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中国化工报公众号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1000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52.9%,渗透率首次突破50%,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可能会超55%。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选材包括尼龙66复合材料牌号在内,在三四年前已经选定,少部分头部尼龙66改性公司提前抓住了时间节点,踩准了节奏,跟上了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有知名公司的尼龙66改性牌号,直接写进了新能源汽车设计图纸里,除非出现问题,不会切换新材料,新车型选择新材料还会倾向于原有客户。目前,新能源汽车用的尼龙66改性材料,基本形成了一两家外资公司主导,三四家改性塑料龙头公司为辅的固定产销格局。甚至一些知名尼龙66生产头部公司也没拿到订单,这也增加了集中在2024-2025年投产的很多尼龙66聚合生产公司,为新能源汽车做改性的难度。其起步就与国际知名公司竞争,营销、技术上都落后于外资公司,增加了进入汽车主机厂的门槛。即便进入,订单拿大头也很难,错过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选材时机,只能在车型升级、材料迭代中寻找机会。
不仅如此,新能源汽车虽然有量上的突飞猛进,但是价格大战此起彼伏,汽车行业经济效益普遍下降,不少整车厂出现多年未见的亏损。进入2025年,汽车价格战继续开打,目前已有超过30家车企推出了限时直降等促销政策。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材料尼龙66改性复合材料价格也是一路下滑。
PA66-GF25 FR的价格从几年前的65元/公斤(含税),降到现在的25元/公斤(含税)。
2022年年底PA66-GF25 FR有机磷阻燃,还可以卖50元/公斤(含税),现在国产产品直接腰斩到25元/公斤(含税)。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新能源车企的博弈将全面升级,核心战场不仅局限于产品性能和品牌溢价,更在于成本的精细化控制等,尼龙66改性复合材料价格也会受到压制,只有能提升汽车性能,并与汽车主机厂联合开发的产品,才能有价有量。
一审一校:黄杨
二审二校:何玲
三审三校:雷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