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第二学期《Java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文章来源:教务处发布时间:2025-06-11浏览次数:10

 《Java程序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Java程序设计

课程编码

xxsj23001

建议学时

90学时

其中实践学时

20学时

学时/学分

60学时/4学分

课程类型

 □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

编制人

景泉

课程性质

理论课理实一体□整周实训

审定人


制定日期

20231215

修订日期


先修课程

C程序设计

后续课程

Python程序设计

课程描述

本课程是面向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教授 Java 语言的基础语法、面向对象编程、多线程处理、网络通信等内容。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了解 Java 语言特征、常见类库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学会使用 Java 语言编写面向网络应用的简单程序,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课程目标

1. 知识目标

A1. 了解 Java 语言的特点、发展史、运行机制以及在软件开发领域的定位与作用;

A2. 熟悉 Java 开发环境(JDK)、IntelliJ IDEA 开发工具的相关知识,掌握系统环境变量的配置;

A3. 掌握 Java 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程序结构、方法、数组等基础知识;

A4. 理解面向对象编程思想,熟悉类、对象、继承、多态、封装、抽象类、接口等概念及相关知识;

A5. 掌握异常处理、Java API、集合、泛型、反射机制、I/OJDBC、多线程、网络编程等相关知识。

2. 能力目标

B1. 具备独立搭建 Java 开发环境,熟练使用 IntelliJ IDEA 开发工具编写、调试 Java 程序的能力;

B2. 能够运用 Java 基本语法和编程结构,独立完成简单 Java 程序的编写;

B3. 掌握面向对象编程技巧,能够设计和实现基于面向对象思想的 Java 程序;

B4. 学会使用 Java API、集合、泛型等技术解决实际编程问题;

B5. 具备处理程序异常、进行文件操作、数据库操作、多线程编程以及网络编程的能力。

3. 素质养成目标

C1. 培养学生严谨的编程思维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C2. 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在编程实践中锻炼逻辑思维;

C3.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鼓励学生在学习和项目实践中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C4. 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使其养成规范的编程习惯;

C5. 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与自我管理能力,使其能够自主探索新知识、优化学习进度;

C6. 培养学生的文档撰写与技术表达能力,能清晰记录编程思路、准确阐述技术方案;

C7. 强化学生的时间管理与任务规划能力,确保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编程任务;

C8. 增强学生的抗压能力与挫折应对能力,在面对编程难题时保持积极心态。

教学方式

讲授讨论或座谈问题导向学习分组合作学习专题学习

实作学习发表学习实习参观访问其他(模拟演练)

学习评价

评价项目

评价方式

(对应教学目标)

分值

比例

评价标准

过程性评价

平时评价

出勤、平时表现

20%

出勤率:10%,平时作业及表现:10%

单元评价

单元知识点

10%

单元知识点掌握情况10%

期中评价

期中测验

10%

期中测验成绩10%

实践评价

实操能力

10%

实际操作动手能力10%

终结性评价(期末)

期末考试

50%

期末考试成绩50%

指定教材

Java 基础入门(第 3 版)》(黑马程序员编著)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进度

学时

章节(情境)名称与内容

A知识目标代码

B能力目标代码

C素质目标代码

对应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毕业能力要求指标点

2

 第 1 Java 开发入门

1.1 Java 概述

1.2 Java 开发环境搭建(JDK

1.3 第一个 Java 程序

1.4 系统环境变量配置

1.5 Java 运行机制

1.6 IntelliJ IDEA 开发工具使用

A1A2

B1

C1C2C5C7

D5

10

 第 2 Java 编程基础

2.1 Java 基本语法

2.2 数据类型与变量

2.3 运算符

2.4 程序结构(选择、循环)

2.5 方法与数组

A3

B2

C1C2C4C6

D5

12

 第 3 章 面向对象(上)

3.1 面向对象思想

3.2 类与对象

3.3 对象引用传递

3.4 访问控制权限与封装

3.5 构造方法

3.6 this 关键字

3.7 代码块与 static 关键字

A4

B3

C1C2C3C8

D5

10

 第 4 章 面向对象(下)

4.1 继承

4.2 方法重写与 super 关键字

4.3 final 关键字

4.4 抽象类与接口

4.5 多态与 Object

4.6 内部类

A4

B3

C1C2C3C5

D5

8

 第 5 章 异常

5.1 异常概念

5.2 运行时异常与编译时异常

5.3 异常处理(try…catchfinallythrowsthrow

5.4 自定义异常

A5

B4

C1C2C6C7

D5

6

 第 6 Java API

6.1 字符串类(StringStringBuffer

6.2 System 类与 Runtime

6.3 Math 类与 Random

6.4 BigInteger 类与 BigDecimal

6.5 日期与时间类

6.6 日期与时间格式化类

6.7 NumberFormat 类与包装类

6.8 正则表达式

A5

B4

C1C2C3C8

D5

10

 第 7 章 集合

7.1 集合概念

7.2 Collection 接口

7.3 List 接口(ArrayListLinkedList 等)

7.4 Set 接口(HashSetLinkedHashSet 等)

7.5 Map 接口(HashMapLinkedHashMap 等)

7.6 常用工具类(CollectionsArrays

7.7 Lambda 表达式

A5

B4

C1C2C3C5

D5

4

 第 8 章 泛型

8.1 泛型概述

8.2 泛型类

8.3 泛型接口

8.4 泛型方法

8.5 类型通配符

A5

B4

C1C2C4C6

D5

6

 第 9 章 反射机制

9.1 反射概念

9.2 Class

9.3 类结构获取

9.4 反射应用(调用方法、操作属性)

A5

B4

C1C2C7C8

D5

4

 第 10 I/O

10.1 File

10.2 字节流与字符流

10.3 转换流与缓冲流

10.4 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A5

B5

C1C2C3C5

D5

4

 第 11 JDBC

11.1 JDBC 概述

11.2 JDBC 常用 API

11.3 JDBC 编程入门

A5

B5

C1C2C6C7

D5

6

 第 12 章 多线程

12.1 进程与线程

12.2 多线程创建方式(Thread 类、Runnable 接口、Callable 接口)

12.3 后台线程

12.4 线程生命周期与状态转换

12.5 线程操作方法

12.6 多线程同步

A5

B5

C1C2C3C8

D5

6

 第 13 章 网络编程

13.1 TCP/IP UDP/TCP

13.2 IP 地址与端口号

13.3 InetAddress

13.4 TCP 程序设计(ServerSocketSocket

13.5 UDP 程序设计(DatagramPacketDatagramSocket

A5

B5

C1C2C3C5

D5

注:本课程标准进度表部分可根据教学需要进行±10%调整。

三、课程实施与保障

1.课程思政

 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通过讲解 Java 技术发展历程中的创新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在编程实践中,培养学生严谨认真、注重细节的科学态度;鼓励学生在团队合作编程项目中,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增强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同时,在日常学习任务安排中,引导学生合理规划时间,培养时间管理与任务规划能力;通过组织编程竞赛、技术分享等活动,锻炼学生的抗压能力和挫折应对能力,提升自我学习与自我管理能力;要求学生撰写项目文档、技术报告,提升文档撰写与技术表达能力。

2.教学模式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案例教学和项目驱动教学法。线上提供教学视频、电子资料等学习资源,方便学生预习和复习;线下课堂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以实际项目为驱动,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培养自我学习能力;通过小组项目,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在项目实践中,设置合理的时间节点,强化学生的时间管理与任务规划能力。

3.教学基本条件

 (1)教学团队基本要求

 专职教师3人,其中专职教师2人,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1人。均具备双师素质资格,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教学效果良好,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

 (2)教学硬件环境基本要求

 校内应具备满足教学需求的实训条件,如多媒体专业教室,配备投影仪、音响等设备,便于教师进行理论知识讲解;计算机机房应配备足够数量的计算机,安装 Windows 7 操作系统、IntelliJ IDEA 开发工具、JDK11 等软件,保证学生能够进行上机实践操作。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确保硬件设备的稳定运行,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环境,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实践任务,培养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表 实训室配置与要求

序号

实训室名称

功能

(实训项目)

面积、设备名称及台数要求

容量

1

Web前端开发实训室

软件项目实训

HP电脑(50套)+柜式空调(2台)+投影仪(1套)+讲台(1套)+音响(1套)

50

2

网络安全实训室

软件项目实训

HP电脑(80套)+柜式空调(2台)+投影仪(1套)+讲台(1套)+音响(1套)

80



 (3)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需要的教材、图书及数字资源等。

 基本教学资源:选用符合国家规定的优质教材,建立由专业教师、行业专家和教研人员组成的教材选用机构,完善教材选用制度,确保教材质量。同时,配备丰富的图书文献,涵盖 Java 编程理论、技术应用、项目案例等方面,方便师生查询、借阅。通过优质教材和丰富的图书文献资源,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体系,助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数字教学资源:建设专业教学资源库,包括与课程相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数字化教学案例库等。搭建线上导学平台,为学生提供预习、测评、复习、在线交流等功能,为教师提供学生学习行为数据统计分析功能,提升教学管理效率和教学效果。利用数字教学资源的多样性和便利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