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第二学期《国际商法》课程标准

文章来源:教务处发布时间:2025-06-05浏览次数:10

 《国际商法》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国际商法

课程编码

Sw2201010

建议学时

30学时

其中实践学时

2学时

学时/学分

30学时/2学分

课程类型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

编制人

胡英华

课程性质

理论课理实一体整周实训

审定人


制定日期

2024120

修订日期


先修课程

国际贸易基础 国际贸易实务 外贸单证操作 国际贸易结算

后续课程

外贸业务操作综合实训、岗位实习

课程描述

 本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向学生系统介绍了国际商务法律规则和原理。具体包括:国际商事合同法、国际货物买卖法、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法、知识产权法、票据法和国际商事仲裁法。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初步判断和分析国际商事法律关系,能够根据国际商法原理初步解决国际商事问题。

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A1掌握国际商法的概念和渊源

A2掌握违约责任的构成和违约救济措施

A3掌握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和主要条款的法律意义

A4掌握国际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成立、内容和解除

A5掌握票据的概念、各类和法律特征

A6掌握国际商事仲裁的概念和特征

  1. 能力目标

B1能够初步判断和分析国际商事法律关系

B2能够分析合同基本法律关系并初步解决违约责任等问题

B3能够初步处理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争议

B4能够初步分析和处理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合同关系

B5能运用票据行为的法律规则

B6能遵循国际商事仲裁的基本程序解决商事争议

素质养成目标

C1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C2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

C3强化风险意义、责任意义和规则意识

C4培养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

C5践行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职业规范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或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专题学习

实作学习发表学习实习参观访问其他(模拟演练)

学习评价

评价项目

评价方式

对应教学目标

分值

比例

评价标准

过程性评价

平时评价

出勤情况及课堂表现

20%

考勤满分20分,教师应严格记录学生每次上课的出勤情况,学生迟到、早退、缺勤均有相应扣分,学生缺勤超过5次即取消其期末考试资格。根据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安排课堂提问,学生主动回答课堂提问给予加分,被点名回答问题不正确则应扣分,课堂提问满分10分,合计20分。

单元评价

单元测试

20%

满分20分,应围绕课程重难点内容进行单元测试采用卷形式进行,题型包括客观题50%,主观题50%其中主观题均为开放性题目,考查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

期中评价

期中测试

20%

满分20分,应围绕课程重难点内容进行单元测试采用卷形式进行,题型包括客观题50%,主观题50%其中主观题均为开放性题目,考查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

终结性评价(期末)

期末终结性考核

40%

期末闭卷考试,以知识点考核为主,100分制,内容包含: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指定教材

国际商法》(刘一展 杨子江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3月出版,ISBN号:978-7-04-055338-3)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进度每个任务(单元)最多不超过24学时

序号

学时

章节(情境)名称与内容

A知识目标代码

B能力目标代码

C素质目标代码

对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毕业能力要求指标点

1

2

第一章 绪论(一)

A1


B1

C1C2C3C4C5

六、培养规格

(一)1234

(二)3511

(三)389

2

2

第一章 绪论(二)

A1


B1

C1C2C3C4C5

六、培养规格

(一)1234

(二)3511

(三)389

3

2

第二章 国际商事合同法(一)

A2


B2

C1C2C3C4C5

六、培养规格

(一)1234

(二)3511

(三)389

4

2

第二章 国际商事合同法(二)

A2


B2

C1C2C3C4C5

六、培养规格

(一)1234

(二)3511

(三)389

5

2

第二章 国际商事合同法(三)

A2


B2

C1C2C3C4C5

六、培养规格

(一)1234

(二)3511

(三)389

6

2

第三章 国际货物买卖法(一)

A3

B3

C1C2C3C4C5

六、培养规格

(一)1234

(二)3511

(三)389

7

2

第三章 国际货物买卖法(二)

A3

B3

C1C2C3C4C5

六、培养规格

(一)1234

(二)3511

(三)389

8

2

第四章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法(一)

A4

B4

C1C2C3C4C5

六、培养规格

(一)1234

(二)3511

(三)389

9

2

第四章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法(二)

A4

B4

C1C2C3C4C5

六、培养规格

(一)1234

(二)3511

(三)389

10

2

第四章 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法(三)

A4

B4

C1C2C3C4C5

六、培养规格

(一)1234

(二)3511

(三)389

11

2

第五章 票据法(一)

A5

B5

C1C2C3C4C5

六、培养规格

(一)1234

(二)3511

(三)389

12

2

第五章 票据法(二)

A5

B5

C1C2C3C4C5

六、培养规格

(一)1234

(二)3511

(三)389

13

2

第六章 国际商事仲裁法(一)

A6

B6

C1C2C3C4C5

六、培养规格

(一)1234

(二)3511

(三)389

14

2

第六章 国际商事仲裁法(二)

A6

B6

C1C2C3C4C5

六、培养规格

(一)1234

(二)3511

(三)389

15

2

综合练习

A1A2A3A4A5A6

B1B2B3B4B5B6

C1C2C3C4C5

六、培养规格

(一)1234

(二)3511

(三)389

注:本课程标准进度表部分可根据学需要进行±10%调整。

三、课程实施与保障

1.课程思政

通过系列教学活动设计,将课程思政有效融入教学活动中,活动结束教师点评知识应用同时,对学生在完成任务中的出现的错误进行解析,指出学生需要提升或完善的能力和素质目标。例如分析学生测试结果,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力与观察力、分析判断能力;通过讨论、头脑风暴等活动逐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实践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安全操作意识、求真务实的工匠精神;通过国际商务法律规则操作的风险及规避方法的应用,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模式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以应用案例教学为主。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模仿、借鉴和引伸的范例,师生互动性强,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强调从提出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探索并运用理论知识,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基本条件

1教学团队基本要求

教师团队成员12人,其中专职教师10人,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2人。具备双师素质资格,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教学效果良好,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

2)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

实施课程教学,校内应具备以下实训条件:多媒体专业教室、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和相关实训仪器。

 多媒体专业教室

配有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包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一般配有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包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教学做一体化实训室

校内实践教学条件按照完成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的学习情境教学要求配置,每个场地满足一次性容纳40名学生进行基于行动导向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需要。专业课程的实践条件配置与要求如表所示。

 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内实训基地配置表

序号

实训室

实训功能

适用课程

主要设备及数量

参考面积

1

国际贸易实务综合实训室

利用SMITRADE外贸软件、外贸单证教学系统软件、跨境电子商务模拟实操软件进行外贸及跨境电子商务训练

进出口业操作

外贸单证操作

跨境电子商务训练

电脑、服务器、交互式一体机、40台计算机、40个座椅、互联网接入设备

100m2

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

支持信息化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为:具有可利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信息化条件;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条件自主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1. 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基本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教材的选用要符合教学大纲或专业规范,应为正式出版的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教材,可优先选用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及国家级规划教材。教材的内容和语言应具有时代感,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技术手段。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配备应该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学科研等工作的需要,方便师生查询、借阅。专业类图书文献主要包括:外贸行业政策法规、行业标准、国际惯例等;国际经济与贸易类图书和实务案例类图书;5种以上国际经济与类专业学术期刊。

数字教学资源:

A.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前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专业教学资源库,应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能满足教学要求。

B.网络共享课程:学习通平台(http://lnpc.zhiye.chaoxing.com/);智慧职教(www.icve.com.cn); 爱课程(www.icours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