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安全人的付出很难被看见?

文章来源:实习实训中心发布时间:2025-02-02浏览次数:10

文章来源于:EHS weekly公众号

在大多数企业中,安全人员常陷入尴尬境地,即他们的付出,除了安全人自身以及少数管理层有所了解外,其余员工似乎觉得安全人整日无所事事。为何会产生这种认知偏差?这源于安全工作的特殊性质——安全人将众多事故风险与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悄无声息地避免了诸多事故发生。 

这就好比在大街上,您看到一块可能致使他人摔倒的香蕉皮,默默捡起并扔进垃圾桶。后续安然路过的人,永远不会知晓曾存在摔倒受伤的潜在危险。没有事故发生,就没有明显的 “事件” 能让众人感知到您做了 “好事”。 

反之,如果不清理香蕉皮,等有人路过摔倒,您再过去扶起,处理香蕉皮并提醒其注意安全,此时您的行为会被众人看在眼里,获得感激与认可。但这种 “被看见” 是以有人受伤为代价,着实令人无奈。 

从认知角度而言,人们的注意力天然倾向于具有明显冲击力和即时影响力的事件。突发安全事故伴随着混乱、损失与紧急应对,会迅速吸引所有人的目光。而安全人日常大量的预防性工作,如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制度制定与培训等,日复一日、按部就班地开展,显得平淡无奇。

这些安全人平常干的工作犹如空气,虽时刻不可或缺,却因太过平常而容易被忽视。人们习惯在安全环境中工作,却未意识到是安全人在背后默默守护,维持着这种 “习以为常” 的状态。

实际上,不少安全人内心极其渴望得到大家的认可。然而,他们又不可能大张旗鼓地宣扬,诸如 “大家快来看啊,今天我们又排查出 30 个隐患,至少避免了 5 起伤亡事故!” 或者 “要不是我们严格遵守法规,要求新建车间做好环保、安全‘三同时’,那车间早就被关停了”。毕竟,在他们看来这些都属于他们的日常工作范畴,本就该做好。

此外,安全人与其他部门沟通不足,也加剧了其付出不被看见的状况。安全工作专业性强,安全人深耕自身领域,熟悉各类安全标准与规范。但可能因缺乏有效沟通技巧,未能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专业知识及自身工作价值传达给其他部门同事。其他部门员工不了解安全工作的复杂性与重要性,自然难以体会安全人的付出。

最后,最为关键的是企业内部的价值衡量体系在一定程度上低估了安全人的付出。在众多企业里,经济效益常被置于首位,生产、销售等直接创造利润的部门备受关注,其业绩可通过明确数据指标衡量。这个问题在年终各部门述职时体现得淋漓尽致,其他部门汇报的都是为公司赚了多少、节约了多少,而安全人在这方面的数据少之又少。

安全工作的价值难以用直观经济数字体现。尽管安全是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石,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可能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但这种 “潜在的损失避免” 很难像实际盈利那样被清晰量化和彰显。所以,在以经济指标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下,安全人的贡献易被边缘化。

那么,究竟该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或许转变企业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的认知和观念是首要任务。

最理想的状态是,某一天企业主要负责人能够突然深刻地意识到,安全工作绝非可有可无,而是企业稳健发展的基石。它需要实实在在的人力、资金等资源的大力支持,才能真正做好。

这不仅意味着要为安全部门配备充足且专业的人员,还需在资金上给予充分保障,确保安全设施的购置、维护,以及安全培训等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与此同时,安全部门自身也需要不断提升能力与水平。安全人员要能够凭借专业素养和丰富经验,制定出最优的解决方案,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去解决各类安全问题。

这就要求安全人员持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安全技术与理念,善于分析和评估企业面临的各种安全风险,精准地找到问题的关键,并以高效、经济的方式加以解决。

一审一校:黄杨

二审二校:何玲

三审三校:雷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