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第二学期《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文章来源:教务处发布时间:2025-06-02浏览次数:10

 《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

课程编码

jxqx23019

建议学时

60学时

其中实践学时

8学时

学时/学分

60学时/2学分

课程类型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

编制人

董全有

课程性质

理论课理实一体整周实训

审定人

孙建

制定日期

20221122

修订日期

20249

先修课程

电工电子技术 汽车构造

后续课程

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电池及管理技术

课程描述

《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作为新能源汽车专业的核心支柱课程,深度聚焦行业前沿技术与实践需求,是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与创新性于一体的重要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以真实产业项目为驱动,以构建学生全流程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通过项目式、任务式教学模式,强化课程的实战性与落地性。课程旨在助力学生系统掌握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的核心理论与前沿技术,从动力电池管理、电机驱动控制到整车能量优化策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与技术应用能力,实现从理论认知到工程实践的跨越。

课程目标

  1.  知识目标

A1 掌握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与核心概念;

A2 了解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的控制逻辑与协同机制;

A3 熟悉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系统的传感器与执行器类型及功能;

A4 掌握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控制策略;

A5 了解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

A6 熟悉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相关的国家标准与行业规范。

  1. 能力目标

B1 能够熟练识别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系统的关键部件与线路布局;

B2 具备分析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流程图与控制算法的能力;

B3 掌握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系统故障诊断工具与仪器的使用方法;

B4 能对新能源汽车动力控制、制动控制、转向控制系统进行故障排查与修复;

B5 可以对新能源汽车能量回收系统进行调试与优化;

B6 具备依据行业标准完成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系统测试与验证的能力。

  1. 素质养成目标

C1 培养学生规范操作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设备与仪器的习惯;

C2 强化学生严谨细致、科学分析的故障诊断职业素养;

C3 提升学生在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领域的创新思维与探索精神;

C4 增强学生在团队协作中沟通交流与任务协调的能力;

C5 塑造学生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责任感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或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专题学习

实作学习发表学习实习参观访问其他(模拟演练)

学习评价

评价项目

评价方式

对应教学目标

分值

比例

评价标准

过程性评价

平时评价

出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

10%

黄皮出勤手册

单元评价

课后练习题

5%

每节课测试题卷面成绩

期中评价

期中阶段测试

30%

期中考试题卷面成绩

实践评价

随堂实训任务

5%

任务单各项评分

终结性评价(期末)

考试卷

50%

卷面成绩

指定教材

 赵振宁.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系统诊断[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8.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进度每个任务(单元)最多不超过24学时

学时

章节(情境)名称与内容

A知识目标代码

B能力目标代码

C素质目标代码

对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毕业能力要求指标点

2

1.1整车控制系统概述


A1

B1

C1

了解整车控制系统的组成架构与运行原理掌握整车控制系统核心模块与技术特性明晰整车控制系统的构成要素与功能特色

2

1.2整车控制系统的分层控制与功能

A2

B2

C2

掌握整车控制系统分层架构及各层功能特性

2

2.1网络控制系统概述


A3

B3

C3

熟悉各类工程机械的操作原理与维修要点 精通各类智能家电的功能特性和使用方法了解各类数码产品的性能参数及选购技巧 掌握各类办公设备的工作原理与维护知识洞悉各类金融产品的运作模式和投资策略

2

2.2  CAN 总线与典型新能源汽车网络控制系统


A4

B4

C4

熟悉 CAN 总线原理与新能源汽车网络控制系统特性

2

3.1整车控制器


A5

B1

C5

了解各类智能家电的基础构造与功能特性熟悉各类环保设备的核心架构和运行原理把握各类数码产品的内部构造和性能优势洞悉各类工业机器人的系统组成和技术特色

2

3.2整车控制器的特点与发展


A3

B5

C3

熟悉整车控制器的功能特点与技术发展趋势

2

3.3典型新能源汽车的整车控制器与更换实践


A6

B6

C4

熟悉典型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器原理与更换实操

2

4.1整车状态监测


A5

B2

C1

了解不同型号智能机器人的核心构造与运行原理熟悉各类智能家居设备的基础组成和功能特性掌握多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

2

4.2整车工作模式判定


A2

B1

C3

了解不同型号智能机器人的核心构造与运行原理 熟悉各类智能家居设备的基础组成和功能特性

2

4.3整车上下电测试与能量管理(上)


A1

B4

C2

明晰新能源汽车上下电测试与能量管理要点(上)掌握新能源汽车上下电测试及能量管理关键(上)

2

5.1整车驱动功能测试(一)


A5

B3

C4

 熟悉各类工程机械的基本构造和操作原理

 了解各类智能家居的功能特性和使用方法

 掌握各类通信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

熟悉工程机械构造原理

2

5.2整车驱动功能测试(二)


A2

B2

C1

提升操作能力了解智能家居功能用法畅享智能生活掌握通信设备原理指标保障高效通信

2

5.3车辆驱动及换挡测试实践


A3

B6

C2

熟练掌握车辆驱动与换挡测试实践操作要点深入了解车辆驱动换挡测试实践的技术精髓

2

6.1制动能量回收功能测试(一)


A5

B5

C3

熟悉各类制动能量回收功能的测试方法与要点

2

6.2制动能量回收功能测试(二)


A6

B6

C5

熟悉各类制动能量回收功能的测试方法与要点

2

6.3制动能量回收功能测试实践

A3

B2

C3

掌握制动能量回收功能测试的方法与要点

2

7.1保护功能测试(一)

A6

B3

C2

熟悉各类智能家电的基本构造与功能特性 了解各类环保材料的基本组成和性能优势 掌握各类节能设备的基本架构及技术亮点

2

7.2保护功能测试(二)

A4

B5

C4

研习各类文创产品的基本设计和创意特色 剖析各类工业机器人的基本构造和运行原理

2

7.3防溜车和高压互锁功能测试实践

A5

B6

C5

掌握防溜车与高压互锁功能测试实践要点

2

8.1整车控制器信号输入电路的故障诊断与维修

A3

B4

C1

掌握整车控制器信号输入电路故障诊断与维修要点

2

复习总结

A2

B2

C2

精通整车控制器信号输入电路故障诊断与维修方法掌握整车控制器信号输入电路故障排查与修复技巧熟知整车控制器信号输入电路故障诊断及维修要点

注:本课程标准进度表部分可根据学需要进行±10%调整。

三、课程实施与保障

1.课程思政

在教学过程中重点侧重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思路和创新性的电动汽车新技术研发过程的思政元素教学,培养学生爱国敬业的民族自豪感和勇于创新精神科学探索精神。同时通过教学内容中哲学方法的明确讲解,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学生可持续的学习习惯、职业素质和工匠精神。

2.教学模式

《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课程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应紧密围绕课程的培养目标和专项能力训练展开。教学中拟以教学项目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突出实用性教学。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对《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课程的内容及应用技术有一个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基本达到课程专项应用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课程拟采用理论和实训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紧紧围绕岗位能力要求,有针对性的设计实训项目科目和内容。该课程拟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应用能力培养为具体目标,使学生通过现场或案例等具体项目教学和实训,得到专业技术、技能的训练。

课程教学中采取课堂理论教学和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以新能源汽车企业需求为导向,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制订教学内容、考核标准。

1不过分强调新能源汽车控制的复杂理论,以理论够用为度。该该程着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注重知识与技术的有机组合,将知识融入案例中,突出实用性。

2精选应用/实训实例,实施理实一体式项目实训教学。该课程合理分配知识点,同时考虑学生考虑学习基础和能力的循序渐进,将理论知识和重点内容融合到项目中,提高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应用思维能力。

3该课程以课程能力培养目标为依据,设计以过程考核为主体的课程评价、考核体系。

4该课程贯彻思政元素的全过程融合。该课程通过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理念、我国新能源汽车创新技术和先进制造工艺内容的教学,培养学生爱国、敬业和民族自豪感。同时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自学能力、先进务实的环保意识,以及团队合作、爱岗敬业的工匠精神的培养。

3.教学基本条件

1教学团队基本要求

本课程教学实施由汽车学院新能源汽车教研室专任教学团队/课组教师和兼职教师担任共同承担。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或副高以上职称占40%、,具有各类职业资格证的双师资质教师占60%以上,全部具有大学教师资格。课组教师均具有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电器以及电气控制等方面的多年教学经历和经验。

兼职教师聘请具备多年系能源汽车从业背景的企业或行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具备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组成具有“双师”结构特点的教学团队,满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

2)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

校内实训具有新能源汽车结构实训室、新能源汽车电气技术实训室、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技术实训室 、比亚迪纯电动汽车实训室等多个实训室/基地,配套的仪器设备和场地环境条件满足本课程教学和实训需要。

  1. 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基本教学资源:

教材、图书资源

 ②数字教学资源

网络资源建设

本课程配备与本课程相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等网络媒体资源。网络上拥有多个可借鉴的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网站、网络课程资源等可供学生学习使用。

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教材和参考教材配有较完整的数字教学资源库,计算机房具备多种虚拟仿真软件可供学生电路仿真使用。实训室具有完善的教学图形/图像、动画类素材,课程具备完善的教学PPT等演示文稿,满足学生预习或课后学习使用需求。

其它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本课程编写有较完善的教学文件和资料,完整的实训指导书。

学校制定有完善教学资源管理办法。各项教学资源具备根据教学改革和行业发展实施持续改进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