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十大场景如何让企业的防护看得见

文章来源: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心发布时间:2025-06-11浏览次数:10

在当今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浪潮下,中国企业在网络安全建设方面投入了诸多资源,部署了多种安全产品,构建起复杂的安全体系。然而,企业常陷入投入与安全实际效果难以计量与评估的困境,并且安全事件频发,在攻防演练中屡屡失守,暴露出当前企业安全建设存在的四大核心问题:

在安全建设层面,尽管企业努力从传统合规驱动向更主动的防御模式转型,但因缺乏有效的成果评估手段和关键点定位方法,转型之路困难重重,落地艰难;

在安全产品防护层面,企业难以精准定位安全策略的弱点,安全系统出现故障或失效时,不能迅速确定问题并优化部署;面对高级持续性威胁,安全产品因配置错误、日志丢失或防护范围缺失等问题,防护效能难以持续,常形同虚设;

在安全运营方面,安全团队普遍存在人力保障不足、事务冗杂的困境;

在攻防演练中,企业缺乏对自身防御体系实际有效性验证的手段,面对真实攻击时,难以摆脱困境,导致演练成果难以持续发挥作用。

为解决企业面临的这些问题,安全牛于2025年对长亭科技、华云安、灰度安全、绿盟科技、墨云科技、塞讯科技、赛宁网安、矢安科技、知其安科技等国内主流BAS厂商进行调研访谈(按厂商首字母排序),收集全面资料并深入研究,总结了BAS的概念、能力框架、主要应用场景、实施落地方法、优秀案例及优秀厂商推荐,旨在为初级安全人员提供清晰、可操作的指南,助力企业借助BAS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实现从合规建设到主动防御的转变。

入侵与攻击模拟(BAS)作为安全验证工具,具备自动化、持续性评估、量化安全防御效果、从攻击者视角验证、无害化攻击模拟、支持多种攻击场景、闭环验证与优化等优势,可将抽象的安全风险转化为具体的业务洞察,在企业网络安全管理的各个阶段和不同场景中,实现验证安全产品有效性、发现防御体系短板、评估攻击路径风险、提升安全运营能力、满足合规要求、优化安全投资决策等目标。BAS 通过模拟真实攻击者的行为,为各类组织提供多维度、实战化的安全验证能力,有效解决了传统安全评估存在的痛点,并带来了显著的价值。本报告将结合国内 BAS 安全厂商在五大常用应用场景和五大专项场景的应用情况,深入阐述 BAS 在各场景中的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