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式Web程序开发》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响应式Web程序开发 | 课程编码 | xxyd23006 | ||||||
建议学时 | 60学时 | 其中实践学时 | 30学时 | 学时/学分 | 60学时/3.5学分 | ||||
课程类型 |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 | 编制人 | 张焕民 | ||||||
课程性质 | 理论课理实一体□整周实训 | 审定人 | 郑毅 | ||||||
制定日期 | 2018年6月15日 | 修订日期 | 2023年6月15日 | ||||||
先修课程 | 网页设计与制作 | ||||||||
后续课程 | 小程序开发 | ||||||||
课程描述 | 示例:本课程是移动应用开发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网页设计与制作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实践的课程,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Web前端工作岗位,培养学生具备Web前端职业素质,具备Web前端开发能力,为后续小程序开发课程学习奠定基础的课程。 | ||||||||
课程目标 | 1.知识目标 A1 熟练掌握flex弹性布局的父项和子项的常用属性; A2 熟练使用Bootstrap框架的布局; A3 熟练掌握Bootstrap样式; A4 熟练掌握Bootstrap组件。 2.能力目标 B1 熟练掌握网站建设的总体设计思想、步骤和方法; B2 能够熟练地应用所学的相关知识开发各种形式的网站; B3 能够熟练地应用flex弹性盒布局开发响应式网站; B4 能够熟练地应用Bootstrap栅格系统开发响应式网站。
C1. 培养学生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C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交流沟通素养和创新精神; C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 C4. 培养学生具备在学习和工作中具备良好的职业规范。 | ||||||||
教学方式 | 讲授□讨论或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专题学习 实作学习□发表学习□实习□参观访问□其他(模拟演练) | ||||||||
学习评价 | 评价项目 | 评价方式 (对应教学目标) | 分值 比例 | 评价标准 | |||||
过程性评价 | 平时评价 | 出勤、平时表现 | 20% | 出勤率:10%,平时作业及表现:10% | |||||
单元评价 | 单元知识点 | 10% | 单元知识点掌握情况10% | ||||||
期中评价 | 期中测验 | 10% | 期中测验成绩10% | ||||||
实践评价 | 实操能力 | 10% | 实际操作动手能力10% | ||||||
终结性评价(期末) | 期末考试 | 50% | 期末考试成绩50% | ||||||
指定教材 | 《教材名称》(作者,出版社,出版年份,ISBN号) |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进度
学时 | 章节(情境)名称与内容 | A知识目标代码 | B能力目标代码 | C素质目标代码 | 对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毕业能力要求指标点 |
4 |
| A1 | B1、B2、B3 | C1、C2、C3、C4 | D1、D2、D3 |
4 |
flex-direction、justify-content、flex-wrap、align-content、align-items、flex-flow | A1 | B1、B2、B3 | C1、C2、C3、C4 | D1、D2、D3 |
4 | 3 常用子项属性: flex、align-self、order | A1 | B1、B2、B3 | C1、C2、C3、C4 | D1、D2、D3 |
4 |
| A2、A3、A4 | B1、B2、B4 | C1、C2、C3、C4 | D1、D2、D3 |
4 | (3)掌握响应式布局设计页面的方法 | A2、A3、A4 | B1、B2、B4 | C1、C2、C3、C4 | D1、D2、D3 |
4 | (4)掌握通过栅格系统进行网页布局 | A2、A3、A4 | B1、B2、B4 | C1、C2、C3、C4 | D1、D2、D3 |
4 | 5.Bootstrap样式 (1)掌握Bootstrap框架的通用样式 | A2、A3、A4 | B1、B2、B4 | C1、C2、C3、C4 | D1、D2、D3 |
4 | (2)掌握Bootstrap框架的文本排版设置方法 | A2、A3、A4 | B1、B2、B4 | C1、C2、C3、C4 | D1、D2、D3 |
4 | (3)掌握Bootstrap框架的表格使用方法 | A2、A3、A4 | B1、B2、B4 | C1、C2、C3、C4 | D1、D2、D3 |
4 | (4)掌握Bootstrap框架中JavaScript插件的创建和使用方法 | A2、A3、A4 | B1、B2、B4 | C1、C2、C3、C4 | D1、D2、D3 |
4 | 6.Bootstrap组件 (1)掌握Glyphicons字体图标的使用方法 | A2、A3、A4 | B1、B2、B4 | C1、C2、C3、C4 | D1、D2、D3 |
4 | (2)掌握下拉菜单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 A2、A3、A4 | B1、B2、B4 | C1、C2、C3、C4 | D1、D2、D3 |
4 | (3)掌握按钮和工具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 A2、A3、A4 | B1、B2、B4 | C1、C2、C3、C4 | D1、D2、D3 |
4 | (4)掌握输入框的使用方法 | A2、A3、A4 | B1、B2、B4 | C1、C2、C3、C4 | D1、D2、D3 |
7.综合案例 会员注册页面 | A2、A3、A4 | B1、B2、B4 | C1、C2、C3、C4 | D1、D2、D3 |
注:本课程标准进度表部分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10%调整。
三、课程实施与保障
1.课程思政
通过系列教学活动设计,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教学活动中,活动结束教师点评知识应用同时,对学生在完成任务中的出现的错误进行解析,指出学生需要提升或完善的能力和素质目标。例如分析学生测试结果,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力与观察力、分析判断能力;通过讨论、头脑风暴等活动逐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安全操作意识、求真务实的工匠精神;通过Bootstrap的应用,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模式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以应用案例教学为主。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模仿、借鉴和引伸的范例,师生互动性强,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从提出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探索并运用理论知识,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基本条件
(1)教学团队基本要求
专职教师在10人,其中专职教师7人,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3人。均具备双师素质资格,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教学效果良好,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
(2)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
实施课程教学,校内应具备以下实训条件:多媒体专业教室、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和相关实训设备。
表 实训室配置与要求
序号 | 实训室名称 | 功能 (实训项目) | 面积、设备名称及台数要求 | 容量 |
1 | 移动应用开发实训室一 | 软件项目实训 | HP电脑(40套)+柜式空调(2台)+投影仪(1套)+讲台(1套)+音响(1套) | 40 |
移动应用开发实训室二 | 软件项目实训 | HP电脑(40套)+柜式空调(2台)+投影仪(1套)+讲台(1套)+音响(1套) | 40 | |
Web前端开发实训室 | 软件项目实训 | HP电脑(50套)+柜式空调(2台)+投影仪(1套)+讲台(1套)+音响(1套) | 50 | |
网络基础实训室 | 软件项目实训 | HP电脑(40套)+柜式空调(2台)+投影仪(1套)+讲台(1套)+音响(1套) | 40 | |
基础实训室 | 软件项目实训 | HP电脑(40套)+柜式空调(2台)+投影仪(1套)+讲台(1套)+音响(1套) | 40 |
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资源等。
①基本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按照国家规定选用 “十三五”规划优质教材以及校本自主研发教材。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等参与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经过规范程序择优选用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图书文献配备能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包括:有关专业理论、技术、方法、思维以及实务操作类图书和文献。
②数字教学资源:
1.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
2.线上导学平台:学生通过提供基于教材本身又有扩展的视频、课件等学习资源,课前预习、测评,课后复习、考试、在线交流使用,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终端”的高效碎片化学习;供老师(项目经理、QA、项目助理)可以方便快捷准确的统计分析学生所有学习行为数据,极大的提升教学管理效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