作业。 | ||||||
期末评价 | 期末终结性考核(闭卷) | 40% | 期末终结性考核采用闭卷形式进行,题型包括客观题50%,主观题50%。 | ||||||
终结性评价(期末) | 100% | ||||||||
指定教材 | 《国际贸易实务》(赵轶,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20) |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进度(每个任务(单元)最多不超过2或4学时)
学时 | 章节(情境)名称与内容 | A知识目标代码 | B能力目标代码 | C素质目标代码 | 对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毕业能力要求指标点 |
4 | 第一章 国际贸易概论 第一节 国际货物基础知识 一、国际货物贸易的特点 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基本内容 三、国际货物买卖合同适用的法律 第二节 对外贸易理论及政策
作业:1.教材课后练习一、二、三 2.查找目前我国对哪些产品征收出口税? 3.目前我国采取了哪些鼓励出口的措施? | A1 | B1B2 | C1 | 具有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具有进出口业务操作、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涉外商务事务处理等能力或实践能力 |
4 | 第二章 国际贸易术语 第一节 国际贸易术语与国际贸易惯例 一、国际贸易术语的概念与作用 二、有关国际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 第二节 装运港交货的三种常用贸易术语 一、FOB※ 二、CIF※ 三、CFR※ | A1A4 | B1B2 | C1C3 | 具有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具有进出口业务操作、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涉外商务事务处理等能力或实践能力 |
4 | 第三节 向承运人交货的三种贸易术语 一、FCA※ 二、CPT※ 三、CIP※ 第四节 出口国交货的其他贸易术语 一、EXW 二、FAS 第五节 目的地交货的各种贸易术语 一、DAP 二、DPU 三、DDP 作业:1.什么是国际贸易术语?什么是国际贸易惯例? 2.FOB、CFR、CIF贸易术语,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3.FCA 、CPT、CIP贸易术语,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4.什么是象征性交货? | A1A5 | B1B2 | C1C3 | 具有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具有进出口业务操作、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涉外商务事务处理等能力或实践能力 |
4 | 第三章 交易磋商与订立合同 第一节 国际贸易磋商的基本过程 一、询盘 二、发盘※ 三、还盘 四、接受※ 第二节 国际贸易合同的签订 一、合同的成立 二、签订书面合同的意义 三、书面合同的形式 四、合同的基本内容 作业:1.教材课后练习一、二、三 2.磋商交易中可能出现哪些环节?为什么发盘和接受是其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 3.构成一项有效发盘的条件是什么? 4.构成一项有效接受的条件是什么? | A1A5 | B1B2 | C1C3 | 具有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具有进出口业务操作、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涉外商务事务处理等能力或实践能力 |
2 | 第四章 合同的标的条款 第一节 商品的品质 一、商品的品名及其意义 二、商品的品质※ 三、表示品质的方法※ 四、签订品质条款的注意事项 | A1A5 | B1B2 | C1C3 | 具有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具有进出口业务操作、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涉外商务事务处理等能力或实践能力 |
4 | 第二节 商品的数量 一、约定商品数量的意义 二、计量单位※ 三、度量衡 四、计算重量的方法※ 五、在进出口合同中规定数量条款的注意事项 第三节 商品的包装 一、包装的重要意义 二、运输包装※ 三、销售包装 四、中性包装和定牌 作业:1.教材课后练习一、二、三 2.什么是凭样品买卖?为什么出口方要争取用凭卖方样品买卖较为有利? 3.什么是品质公差?什么是品质机动幅度?两者有何区别? 4.什么是溢短装条款? 5.运输标志的概念?一个标准的唛头有哪些要素组成? | A1A5 | B1B2 | C1C3 | 具有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具有进出口业务操作、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涉外商务事务处理等能力或实践能力 |
4 | 第五章 国际货物运输 第一节 运输方式 一、海洋运输 二、铁路运输※ 三、航空运输 四、集装箱运输和国际多式联运 五、大陆桥运输 | A1A5 | B1B2 | C1C3 | 具有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具有进出口业务操作、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涉外商务事务处理等能力或实践能力 |
4 | 第二节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装运条款 一、装运时间※ 二、装运时间的规定方法※ 三、装运港和目的港 四、分批装运和转运※ 第三节 运输单据 一、海运提单※ 二、铁路运单 三、航空运单 四、不可转让海运单 五、多式联运单据 作业:1.教材课后练习一、二、三 2.什么是班轮运输?班轮运输有哪些特点? 3.买卖合同中的装运期有哪些规定方法? 4.买卖合同中的装运港和目的港有哪些规定方法? 5.什么是分批装运?《UCP600》对分批装运有何规定? | A1A5 | B1B2 | C1C3 | 具有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具有进出口业务操作、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涉外商务事务处理等能力或实践能力 |
4 | 第六章 国际货物运输保险 第一节 海上货物运输保险承保范围
第二节 我国海运货物保险条款
| A1A5 | B1B2 | C1C3 | 具有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具有进出口业务操作、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涉外商务事务处理等能力或实践能力 |
4 | 第三节 其他运输方式下的货运保险 一、陆上运输货物保险 二、航空运输货物保险 三、邮政包裹保险 第四节 伦敦保险协会海运货物保险条款 一、伦敦保险协会修订的海运货物保险条款※ 二、伦敦保险协会海运货物保险条款的特点 三、伦敦协会货物保险条款规定保险责任的方法 第五节 合同中的保险条款 一、进出口合同中的保险条款 二、我国外贸企业办理货物运输保险的做法 三、保险单据 作业:1.教材课后练习一、二、三 2.在海运货物保险中保险公司承保哪几类损失? 3.构成共同海损应具备哪些条件? 4.CIC条款规定了规定了哪些基本险别?对它们的责任范围是怎样规定的? 5.ICC 条款的种类有哪些? | A1A5 | B1B2 | C1C3 | 具有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具有进出口业务操作、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涉外商务事务处理等能力或实践能力 |
2 | 第七章 商品的价格 第一节 价格的掌握 一、正确贯彻作价原则※ 二、出口商品价格构成 三、出口作价时注意的问题 第二节 作价方法 一、固定价格※ 二、暂不固定价 三、部分固定价格、部分暂不定价 四、暂定价格 | A1A5 | B1B2 | C1C3 | 具有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具有进出口业务操作、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涉外商务事务处理等能力或实践能力 |
2 | 第三节 佣金和折扣 一、佣金※ 二、折扣 作业:1.教材P92课后练习一、二、三 2.我国进出口商品的作价原则是什么? 3.合同中的单价应包括哪些部分? | A1A5 | B1B2 | C1C3 | 具有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具有进出口业务操作、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涉外商务事务处理等能力或实践能力 |
第八章 商品检验和索赔 第一节 商品检验 一、商品检验的定义 二、我国进出口商品实施检验的规定※ 三、检验条款的主要内容 | A1A5 | B1B2 | C1C3 | 具有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具有进出口业务操作、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涉外商务事务处理等能力或实践能力 | |
4 | 第二节 索赔 一、争议索赔※ 二、合同中的索赔条款 作业:1.教材课后练习一、二、三 2.什么是法定检验?哪些商品为法定检验? 3.在国际贸易中关于时间和地点是怎样规定的? 4.进出口商品检验条款包括哪些内容? 5.怎样规定合同中的异议与索赔条款? 6.什么是罚金条款?其性质与运用是什么? | A1A5 | B1B2 | C1C3 | 具有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具有进出口业务操作、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涉外商务事务处理等能力或实践能力 |
4 | 第九章 国际货款的收付 第一节 支付工具 一、汇票※ 二、本票 三、支票 第二节 汇付 一、汇付的定义※ 二、汇付当事人 三、汇付的种类 四、合同中的汇付支付条款※ | A1A5 | B1B2 | C1C3 | 具有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具有进出口业务操作、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涉外商务事务处理等能力或实践能力 |
4 | 第三节 托收 一、托收的概念※ 二、托收的性质 三、托收的程序 四、托收方式的当事人 五、托收的种类 六、合同中的托收条款 第四节 信用证 一、信用证的定义※ 二、信用证的当事人 三、信用证支付的一般程序 四、信用证方式的性质和特点※ 五、信用证的内容 六、信用证的种类 作业:1.教材课后练习一、二、三 2.什么是汇票?什么是银行汇票?什么是商业汇票?商业汇票与银行汇票的区别是什么? 3.汇票、本票、支票的联系与区别? 4.汇付的性质是什么?在国际贸易中如何使用? 5.什么是托收?什么是D/P?什么是D/A?两者有何区别? 6.信用证支付方式的当事人有哪些? 7.信用证的特点是什么? 5.一项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应具备哪些条件? | A1A5 | B1B2 | C1C3 | 具有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具有进出口业务操作、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涉外商务事务处理等能力或实践能力 |
2 | 第十章进出口合同的履行 第一节出口合同的履行 第二节进口合同的履行 | A1A5 | B1B2 | C1C3 | 具有法律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具有进出口业务操作、跨境电商平台操作、涉外商务事务处理等能力或实践能力 |
三、课程实施与保障
1.课程思政
通过系列教学活动设计,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教学活动中,活动结束教师点评知识应用同时,对学生在完成任务中的出现的错误进行解析,指出学生需要提升或完善的能力和素质目标。例如分析学生测试结果,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力与观察力、分析判断能力;通过讨论、头脑风暴等活动逐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安全操作意识、求真务实的工匠精神;通过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的应用,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模式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以应用案例教学为主。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模仿、借鉴和引伸的范例,师生互动性强,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从提出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探索并运用理论知识,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基本条件
(1)教学团队基本要求
专职教师在20人左右,其中专职教师15人,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5人。应具备双师素质资格,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教学效果良好,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
(2)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
实施课程教学,校内应具备以下实训条件:多媒体专业教室、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和相关实训仪器。
(列表说明)
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①基本教学资源:国际贸易实务实训室,模拟实训系统,一体化教学设备。
②数字教学资源:网络共享课程:智慧职教(www.icve.com.cn); 爱课程(www.icourses.cn)
其它学习资源(线上视频公开课、精品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