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检验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进度(每个任务(单元)最多不超过2或4学时)
学时 | 章节(情境)名称与内容 | A知识目标代码 | B能力目标代码 | C素质目标代码 | 对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毕业能力要求指标点 |
4 | 课程导论及药典 | A2 | B5 | C5 | (一)素质3、4 (二)知识2、7 (三)能力3、7 |
4 | 药物一般鉴别试验 | A1 | B1 B3 | C1 C2 C3 | (一)素质3、4 (二)知识4、5、6 (三)能力3、7、8 |
4 | 布洛芬的紫外分光光度鉴别法 | A1 | B1 B3 | C1 C2 C3 | (一)素质3、4 (二)知识3、4、5 (三)能力1、3、8 |
4 | 布洛芬红外光谱法鉴别 | A1 | B1 B3 | C1 C2 C3 | (一)素质3、4 (二)知识4、5、6 (三)能力1、2、3 |
4 | 葡萄糖的一般杂质检查 | A3 A4 | B1 B3 | C1 C2 C3 | (一)素质3、4 (二)知识3、4、5 (三)能力3、7、8 |
4 | 药物特殊杂质检查(利用旋光性差异对硫酸阿托品中莨菪碱杂质的检查) | A3 A4 | B1 B3 | C1 C2 C3 | (一)素质3、4 (二)知识3、4、5 (三)能力1、3、7 |
4 | 情景药物制剂分析 任务二甲双胍片崩解时限测定 | A5 A6 | B2 B3 B4 B5 | C1 C2 C3 | (一)素质3、4 (二)知识4、5 (三)能力3、7 |
4 | 任务对乙酰氨基酚片溶出度测定 | A5 A6 | B2 B3 B4 B5 | C2 C3 C4 | (一)素质3、4 (二)知识4、5、6 (三)能力1、3、7 |
4 | 情景药物制剂分析 任务氯化钠注射液可见异物检查测定 | A5 A6 | B2 B3 B4 B5 | C2 C3 C4 | (一)素质3、4 (二)知识4、5、6 (三)能力3、7 |
4 | 维生素C含量测定(碘量法) | A5 A6 | B2 B3 B4 B5 | C2 C3 C4 | (一)素质3、4 (二)知识4、5、6 (三)能力3、7、8 |
4 | 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含量测定 | A5 A6 | B2 B3 B4 B5 | C2 C3 C4 | (一)素质3、4 (二)知识4、5、6 (三)能力3、7、8 |
4 | 维生素B1片的分析(分光光度计) | A5 A6 | B2 B3 B4 B5 | C2 C3 C4 | (一)素质3、4 (二)知识4、5、6 (三)能力1、2、3 |
4 | 盐酸普鲁卡因(永停法) | A5 A6 | B2 B3 B4 B5 | C2 C3 C4 | (一)素质3、4 (二)知识4、5、6 (三)能力3、7、8 |
4 | 甲硝锉片的含量测定(高效液相法) | A5 A6 | B2 B3 B4 B5 | C2 C3 C4 | (一)素质3、4 (二)知识4、5、6 (三)能力3、7 |
4 | 二妙丸显微镜观察 | A5 A6 | B2 B3 B4 B5 | C2 C3 C4 | (一)素质3、4 (二)知识4、5、6 |
4 | 技能考核 | A5 A6 | B2 B3 B4 B5 | C2 C3 C4 | (一)素质3、4 (二)知识3、4、5 (三)能力3、7 |
注:本课程标准进度表部分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10%调整。
三、课程实施与保障
1.课程思政
示例:通过系列教学活动设计,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教学活动中,活动结束教师点评知识应用同时,对学生在完成任务中的出现的错误进行解析,指出学生需要提升或完善的能力和素质目标。分析学生测试结果,逐步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判断能力;通过讨论、头脑风暴等活动逐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安全操作意识、求真务实的工匠精神;通过药品检验工作过程,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思政案例,结合专业与学科特点,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教学中,培养学生具备强烈的药品质量全面控制观念,树立崇高专业信仰、守正道求真理的职业道德与开拓钻研的创新科学品质。
2.教学模式
(1)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以应用案例教学为主。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模仿、借鉴和引伸的范例,师生互动性强,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从提出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探索并运用理论知识,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本课程教学的关键是现场实操。应根据现行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要求选用典型的、常用的分析方法和检测仪器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示范和学生分组操作训练互动,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识别检测仪器和分析方法,熟练药物检验的流程和检验仪器的操作、检修及保养。
(3)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理论基础知识融贯在实际操作中,加强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以工作任务引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教学过程中教师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证,加强考证的实操项目的训练,使学生掌握某个药物的质量检验项目、规范地记录、判断检验结果合格与否,积极引导学生提升职业素养,提高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
(5)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促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3.教学基本条件
(1)教学团队基本要求
专兼职教2人,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1人,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互补性强。具有一定的分析检验实际背景,系统掌握分析检验的知识,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与艺术。
课程负责人:教师应掌握课程教学目标;具有较强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具有贯彻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的能力;具有较强的仪器使用与维护能力;应经过现场实习、调研和行动导向教学培训。
专职教师:具备“双师素质”,熟悉分析检验技术和高职教育规律,实践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
兼职教师:应为行业企业专家,实践经验丰富,构成课程开发团队,并能参与实践教学任务。
(2)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
表1《药物检验技术》课程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
序号 | 名称 | 基本配置要求 | 场地大小/m2 | 功能说明 |
1 | 药品分析实训室 | 网络环境,一体机1套,电脑2台,展板一个,常用分析仪器, 还有讨论区、资料角通风橱 | 150 | 具备一体化教室功能,为《药物检验技术》等课程教学,实训提供条件 |
2 | 仪器室 | 液相色谱仪、红外光谱仪、自动电位滴定仪、溶出度测定仪、崩解时限测定仪等 | 100 | 实训使用 |
3 | 高温室 | 烘箱两个、高温炉两个 | 40 | 实训使用 |
4 | 实训准备室 | 电子天平一台;分层货架若干 | 40 | 存放化学试剂;准备实训用品 |
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①基本教学资源
网络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
药品分析实训室
大型仪器室
②数字教学资源
1.网络共享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