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应急〔2022〕52号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生产建设项目安全风险防控指南(试行)》的通知g)发生的变更符合变更管理要求;
2.应急〔2019〕78号: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
(1)变更申请、审批、实施、验收各环节的执行,变更前安全风险分析;(2)变更带来的对生产要求的变化、安全生产信息的更新及对相关人员的培训;
(3)变更管理档案的建立。
3.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强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三〔2013〕88号
企业管理机构、人员构成、生产装置等发生重大变更或发产安全事故时,要及时进行风险辨识分析。(一)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包括:收集和利用化工过程安全生产信息;风险辨识和控制;不断完善并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通过规范管理,确保装置安全运行;开展安全教育和操作技能培训;严格新装置试车和试生产的安全管理;保持设备设施完好性;作业安全管理;承包商安全管理;变更管理;应急管理;事故和事件管理;化工过程安全管理的持续改进等。(二十二)建立变更管理制度。企业在工艺、设备、仪表、电气、公用工程、备件、材料、化学品、生产组织方式和人员等方面发生的所有变化,都要纳入变更管理。变更管理制度至少包含以下内容:变更的事项、起始时间,变更的技术基础、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消除和控制安全风险的措施,是否修改操作规程,变更审批权限,变更实施后的安全验收等。实施变更前,企业要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检查,确保变更具备安全条件;明确受变更影响的本企业人员和承包商作业人员,并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变更完成后,企业要及时更新相应的安全生产信息,建立变更管理档案。工艺技术变更。主要包括生产能力,原辅材料(包括助剂、添加剂、催化剂等)和介质(包括成分比例的变化),工艺路线、流程及操作条件,工艺操作规程或操作方法,工艺控制参数,仪表控制系统(包括安全报警和联锁整定值的改变),水、电、汽、风等公用工程方面的改变等。设备设施变更。主要包括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非同类型替换(包括型号、材质、安全设施的变更)、布局改变,备件、材料的改变,监控、测量仪表的变更,计算机及软件的变更,电气设备的变更,增加临时的电气设备等。管理变更。主要包括人员、供应商和承包商、管理机构、管理职责、管理制度和标准发生变化等。审批。变更申请表应逐级上报企业主管部门,并按管理权限报主管负责人审批。实施。变更批准后,由企业主管部门负责实施。没有经过审查和批准,任何临时性变更都不得超过原批准范围和期限。验收。变更结束后,企业主管部门应对变更实施情况进行验收并形成报告,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相关部门收到变更验收报告后,要及时更新安全生产信息,载入变更管理档案。
4.GB/T 33000-2016《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企业应制定变更管理制度。变更前应对变更过程及变更后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制定控制措施,履行审批及验收程序,并告知和培训相关从业人员。
5.GB 17681-202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技术规范》
7.1.7 建设内容、设计图纸等发生变更时,应由项目设计单位出具变更文件,施工单位根据变更文件修订施工方案和安全管控方案。7.2.1 施工单位应按审批的设计文件、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当确需变更时,应履行相应变更审批手续。8.7 应向参加验收单位及人员提供下列文件、资料,并组织进行现场检查:a)设计资料,包括工程竣工图、设计变更资料、材料代用文件等;b)施工情况报告,包括隐蔽工程记录、绝缘电阻测量记录、接地电阻测量记录、安装和质量检查记录、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及防爆合格证等证明、仪表校准和试验记录、回路试验和系统试验记录、仪表设备清单、施工变更情况等;8.26 系统验收后再进行评估测试时,被评估单位应提供以下资料:c)变更管理资料;
6.GB/T 50770-2013《石油化工安全仪表系统设计规范》
14.0.2 变更管理应包括变更原因及方案、系统的版本升级、增减或修改逻辑、审核评估变更方案、确认变更的安全仪表功能、变更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变更软件功能的离线测试与检查、变更报告及操作维护规程更新等。
7.TCCSAS012—2022《化工企业工艺报警管理实施指南》
5.9.1 报警的增加、取消、属性调整等应按企业变更管理的相关要求进行实施。5.10.3 审查内容应包括报警的设置、报警的投用、报警的响应、报警的检测和维护、报警的变更管理是否规范到位,对报警审查发现的问题应组织整改。
8.T∕CCSAS 001-2018《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质量控制与审查导则》
4.3.1.5 在工程设计阶段,若工艺过程发生重大变更,应针对变更后的工艺过程重新进行HAZOP分析。4.3.1.6 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出现工艺变更时,应当对发生变更的内容及相关工艺部分进行HAZOP分析。
9.AQ∕T 3034-2022《化工过程安全管理导则》
(上下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