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信任,始终验证重塑网络安全:零信任架构通过持续身份核查、最小权限策略和动态访问控制,在远程办公与多云环境中构建无形防线。它默认所有设备皆为潜在威胁,用实时行为分析阻断攻击链条,虽实施复杂却为数据安全提供终极护航。
零信任架构是一种网络安全模型,核心原则是“永不信任,始终验证”。它摒弃了传统基于边界的防护理念(如防火墙、VPN),认为任何设备、用户或应用程序在访问资源前都必须经过身份验证和授权,无论其是否位于网络内部。
核心思想:
默认不信任:所有用户、设备、应用均被视为潜在威胁。
最小权限:仅授予完成工作所需的最低权限。
持续验证:实时监控和验证用户行为,动态调整权限。
明确验证(Verify Explicitly)
每次访问资源时,必须验证用户身份、设备状态(如补丁级别、防病毒状态)和上下文信息(如位置、时间)。
示例:员工远程访问公司系统时,需通过多因素认证(MFA),并验证设备是否符合安全策略。
使用最小权限(Least Privilege Access)
仅授予完成工作所需的权限,避免权限滥用。
示例:财务人员只能访问财务系统,无法访问研发代码库。
假设已被攻破(Assume Breach)
默认网络已被入侵,重点保护数据和资源。
示例:即使内部网络被攻破,攻击者也无法访问未授权的数据。
动态访问控制(Dynamic Access Control)
根据用户行为、设备状态和上下文信息,实时调整权限。
示例:员工从高风险地区登录时,权限自动降级为只读。
可见性与分析(Visibility and Analytics)
实时监控网络活动,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异常行为。
示例:AI分析用户登录模式,检测异常登录行为并触发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