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工业原料与产品分析(无机)》课程标准 二年制

文章来源:教务处发布时间:2024-12-27浏览次数:10

 《典型工业原料与产品分析(无机)》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典型工业原料与产品分析(无机)》

课程编码

yhfx23002

建议学时

48学时

其中实践学时

24学时

学时/学分

48学时/2.5学分

课程类型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

编制人

姜玉花

课程性质

理论课理实一体整周实训

审定人


制定日期

20231211

修订日期


先修课程

化学分析技术、仪器分析技术

后续课程

岗位实习

课程描述

本课程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化学分析技术》、《仪器分析技术》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实践的课程,对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面向石油、化工、冶金、轻工、医药、食品、环保等行业,对企业相关的原材料、辅助材料、中间产品、产品以及“三废”处理进行检验分析和环境分析;物理参数和物理性能检测;化验室管理等工作岗位,培养学生具备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诚信意识规范意识和质量意识经济、安全、环保、成本意识承受挫折与迎接挑战;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具备采样、制样及样品处理、样品交接样品保管的能力;正确选择和熟练操作分光光度仪,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析光光度计等仪器能力; 制备各种标准溶液、其它试液及制备纯水的能力;利用化学分析、仪器分析操作技术对石油、化工等行业进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分析检测的能力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评价检验结果和误差并能消除误差能力;撰写分析检测报告的能力,为后续毕业课题、顶岗实习等综合技能课程学习奠定基础的课程。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A1熟悉样品的采取、制备、交接、样品处理等相关知识;

A2.掌握分析检验过程中有关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相关知识;

A3.了解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精密度相关知识;

A4.掌握实验结果数据处理、判断方法及评价方法相关知识;

A5.熟悉实验室日常管理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

B1精通规范、熟练的操作技能,制备各种标准溶液、其它试液及制备纯水的能力;

B2精通熟练操作分光光度仪,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析光光度计等仪器能力;

B3善用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分析、检验、评估、反馈来完成任务的工作方法能力;

B4善用化学分析、仪器分析操作技术对石油、化工等行业在进行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中间产品、成品分析检测的能力;

B5精通正确处理实验数据撰写分析检测报告评价检验结果和误差并能消除误差能力;

B6精通正确选择和使用常用仪器、设备并对其简单故障进行处理的能力;

  1. 素质养成目标

C1在使用水、电、试剂的过程中,体现经济、安全、环保、成本意识;

C2在数据记录时,体现诚信意识和规范意识;在结果与实际出现偏差时,坚持以事实为依据的科学精神,进行深入思考与分析,找出原因所在,体现诚信意识和质量意识;

C3小组成员在分析测试的岗位工作过程中,分工合作明确,共同解决问题,体现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C4在小组讨论时,能认真倾听别人谈话,不随意插嘴打断别人说话,体现出尊重他人、文明礼貌的素质;

C5在个人评价时,能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体现在社会交往中的承受挫折与迎接挑战的意识。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或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专题学习

实作学习发表学习实习参观访问其他(模拟演练)

学习评价

评价项目

评价方式

对应教学目标

分值

比例

评价标准

过程性评价

平时评价

出勤、作业及报告、课堂表现

20

学生的出勤率满勤(5)、积极主动参与度高(10)、报告作业的完成度与准确度高(5

单元评价

口试或笔试

10

卷面或口试90—100分(10)、80—89分(9)、70—798)、60—697)、

少于60分,不合格,重考,最高(6

期中评价

笔试

10

笔试得分100分(10)、90—99分(9)、80—89分(8)、70—79分(7)、

60—69分(6),少于60分不合格,重考,最高(6

实践评价

操作考核+数据处理

20

1.独立准确完成操作任务(10),操作技能点错误1个(9),操作技能点错误2个(8),操作技能点错误3个(7),操作技能点错误4个(6),不能完成任务重新考核,最高(6

2.数据报表得分100分(10)、90—99分(9)、80—89分(8)、70—79分(7)、

60—69分(6),少于60分重考,最高(6

终结性评价(期末)

笔试

40

期末试卷卷面90—100分占比分(36-40)、80—90分(32-36)、

70—80分(28-32)、60—70分(24-28)、50—60分(20-24)、40—50分(16-20),

卷面少于40分,不及格

指定教材

无机产品检验技术》(邸万山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7ISBN978-7-122-14464-5)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进度每个任务(单元)最多不超过24学时

学时

章节(情境)名称与内容

A知识目标代码

B能力目标代码

C素质目标代码

对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毕业能力要求指标点

4

 水质分析

  1.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


A1A2A3A4A5

B1B3B4B5B6

C1C2C3C4C5

独立完成试样采集、前处理能力;具备化学分析基本原理与操作技能;具有运用大数据进行结果评价的能力;

具有实施安全质量控制、践行安全环保理念的能力;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具有分析检验专业相关标准、法律法规的查询、理解和执行能力。

4

 水质分析

  1.  水中氨氮测定


A1A2A3A4A5

B1B3B4B5B6

C1C2C3C4C5

独立完成试样采集、前处理能力;具备化学分析基本原理与操作技能;具有运用大数据进行结果评价的能力;

具有实施安全质量控制、践行安全环保理念的能力;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具有分析检验专业相关标准、法律法规的查询、理解和执行能力。

4

 水质分析

  1.  水中COD的测定


A1A2A3A4A5

B1B3B4B5B6

C1C2C3C4C5

独立完成试样采集、前处理能力;具备化学分析基本原理与操作技能;具有运用大数据进行结果评价的能力;

具有实施安全质量控制、践行安全环保理念的能力;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具有分析检验专业相关标准、法律法规的查询、理解和执行能力。

4

 水质分析

4)水中挥发酚的测定

A1A2A3A4A5

B1B3B4B5B6

C1C2C3C4C5

独立完成试样采集、前处理能力;具备化学分析基本原理与操作技能;具有运用大数据进行结果评价的能力;

具有实施安全质量控制、践行安全环保理念的能力;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具有分析检验专业相关标准、法律法规的查询、理解和执行能力。

4

 水质分析

5)水硫酸盐测定

A1A2A3A4A5

B1B3B4B5B6

C1C2C3C4C5

独立完成试样采集、前处理能力;具备化学分析基本原理与操作技能;具有运用大数据进行结果评价的能力;

具有实施安全质量控制、践行安全环保理念的能力;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具有分析检验专业相关标准、法律法规的查询、理解和执行能力。

4

 水质分析

6)水中微量铁测定

A1A2A3A4A5

B1B2

B3B4B5B6

C1C2C3C4C5


独立完成试样采集、前处理能力;具备化学分析基本原理与操作技能;具有光谱分析等常规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独立完成仪器分析操作、日常维护能力;具有运用大数据进行结果评价的能力;

具有实施安全质量控制、践行安全环保理念的能力;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具有分析检验专业相关标准、法律法规的查询、理解和执行能力。

4


 煤的工业分析

  1.  煤中硫的测定


A1A2A3A4A5

B1B3B4B5B6

C1C2C3C4C5

独立完成试样采集、前处理能力;具备化学分析基本原理与操作技能;具有运用大数据进行结果评价的能力;

具有实施安全质量控制、践行安全环保理念的能力;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具有分析检验专业相关标准、法律法规的查询、理解和执行能力。

4

 煤的工业分析

  1.  煤发热量的测定


A1A2A3A4A5

B1B3B4B5B6

C1C2C3C4C5

独立完成试样采集、前处理能力;具备化学分析基本原理与操作技能;具有运用大数据进行结果评价的能力;

具有实施安全质量控制、践行安全环保理念的能力;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具有分析检验专业相关标准、法律法规的查询、理解和执行能力。

4

 煤的工业分析

3)煤中灰分的测定

A1A2A3A4A5

B1B3B4B5B6

C1C2C3C4C5

独立完成试样采集、前处理能力;具备化学分析基本原理与操作技能;具有运用大数据进行结果评价的能力;

具有实施安全质量控制、践行安全环保理念的能力;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具有分析检验专业相关标准、法律法规的查询、理解和执行能力。

4

 硅酸盐水泥分析

  1.  水泥中SiO2含量的测定


A1A2A3A4A5

B1B3B4B5B6

C1C2C3C4C5

独立完成试样采集、前处理能力;具备化学分析基本原理与操作技能;具有运用大数据进行结果评价的能力;

具有实施安全质量控制、践行安全环保理念的能力;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具有分析检验专业相关标准、法律法规的查询、理解和执行能力。

4

 硅酸盐水泥分析

  1.  水泥中Al2O3含量的测定


A1A2A3A4A5

B1B3B4B5B6

C1C2C3C4C5

独立完成试样采集、前处理能力;具备化学分析基本原理与操作技能;具有运用大数据进行结果评价的能力;

具有实施安全质量控制、践行安全环保理念的能力;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具有分析检验专业相关标准、法律法规的查询

4

 硅酸盐水泥分析

  1.  水泥中Fe2O3含量的测定


A1A2A3A4A5

B1B3B4B5B6

C1C2C3C4C5

独立完成试样采集、前处理能力;具备化学分析基本原理与操作技能;具有运用大数据进行结果评价的能力;

具有实施安全质量控制、践行安全环保理念的能力;具有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具有分析检验专业相关标准、法律法规的查询

注:本课程标准进度表部分可根据学需要进行±10%调整。

三、课程实施与保障

1.课程思政

通过系列教学活动设计,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教学活动中,活动结束教师点评知识应用同时,对学生在完成任务中的出现的错误进行解析,指出学生需要提升或完善的能力和素质目标。通过分析学生测试结果,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力与观察力、分析判断能力;提高学生对结果准确度的判断能力和数据评价、结果评价的能力;通过发现实践中的问题、进行问题讨论、问题的解决、头脑风暴等活动逐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安全操作意识、求真务实的工匠精神。

2.教学模式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以企业典型应用案例教学为主。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模仿、借鉴和引伸的范例,师生互动性强,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从提出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探索并运用理论知识,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基本条件

1教学团队基本要求

专职教师在3人左右,其中专职教师2人,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1;教师应具备双师素质资格,理论知识扎实教学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指导实践能力强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



2)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

实施课程教学,校内应具备以下实训条件:多媒体专业教室、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和相关实训仪器。

《典型工业原料与产品分析(无机)》课程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

序号

名称

基本配置要求

场地大小/m2

功能说明

1

教学做一体实训室

实训台、上下水、通风设备、电、网络终端接口

80

实训、查阅资料

2

仪器柜

8


放置仪器

3

药品柜

4


放置药品

4

一体机

1


动画、课件板书

5

分析天平

20


0.0001g精确称量

6

高温炉

1


>1500灼烧样品

7

干燥箱

1


25-300烘干试样

8

分光光度计

10


UV-Vis测量吸光度定量分析

9

滴定装置

50

50mL

标定、测定

10

样品粉碎机

1


<60粉碎试样

11

球磨机

1


<100打磨试样

12

气流干燥器

1


仪器

13

样品标准筛

1

60-200

样品

14

封闭电炉

10


加热试样或烧水






  1. 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基本教学资源:

1.配备相应的国家技术标准;

2微课、动画演示

3.分析测定中所需各种仪器、设备;

数字教学资源:

1题库练习

2智慧职教课程

3教学视频

4学习通在线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