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交换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

文章来源:教务处发布时间:2024-12-26浏览次数:10

 《路由交换技术与应用》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路由交换技术与应用

课程编码

xxwl23004

建议学时

60学时

其中实践学时

30学时

学时/学分

60学时/4学分

课程类型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

编制人

唐桦

课程性质

理论课理实一体□整周实训

审定人


制定日期

20231217

修订日期


先修课程

《网络基础与局域网组建》

后续课程

《无线网络技术及应用》、《网络安全设备配置与管理》

课程描述

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网络基础与局域网组建》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实践的课程,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网络管理及网络工程相关的工作岗位,培养学生具备一丝不苟、吃苦耐劳、团队协作、精益求精、勇于创新的职业素质,具备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并且能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无线网络技术及应用》、《网络安全设备配置与管理》课程学习奠定基础的课程。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A1掌握IP地址的基础知识和思科模拟器Packet Tracer的使用方法。

A2掌握交换机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技术,包括端口技术、VLAN技术、STP技术、链路聚合等。

A3掌握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和配置技术,包括端口技术、单臂路由、DHCP等。

A4掌握路由协议的基本概念和配置技术,包括静态路由、RIP路由、OSPF路由等。

A5掌握常用的接入广域网及广域网协议的基本概念和配置技术,包括NATPPP等。

A6掌握网络安全基本技术及配置方法,包括标准ACL和扩展ACL等。

A7掌握网络设备管理的基本概念及配置方法,包括Telnet和配置文件的备份及恢复操作等。

2.能力目标:

B1精通IP地址的子网划分

B2精通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及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B3精通配置交换机VLAN、配置交换机的VLAN间路由、配置路由器的单臂路由从而实现接入层网络VLAN的划分与互通。

B4精通配置静态路由、RIP路由和单区域OSPF路由实现园区网内部的网间互联。

B5精通配置NAT技术完成园区网接入互联网。

B6善用访问控制列表(ACL)控制网络安全。

B7精通配置DHCP服务自动分配IP、配置以太信道、端口聚合提高链路带宽。

B8善用Telnet远程管理网络设备。

B9善用PPP和多区域OSPF路由实现广域网设备互联。

3.素质养成目标:

C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科学的创新精神;

C2具有工作中与他人的合作能力、交流与协商能力;

C3具有自我控制与管理能力、决策和执行能力;

C4具有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

C5具有利用网络、文献等获取信息的能力和通过自学获取新技术的能力;

C6具有评估工作结果(自我、他人)的能力。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或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专题学习

实作学习发表学习实习参观访问其他(模拟演练)

学习评价

评价项目

评价方式

(对应教学目标)

分值

比例

评价标准

过程性评价

平时评价

出勤、平时表现

20%

出勤率:10%,平时作业及表现:10%

单元评价

单元知识点

10%

单元知识点掌握情况10%

期中评价

期中测验

10%

期中测验成绩10%

实践评价

实操能力

10%

实际操作动手能力10%

终结性评价(期末)

期末考试

50%

期末考试成绩50%

指定教材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项目式教程(第3版)》(周汉清,电子工业出版社,20231ISBN9787121448805)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进度(每个任务(单元)最多不超过24学时

学时

章节(情境)名称与内容

A知识目标代码

B能力目标代码

C素质目标代码

对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毕业能力要求指标点

S-素质、z-知识、N-能力

2

 模块一  企业园区网规划

任务1企业园区网的IP地址规划

A1

B1

C1C2C3C4C5C6

S5S6Z9Z10Z12N1N4N6N8

2

 模块一  企业园区网规划

任务2思科模拟器Packet Tracer的使用

A1


C1C2C3C4C5C6

S5S6Z9Z10Z12N1N4N6N8

2

 模块一  企业园区网规划

任务3登录管理交换机

A2

B2

C1C2C3C4C5C6

S5S6Z9Z10Z12N1N4N6N8

2

 模块一  企业园区网规划

任务4对路由器进行配置管理

A3

B2

C1C2C3C4C5C6

S5S6Z9Z10Z12N1N4N6N8

2

 模块二  组建安全隔离的互通的部门网络

任务5:给公司各个部门划分VLAN

A2

B3

C1C2C3C4C5C6

S5S6Z9Z10Z12N1N4N6N8

2

 模块二  组建安全隔离的互通的部门网络

任务6:同一部门用户跨交换机的访问

A2

B3

C1C2C3C4C5C6

S5S6Z9Z10Z12N1N4N6N8

2

 模块二  组建安全隔离的互通的部门网络

任务7:利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互访

A2

B3

C1C2C3C4C5C6

S5S6Z9Z10Z12N1N4N6N8

2

 模块二  组建安全隔离的互通的部门网络

任务8:利用路由器实现VLAN间互访

A3

B3

C1C2C3C4C5C6

S5S6Z9Z10Z12N1N4N6N8

2

 模块二  组建安全隔离的互通的部门网络

任务9:利用DHCP动态分配主机的IP地址

A3

B7

C1C2C3C4C5C6

S5S6Z9Z10Z12N1N4N6N8

2

第一阶段总结及单元测试

A1A2A3

B1B2B3B7

C1C3C4

S5S6Z9Z10Z12N1N4N6N8

2

 模块三  组建互连互通的企业园区网

任务10:企业园区网络的路由规划

A4

B4

C1C2C3C4C5C6

S5S6Z9Z10Z12N1N4N6N8

2

 模块三  组建互连互通的企业园区网

任务11:利用静态路由实现企业园区网络汇聚层与核心层的网络互通

A4

B4

C1C2C3C4C5C6

S5S6Z9Z10Z12N1N4N6N8

2

 模块三  组建互连互通的企业园区网

任务12:利用默认路由实现路由转发

A4

B4

C1C2C3C4C5C6

S5S6Z9Z10Z12N1N4N6N8

2

 模块三  组建互连互通的企业园区网

任务13:利用RIP动态路由实现分公司的网络互通

A4

B4

C1C2C3C4C5C6

S5S6Z9Z10Z12N1N4N6N8

2

 模块三  组建互连互通的企业园区网

任务14:利用单区域OSPF路由实现园区网络核心与出口设备间的网络互通

A4

B4

C1C2C3C4C5C6

S5S6Z9Z10Z12N1N4N6N8

2

 模块三  组建互连互通的企业园区网

任务15:利用路由重分布实现各路由协议间的网络互通

A4

B4

C1C2C3C4C5C6

S5S6Z9Z10Z12N1N4N6N8

2

 模块三  组建互连互通的企业园区网

任务16:企业园区网络综合使用各路由协议实现网络互通

A4

B4

C1C2C3C4C5C6

S5S6Z9Z10Z12N1N4N6N8

2

第二阶段总结及单元测试

A4

B4

C1C3C4

S5S6Z9Z10Z12N1N4N6N8

2

 模块四  企业园区网安全接入互联网

任务17:配置静态NAT对外发布园区网的内网服务器

A5

B5

C1C2C3C4C5C6

S5S6Z9Z10Z12N1N4N6N8

2

 模块四  企业园区网安全接入互联网

任务18:标准IP访问控制列表

A6

B6

C1C2C3C4C5C6

S5S6Z9Z10Z12N1N4N6N8

2

 模块四  企业园区网安全接入互联网

任务19:配置动态NAT实现园区网内网用户的互联网访问

A5

B5

C1C2C3C4C5C6

S5S6Z9Z10Z12N1N4N6N8

2

 模块五  构建安全可靠的企业园区网络

任务20:利用端口聚合提高链路带宽

A2

B7

C1C2C3C4C5C6

S5S6Z9Z10Z12N1N4N6N8

2

 模块五  构建安全可靠的企业园区网络

任务21:标准IP访问控制列表的应用

A6

B6

C1C2C3C4C5C6

S5S6Z9Z10Z12N1N4N6N8

2

 模块五  构建安全可靠的企业园区网络

任务22:扩展IP访问控制列表的应用

A6

B6

C1C2C3C4C5C6

S5S6Z9Z10Z12N1N4N6N8

2

 模块五  构建安全可靠的企业园区网络

任务23:利用Telnet远程管理设备

A7

B8

C1C2C3C4C5C6

S5S6Z9Z10Z12N1N4N6N8

2

 模块五  构建安全可靠的企业园区网络

任务24:网络设备IOS镜像及配置文件管理

A7

B8

C1C2C3C4C5C6

S5S6Z9Z10Z12N1N4N6N8

2

第三阶段总结及单元测试



C1C3C4

S5S6Z9Z10Z12N1N4N6N8

2

 模块六  模拟实现广域网互联

任务25:广域网PPP封装连接

A5

B9

C1C2C3C4C5C6

S5S6Z9Z10Z12N1N4N6N8

2

 模块六  模拟实现广域网互联

任务26:利用多区域OSPF路由实现广域网互通

A4

B9

C1C2C3C4C5C6

S5S6Z9Z10Z12N1N4N6N8

2

综合测试



C1C3C4

S5S6Z9Z10Z12N1N4N6N8

注:本课程标准进度表部分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10%调整。

三、课程实施与保障

1.课程思政

通过系列教学活动设计,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教学活动中,活动结束教师点评知识应用同时,对学生在完成任务中的出现的错误进行解析,指出学生需要提升或完善的能力和素质目标。例如分析学生测试结果,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力与观察力、分析判断能力;通过讨论、头脑风暴等活动逐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安全操作意识、求真务实的工匠精神;通过网络设备配置的应用,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模式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以应用案例教学为主。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模仿、借鉴和引伸的范例,师生互动性强,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从提出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探索并运用理论知识,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基本条件

1)教学团队基本要求

专职教师在10人,其中专职教师7人,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3人。均具备双师素质资格,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教学效果良好,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

2)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

实施课程教学,校内应具备以下实训条件:多媒体专业教室、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和相关实训设备。

 表 实训室配置与要求

序号

实训室名称

功能

(实训项目)

面积、设备名称及台数要求

容量

1

网络基础实训室

软件项目训练及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训练

面积:60M2,台式机40台,投影一套,网络设备及音响设备。

40

2

网络安全实训室

软件项目训练及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训练

面积:120M2,台式机80台,投影一套,网络设备及音响设备。

80

3

Web前端实训室

软件项目训练及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训练

面积:80M2,台式机50台,投影一套,录播系统一套,网络设备及音响设备。

50

4

网络综合实训室一

软件项目训练及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训练

面积:60M2,台式机40台,投影一套,网络设备及音响设备。

40

5

网络综合实训室二

软件项目训练及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训练

面积:60M2,台式机40台,投影一套,网络设备及音响设备。

40



  1. 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资源等。

①基本教学资源:

  • 教材选用基本要求按照国家规定选用规划优质教材以及校本自主研发教材。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 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包括:有关专业理论、技术、方法、思维以及实务操作类图书和文献。

②数字教学资源:

  •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 线上导学平台:学生通过提供基于教材本身又有扩展的视频、课件等学习资源,课前预习、测评,课后复习、考试、在线交流使用,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终端”的高效碎片化学习;可以方便快捷准确的统计分析学生所有学习行为数据,极大的提升教学管理效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