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第一学期《管理学》课程标准

文章来源:教务处发布时间:2025-06-02浏览次数:10

 《管理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管理学

课程编码

xcny24009

建议学时

52

其中实践学时

12

学时/学分

52学时/3.5学分

课程类型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

编制人

王云焱

课程性质

理论课理实一体□整周实训

审定人


制定日期

20240925

修订日期


先修课程

经济学、现代农业技术概论

后续课程

农产品及农资营销策划、农民合作社运营管理

课程描述

管理学》是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并能够将其灵活运用于农业经济管理实践。课程内容涵盖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管理思想发展史、管理职能以及现代农业企业管理的特点与模式。  

课程从农业经济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模拟实践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管理理论在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组织中的应用。重点培养学生制定经营计划、优化资源配置、协调团队协作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同时,课程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如智慧农业、产业链管理、可持续发展等,使学生能够适应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需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基层管理岗位所需的组织协调能力、决策分析能力和团队领导能力,为未来从事农业企业运营、农村项目管理、农产品营销等工作奠定扎实的管理学基础。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管理场景中锻炼综合管理素养,提升职业竞争力。

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A1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A2熟悉管理的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及其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A3了解现代农业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及运营特点。  

A4理解农业产业链管理、智慧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现代管理趋势。  

A5掌握决策分析、团队管理、沟通协调等管理工具和方法。

(二)能力目标

B1能够运用管理理论分析农业企业或农村经济组织的管理问题。  

B2具备制定农业经营计划、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  

B3能够运用科学决策方法解决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B4具备团队协作与领导能力,能够有效组织和管理农业项目。  

B5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农业大数据、智慧管理系统)提升管理效率。

(三)素质目标

C1培养科学管理思维,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2树立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C3提升团队合作精神,具备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C4培养创新意识,适应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的新模式、新技术。  

C5增强职业道德素养,形成诚信、敬业、务实的职业态度。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或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专题学习

实作学习☑发表学习☑实习☑参观访问☑其他(模拟演练)

学习评价

评价项目

评价方式

(对应教学目标)

分值

比例

评价标准

过程性评价

平时评价

出勤

5

缺勤一次扣1分,病、事假超过1/3者无成绩

课堂表现

10

课堂回答问题正确加1分,表现不好扣1分。

作业

10

10分满分按照次数赋分。

期中评价

笔试测试

10

100分卷面按照比例赋分。

实践评价

实践

15

5

终结性评价(期末)

闭卷考试

50

100分卷面按照比例赋分。

指定教材

管理学基础张云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进度

学时

章节(情境)名称与内容

A知识目标代码

B能力目标代码

C素质目标代码

对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毕业能力要求指标点

4

管理学导论: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学发展历程

A1

B1

C1 C2 C3 C4 C5

掌握管理学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4

管理思想与理论演变: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

A1  A3

B2


C1 C2 C3 C4 C5

理解管理理论的发展及适用场景

4

管理环境与决策:组织内外部环境分析、决策过程与方法

A2

B3


C1 C2 C3 C4 C5

具备环境分析与科学决策能力

4

计划与战略管理:计划制定、目标管理(MBO)、农业企业战略规划

A2

B3

C1 C2 C3 C4 C5

能制定农业经济管理计划与战略

4

组织设计与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类型、部门划分、职权分配、现代农业组织模式

A3

B3

C1 C2 C3 C4 C5

掌握农业企业组织架构设计能力

4

人力资源管理:招聘、培训、绩效管理、农业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A3  A4

B3  B4

C1 C2 C3 C4 C5

具备农业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技能

4

领导与激励:领导理论、激励方法、团队管理、农业企业领导力培养

A3  A4

B4

C1 C2 C3 C4 C5

具备团队管理与激励能力

4

沟通与协调:沟通技巧、冲突管理、农业经济组织内外部协调

A4

B4

C1 C2 C3 C4 C5

掌握有效沟通与协调技巧

4

控制与绩效管理:控制过程、绩效评估、农业企业质量管理

A4

B4  B5

C1 C2 C3 C4 C5

能运用控制手段优化管理绩效

4

现代农业企业管理:农业企业运营管理、合作社管理、家庭农场经营

A4

B4

C1 C2 C3 C4 C5

掌握现代农业企业管理实务

4

农业项目管理与创新:农业项目策划、可行性分析、创新管理模式

A5

B5

C1 C2 C3 C4 C5

具备农业项目管理与创新能力

4

管理学前沿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智慧农业、绿色管理、农业产业链优化

A5

B5

C1 C2 C3 C4 C5

理解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趋势

注:本课程标准进度表部分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10%调整。

三、课程实施与保障

1.课程思政

通过系列教学活动设计,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教学活动中,活动结束教师点评知识应用同时,对学生在完成任务中的出现的错误进行解析,指出学生需要提升或完善的能力和素质目标。通过分析学生测试结果,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力与观察力、分析判断能力;通过讨论、头脑风暴等活动逐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模式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以应用案例教学为主。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模仿、借鉴和引伸的范例,师生互动性强,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从提出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探索并运用理论知识,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基本条件

1)教学团队基本要求

1.团队规模:基于每届1个教学班的规模,专兼职教师3人左右(含实训指导教师),其中专职教师2人,兼职教师1人,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互补性强;

2.教师专业背景与能力要求:具有企业管理专业背景,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能力;

3.课程负责人:教学效果好、具有级职称的教师;

2)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

 实施《管理学》课程教学,校外实训环境应具备以下条件见附表。

 《农业企业管理》课程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

序号

名称

基本配置要求

场地大小/m2

功能说明

1

校外实训基地

中小型企业

12000

供课程教学、实训使用


  1.  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①基本教学资源:

1.基本的《管理学》多媒体网络课程资源;

2.有关专业图书与期刊等图书资源;

3.来自企业的规范、制度、流程及外部环境等资料。

 ②数字教学资源:

1.管理学》在线精品课程;

2.农经专业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