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技术概论》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进度
学时 | 章节(情境)名称与内容 | A知识目标代码 | B能力目标代码 | C素质目标代码 | 对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毕业能力要求指标点 |
4 | 单元一 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 | A1 | B1 | C1 C2 | 理解农业现代化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定位;具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意识。 |
4 | 单元二 现代农业探索实践 | A1 A2 | B1 B5 | C1 C3 | 能分析国内外现代农业典型案例,总结可复用的经验模式;具备农业创新思维。 |
4 | 单元三 农业大数据与云计算 | A2 | B2 | C1 C2 C3 | 能运用农业数据分析工具(如产量预测模型);掌握数字化农业管理的基本技能。 |
4 | 单元四 农业物联网及人工智能 | A2 | B2 | C1 C2 C3 | 能操作物联网设备采集农业环境数据;理解智能技术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路径。 |
4 | 单元五 农村电子商务运营模式 | A3 | B3 | C1 C2 C3 | 能策划农产品电商营销方案;掌握农产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要点。 |
4 | 单元六 农村电子商务实践 | A3 | B3 | C1 C2 C3 | 能策划农产品电商营销方案;掌握农产品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要点。 |
4 | 单元七 农产品质量安全 | A5 | B5 | C1 C2 C3 | 熟悉农产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能执行农产品质量检测流程(如农残快检)。 |
4 | 单元八 农业机械装备技术 | A2 | B2 | C1 C2 C3 | 能评估智能农机(如无人机)的经济适用性;具备农业机械化作业的协调管理能力。 |
4 | 单元九 农业物联网 | A2 | B2 | C1 C2 C3 | 能部署简易农业物联网系统(如温室监控);具备农业信息化项目管理基础能力。 |
4 | 单元十 组学及其价值空间 | A4 | B4 | C1 C2 C3 | 能分析生物技术(如基因组学)对农产品附加值的影响;理解农业科技创新的商业转化逻辑。 |
4 | 单元十一 植物组织培养理论基础 | A5 | B4 | C1 C2 C3 | 掌握农业生物技术的基本原理;具备实验室安全规范意识。 |
4 | 单元十二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要点 | A4 | B4 | C1 C2 C3 | 能规范完成组培无菌操作流程;具备农业生物技术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能力。 |
注:本课程标准进度表部分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10%调整。
三、课程实施与保障
1.课程思政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培养具有“三农”情怀、工匠精神、创新意识和法治观念的高素质现代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具体目标包括:
(1)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2)培育工匠精神:养成严谨规范、精益求精的农业技术应用态度。
(3)树立生态理念:践行绿色发展观,理解可持续农业的重要性。
(4)强化法治意识: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坚守职业操守。
(5)激发创新思维:培养科技兴农意识,敢于突破传统农业局限。
2.教学模式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以案例教学为主。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模仿、借鉴和引伸的范例,师生互动性强,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从提出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探索并运用理论知识,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基本条件
(1)教学团队基本要求
专职教师在8人左右,其中专职教师6人,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2人。应具备双师素质资格,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教学效果良好,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
(2)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
实施课程教学,校内应具备以下实训条件:多媒体专业教室、物联网实训室、组培实验室、电商直播间和相关实训仪器。
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①基本教学资源:
教材、PPT课件、图片、视频、试题库等基本教学资源;与课程相关的图书、期刊。
②数字教学资源:
计算机网络系统、知网资源、万方数据、超星图书等网络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