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企业承包商安全管理常见问题及改进建议

文章来源:实习实训中心发布时间:2024-12-29浏览次数:10

分析近年来发生的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事故,60%以上与承包商有关,承包商安全管理已成为危化品企业安全管理的顽疾。对此,本文针对危险化学品企业承包商安全管理,从企业政策、管理执行、资源配置、考核激励4个层面进行问题归纳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危化品企业针对承包商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01
企业政策层面

承包商管理制度不完善。如未对建立合格承包商名录和档案等作出管理规定;承包商准入条件的审查条款(资质证明文件)未对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持证情况和员工培训情况等做出明确规定;未对检维修类、技术服务类、“三废”处理类等承包商安全业绩的定期评估做出规定。

承包商管理未有效融合。如某企业安全管理部门编制了《相关方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设备管理部门建立了《承包商管理规定》,两个制度对承包商管理内容交叉,要求却不同。


02
管理执行层面

对承包商的资质审查有漏洞。如某企业承包商签订有维保协议,内容包括甲方生产区内管道、设备、容器等需要检修及改造或安装,以及甲方的设备大修。但该承包商无石油化工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不符合《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的有关资质要求。

在承包商档案、安全管理协议等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如某企业设备管理部门未建立分管承包商的合格承包商名录;与承包商签订的《安全管理协议书》缺少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告知、双方工作范围、应急处置等内容。

对承包商安全作业规程、施工方案、应急预案的审查存在问题。如某企业承包商编制的储罐改造工程施工方案,内容缺少风险分析记录及结果;无企业生产、技术、设备等专业审查意见;未对承包商编制的安全作业规程、应急预案进行审查。

对承包商施工作业现场管理不到位,部分承包商违规违章问题风险性较大。如某企业管道保温高处作业现场,一位承包商高处作业人员未系安全带;承包商作业人员穿短袖衣服,个体防护措施不到位。

未对承包商进入作业现场的设备、工器具进行检查、确认。如某企业喷涂作业现场使用的空压机、喷涂机、配电箱无检验合格证;部分配电箱及用电设备过期未检。


03
资源配置层面

承包商作业前,对承包商安全交底存在流于形式现象。如某企业开展的成品库装车台焊支架作业和安装拆除氯冷凝器、管道、分离器作业对承包商的安全交底,两个不同作业的安全交底内容完全一致。

对承包商人员的入厂安全教育存在缺陷。如某企业对从事工程建设类、保运和保洁、绿化等劳务服务类承包商人员培训考评试卷内容相同,没有根据工作性质、作业类别和风险有针对性地进行考评。

对承包商的特种作业人员持证情况的监督检查不到位。如某企业管廊安装污油管线承包商高处作业人员无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证。

许多危化品企业未建立与承包商的定期沟通机制。


04
考核激励层面

对承包商管理考核指标不完善。如某企业未针对承包商施工作业过程中发现的“重复问题”和“典型”问题,建立对应的考核指标。

对承包商的表现评价存在问题。如某些企业未开展承包商绩效考核。某企业对承包商表现评价表中,项目类别为工程总承包类、项目类别为施工类等类别,但评价人员仅有分管安全管理人员参与,设备、工艺等专业人员未参与。


二、危险化学品企业针对承包商安全管理的改进建议
01
企业政策层面

建议企业依据《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化工企业承包商安全管理指南》以及地方规定等要求,定期对承包商管理制度进行修编,确保制度合规性。

建议企业成立承包商专业分委员会,形成承包商管理办公室、项目(工程)管理单位、专业管理部门、属地单位的管理网络。

建议企业推进承包商安全文化,通过有关领导引领、培训辅导、特色活动、审核督查、考核激励逐步推进安全文化建设。对长期战略承包商,按照企业自己的队伍培养,行使企业安全监管职责和权力;对运保、基建承包商,引导执行企业内部标准,指导建立与企业一致的安全文化;对临时承包商,择优选择、严格监管,强制执行企业安全管理标准


02
管理执行层面

根据企业承包商管理制度规定的准入条件审查条款,对承包商开展业务资质审查和安全资质审查。

企业应对承包商施工作业现场严格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和考核力度,重点关注特殊作业涉及的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企业要做好承包商设备设施、工机具的检查和确认,防止不合格、不完好设备设施和工器具入厂(场)施工作业,减少或消除潜在风险。

企业应开展承包商施工作业前工作安全分析,针对分析出的风险结果确定相应的管控或预防措施并抓好落实。严格落实施工方案措施要求,确保不产生新的风险,确保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全部落实到位。


03
资源配置层面

建议企业组织承包商管理办公室、项目(工程)管理部门、专业管理部门、属地涉及承包商管理的人员及项目监理人员,学习企业最新的承包商管理制度,掌握各项管理要求。

建议企业针对承包商管理建立信息平台,对承包商进行全过程管控,将承包商资质、人员构成及组织机构、培训情况及考核结果、出入厂监控等纳入信息化管理,使承包商管理的各个环节融为一体,同时将承包商每个环节的考核结果及时反馈,为承包商的服务企业过程提供必要的科学数据和评审依据,形成承包商的闭环管理。


04
考核激励层面

建议企业做好对承包商管理的监测、分析,定期报告承包商监测指标的完成情况,分析承包商运行存在的问题,研究制定改进措施。根据承包商施工作业活动的监督检查结果,定期对承包商安全业绩进行评价、考核,及时淘汰业绩不达标的承包商,优化承包商资源。

承包商的安全绩效管理是一个常态、动态的管理过程,也是一个业绩改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