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第一学期《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

文章来源:教务处发布时间:2025-06-02浏览次数:10

 《经济学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经济学基础

课程编码

xcny24001

建议学时

52学时

其中实践学时

学时

学时/学分

52学时/3.5学分

课程类型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

编制人

辛子军

课程性质

理论课理实一体□整周实训

审定人


制定日期

20241123

修订日期


先修课程

思政政治与经济、英语

后续课程

农业经济管理、农业企业管理、农业政策与法规等专业核心课程

课程描述

本课程是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完成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中让学生具备本专业现代市场经济等相关知识的培养任务。为学生熟练运用经济理论和现代经济分析方法独立地、创造性地研究经济问题提供经济理论和经济分析的思维框架,从而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经济管理能力。前修课程为思政、英语政治与经济等课程,后续课程为各专业核心课。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A1了解和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概念;

A2.掌握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等微观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

A3.掌握市场失灵原因和各种微观经济政策;

A4.掌握国民收入核算体系及核算方法,理解并掌握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及模型;

A5.掌握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经济周期等基本的宏观经济理论;

A6.了解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依据、方法和手段

A7.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和汇率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

B1.培养经济思维能力,具备运用需求、供给分析方法对简单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的技能;

B2.具备用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对消费者行为进行简单分析的技能;

B3.具备对生产要的合理投入进行分析的技能;;

B4.具备能运用各种经济政策、市场因素和政府作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并进行分析的技能;

B5.具备运用国民收入核算方法进行核算的能力;

B6.能够正确领会和理解宏观经济运行的逻辑关系和基本规律;能够对宏微观经济问题及现象进行简单分析,具备初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7.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原理,具备汇率核算的基本能力

3.素质养成目标

C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严谨治学的精神与不断进取的科学态度

C2.理论联系实际,形成理性消费的态度逐渐养成勤俭节约的自觉行为;

C3.更好地理解个体差异,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C4.培养经济学思维能力,提升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素养

C5.具备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吃苦耐劳的职业道德。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或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专题学习

实作学习发表学习实习参观访问其他(模拟演练)

学习评价

评价项目

评价方式

(对应教学目标)

分值

比例

评价标准

过程性评价

平时评价

考勤(C1C2C3C4C5

10

出勤率、迟到早退情况、纪律表现

单元评价

作业A1A2A3A4A5A6A7B1B2B3B4B5B6B7C1C2C3C4C5

20

作业完成率、正确性比例

课堂评价

课堂表现A1A2A3A4A5A6A7B1B2B3B4B5B6B7C1C2C3C4C5

20

课堂回答教师提问、同学讨论、听讲

终结性评价(期末)

期末考试

50

考试分数

指定教材

经济学基础第二版),郭克锋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年份20241

ISBN978-7-300-32294-0

  1. 课程教学内容与进度

学时

章节(情境)名称与内容

A知识目标代码

B能力目标代码

C素质目标代码

对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毕业能力要求指标点

4

 学习情境1什么是经济学

理解并掌握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涵义;了解经济学的两大研究内容;掌握经济学的研究具体方法。

A1

B1

C1C2C3C4C5

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6

 学习情境2价格是如何形成的?

了解需求、供给和弹性的含义;掌握需求变动、需求量变动、供给变动、供给量变动的区别和联系;掌握市场价格的决定原理;了解按照不同的方法对弹性进行的不同分类。能运用相关的原理对有关经济现象进行解释

A2

B1

C1C2C3C4C5

具有“三农”政策法规、经济法律解读与应用能力。

6

 学习情境3消费及其效用

了解欲望与效用的含义;掌握基数效用理论具体内容;掌握序数效用理论具体内容。能够运用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的相关原理解释日常生活中经济现象

A2

B2

C1C2C3C4C5

具有农产品及农资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品牌培育、客户管理、物流管理的能力。能够进行农产品网点运营,并运用各种电子商务手段销售农产品及农资的能力。

10

 学习情境4生产者如何决策?

了解厂商生产的目标;掌握生产函数的含义与表示;掌握一种生产要素合理投入的分析方法;了解两种生产要素合理投入的分析方法;掌握生产者均衡的条件;了解规模经济在生产中意义;掌握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四种市场的含义、特征;了解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垄断市场均衡的条件;能结合实际说明不同市场条件下经济效率的差异,会为不同厂商制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策略。

A2


B3

C1C2C3C4C5

能构独立承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企业和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的职能管理的能力。

6

 学习情境5:如何进行分配?

掌握生产要素的类型;熟悉生产要素的需求;掌握边际生产力的含义;掌握准租金、经济租金基尼系数的含义。能够解释生产要素价格的形成、分析个体劳动的供给和工资的差异、地租的形成、分析利率的差异并能够解释公平与效率的关系

A2

B3

C1C2C3C4C5

能构独立承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企业和农村新型经济组织的职能管理的能力。

6

 学习情境6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了解“市场失灵”的含义;掌握“市场失灵”的原因;掌握“市场失灵”的表现及微观经济政策内容;了解政府的作用。能运用市场因素和政府作用解释市场失灵问题。

A3


B4

C1C2C3C4C5

具备利用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带来的新的思想方法和技术手段,结合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生产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方法与手段并能够进行示范推广的能力。

4

 学习情境7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及核算方法及乘数理论;理解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指标了解消费函数理论;能够理解简单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的。

A4


B5

C1C2C3C4C5

具有“三农”政策法规经济法律解读与应用能力。

4

 学习情境8经济波动与经济增长

掌握失业的种类及原因;理解并掌握经济增长的含义与源泉;掌握经济周期的含义与特征;理解并掌握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对经济的影响。

A5

B6

C1C2C3C4C5

具有“三农”政策法规经济法律解读与应用能力。

4

 学习情境9政府如何调控经济?

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及工具;掌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内容与运用;能够判断一国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的缘由及现行政策的内容。

A6

B6

C1C2C3C4C5

具有“三农”政策法规经济法律解读与应用能力。

2

 学习情境10国际贸易理论

掌握汇率的涵义;理解汇率的标价方法;了解国际贸易理论

A7

B7

C1C2C3C4C5

具有“三农”政策法规经济法律解读与应用能力。



注:本课程标准进度表部分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10%调整。

三、课程实施与保障

1.课程思政

通过系列教学活动设计,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教学活动中。利用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实践,进行爱国主义、创新精神、团队精神、求真精神等方面的教育;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出现的错误进行解析,对学生学习态度、严谨求实作风等方面进行教育;利用课程中项目单元作业,将中国式现代化经济方面的深化改革实践案例融入其中,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精神。

2.教学模式

采用自主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课堂线下课后线上相结合、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入我国深化改革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实例,运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引发学生思考,增强师生互动,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养成素质,达到培养目标。

3.教学基本条件

1)教学团队基本要求

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生师比例不高于25:1,“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数比例一般不低于60%,高级职称专任教师的比例不低于20%,专任教师队伍职称、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

专任教师应具有高校教师资格;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与专业相关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教学研究和课程资源建设;有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行业、社会)实践经历。

兼职教师应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有较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2)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

序号

名称

基本配置要求

场地大小/m2

功能说明

1

专业多媒体教室

1.多媒体教学系统

2.投影设备

3. 若干外设

50

具备一体化教室功能,为课程教学提供条件。

实施课程教学,校内应具备以下实训条件:多媒体专业教室、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和相关实训设备。

  1. 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①基本教学资源:

1.教材、PPT课件、图片、视频等基本教学资源;

2.与课程相关的图书、期刊。

②数字教学资源:

a多媒体课件、试题库、动画等教学资源;

b计算机网络系统、万方数据、超星图书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