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 管理学 | 课程编码 | xcny24009 | ||||||
建议学时 | 52 | 其中实践学时 | 12 | 学时/学分 | 52学时/3.5学分 | ||||
课程类型 |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 | 编制人 | 王云焱 | ||||||
课程性质 | 理论课理实一体□整周实训 | 审定人 | |||||||
制定日期 | 2024年09月25日 | 修订日期 | |||||||
先修课程 | 经济学、现代农业技术概论 | ||||||||
后续课程 | 农产品及农资营销策划、农民合作社运营管理 | ||||||||
课程描述 | 《管理学》是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并能够将其灵活运用于农业经济管理实践。课程内容涵盖管理学的基本概念、管理思想发展史、管理职能以及现代农业企业管理的特点与模式。 课程从农业经济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模拟实践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管理理论在农业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组织中的应用。重点培养学生制定经营计划、优化资源配置、协调团队协作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同时,课程融入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如智慧农业、产业链管理、可持续发展等,使学生能够适应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的创新需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基层管理岗位所需的组织协调能力、决策分析能力和团队领导能力,为未来从事农业企业运营、农村项目管理、农产品营销等工作奠定扎实的管理学基础。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鼓励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管理场景中锻炼综合管理素养,提升职业竞争力。 | ||||||||
课程目标 | (一)知识目标 A1掌握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管理思想的发展历程。 A2熟悉管理的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及其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A3了解现代农业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及运营特点。 A4理解农业产业链管理、智慧农业、可持续发展等现代管理趋势。 A5掌握决策分析、团队管理、沟通协调等管理工具和方法。 (二)能力目标 B1能够运用管理理论分析农业企业或农村经济组织的管理问题。 B2具备制定农业经营计划、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 B3能够运用科学决策方法解决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实际问题。 B4具备团队协作与领导能力,能够有效组织和管理农业项目。 B5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农业大数据、智慧管理系统)提升管理效率。 (三)素质目标 C1培养科学管理思维,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C2树立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C3提升团队合作精神,具备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C4培养创新意识,适应现代农业经济管理的新模式、新技术。 C5增强职业道德素养,形成诚信、敬业、务实的职业态度。 | ||||||||
教学方式 | 讲授☑讨论或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专题学习 实作学习☑发表学习☑实习☑参观访问☑其他(模拟演练) | ||||||||
学习评价 | 评价项目 | 评价方式 (对应教学目标) | 分值 比例 | 评价标准 | |||||
过程性评价 | 平时评价 | 出勤 | 5 | 缺勤一次扣1分,病、事假超过1/3者无成绩。 | |||||
课堂表现 | 10 | 课堂回答问题正确加1分,表现不好扣1分。 | |||||||
作业 | 10 | 10分满分按照次数赋分。 | |||||||
期中评价 | 笔试测试 | 10 | 100分卷面按照比例赋分。 | ||||||
实践评价 | 实践 | 15 | 5分。 | ||||||
终结性评价(期末) | 闭卷考试 | 50 | 100分卷面按照比例赋分。 | ||||||
指定教材 | 《管理学基础》张云河,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进度
学时 | 章节(情境)名称与内容 | A知识目标代码 | B能力目标代码 | C素质目标代码 | 对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毕业能力要求指标点 |
4 | 管理学导论:管理的基本概念、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学发展历程 | A1 | B1 | C1 C2 C3 C4 C5 | 掌握管理学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
4 | 管理思想与理论演变: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现代管理理论 | A1 A3 | B2 | C1 C2 C3 C4 C5 | 理解管理理论的发展及适用场景 |
4 | 管理环境与决策:组织内外部环境分析、决策过程与方法 | A2 | B3 | C1 C2 C3 C4 C5 | 具备环境分析与科学决策能力 |
4 | 计划与战略管理:计划制定、目标管理(MBO)、农业企业战略规划 | A2 | B3 | C1 C2 C3 C4 C5 | 能制定农业经济管理计划与战略 |
4 | 组织设计与组织结构:组织结构类型、部门划分、职权分配、现代农业组织模式 | A3 | C1 C2 C3 C4 C5 | 掌握农业企业组织架构设计能力 | |
4 | 人力资源管理:招聘、培训、绩效管理、农业企业人才队伍建设 | A3 A4 | B3 B4 | C1 C2 C3 C4 C5 | 具备农业人力资源管理基本技能 |
4 | 领导与激励:领导理论、激励方法、团队管理、农业企业领导力培养 | A3 A4 | B4 | C1 C2 C3 C4 C5 | 具备团队管理与激励能力 |
4 | 沟通与协调:沟通技巧、冲突管理、农业经济组织内外部协调 | A4 | B4 | C1 C2 C3 C4 C5 | 掌握有效沟通与协调技巧 |
4 | 控制与绩效管理:控制过程、绩效评估、农业企业质量管理 | A4 | B4 B5 | C1 C2 C3 C4 C5 | 能运用控制手段优化管理绩效 |
4 | 现代农业企业管理:农业企业运营管理、合作社管理、家庭农场经营 | A4 | B4 | C1 C2 C3 C4 C5 | 掌握现代农业企业管理实务 |
4 | 农业项目管理与创新:农业项目策划、可行性分析、创新管理模式 | A5 | B5 | C1 C2 C3 C4 C5 | 具备农业项目管理与创新能力 |
4 | 管理学前沿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智慧农业、绿色管理、农业产业链优化 | A5 | B5 | C1 C2 C3 C4 C5 | 理解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趋势 |
注:本课程标准进度表部分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10%调整。
三、课程实施与保障
1.课程思政
通过系列教学活动设计,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教学活动中,活动结束教师点评知识应用同时,对学生在完成任务中的出现的错误进行解析,指出学生需要提升或完善的能力和素质目标。通过分析学生测试结果,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力与观察力、分析判断能力;通过讨论、头脑风暴等活动逐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模式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以应用案例教学为主。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模仿、借鉴和引伸的范例,师生互动性强,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从提出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探索并运用理论知识,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基本条件
(1)教学团队基本要求
1.团队规模:基于每届1个教学班的规模,专兼职教师3人左右(含实训指导教师),其中专职教师2人,兼职教师1人,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互补性强;
2.教师专业背景与能力要求:具有企业管理专业背景,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与教学能力;
3.课程负责人:教学效果好、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
(2)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
实施《管理学》课程教学,校外实训环境应具备以下条件见附表。
《农业企业管理》课程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
序号 | 名称 | 基本配置要求 | 场地大小/m2 | 功能说明 |
1 | 校外实训基地 | 中小型企业 | 12000 | 供课程教学、实训使用 |
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①基本教学资源:
1.基本的《管理学》多媒体网络课程资源;
2.有关专业图书与期刊等图书资源;
3.来自企业的规范、制度、流程及外部环境等资料。
②数字教学资源:
1.《管理学》在线精品课程;
2.农经专业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