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安全环保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

文章来源:实习实训中心发布时间:2025-02-16浏览次数:10

文章来源于:EHS Hotspot公众号


在当今企业运营中,安全环保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其管理人员需具备全面且深入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方能切实履行职责,确保企业合规运营与可持续发展。

一、特种设备管理

安全环保管理人员务必熟稔各类特种设备从安装至报废全流程的管理细则。如在一家化工企业,新购置的大型反应釜安装时,管理人员严格把控安装环节,依据法规要求监督安装单位资质与安装流程,确保安装精准无误。在使用阶段,定期依规定检查设备运行状况,某次检查中敏锐察觉压力异常波动,凭借深厚专业知识迅速判断为安全阀故障,即刻停机维修,成功规避潜在安全风险。在设备改造升级时,精准办理行政许可,保障改造合法合规。于档案管理方面,为每台特种设备独立建档,详尽记录设备参数、维护日志、检测报告等关键信息,为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筑牢根基。

二、消防管理

熟悉防火设计规范是消防管理的基石。以某高层写字楼为例,管理人员在建筑消防设施验收环节,依据规范细致核查疏散通道宽度、防火门耐火等级等设计要点,精准识别出部分楼层疏散指示标识设置不合理之处,及时责令整改,有效提升建筑消防安全水平。扎实掌握消防 四个能力建设,定期组织企业员工开展消防培训与演练,在一次模拟火灾演练中,指导员工迅速准确报警、熟练运用灭火器与消防栓灭火、有序疏散撤离,显著增强全员消防安全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同时,精心建立消防管理档案,涵盖消防设施清单、维护记录、消防演练报告等,为消防管理工作提供有力数据支撑。

三、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工作中,编制高质量的事故应急预案与演练实施方案是核心任务。如在一家制造业工厂,管理人员结合企业生产工艺与风险特点,制定火灾、机械伤害等专项应急预案,并精心策划演练方案。演练实施时,模拟逼真事故场景,有序组织各部门员工参与,有效检验和提升应急指挥体系效能与员工应急响应能力。熟悉应急预案管理全流程,精准把控备案程序,妥善准备备案所需风险评估报告、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等资料,确保应急预案合法有效。

四、安全事故管理

安全事故管理要求管理人员精通事故处理各环节。在某建筑施工项目中,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管理人员迅速启动响应机制,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在第一时间向上级报告事故详情。立即组织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同时全力保护事故现场。后续深入调查分析,精准判定事故原因为安全防护设施缺失与工人违规操作,依此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如强化安全培训、增设防护设施、严惩违规行为等,并详实编写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为企业安全管理改进提供关键依据。

五、安全宣传培训教育管理

安全宣传培训教育管理工作需多管齐下。某矿山企业安全环保管理人员依据企业实际状况与员工岗位需求,量身定制涵盖新员工入职安全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特殊作业专项培训等丰富多样的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培训实施中,采用课堂讲授、现场演示、案例分析等多元教学方法,生动形象传授安全法规、操作规程、事故防范技能等知识要点。严格规范安全教育培训档案管理,如实记录学员培训表现、考核成绩等信息,精准识别员工外部取证需求,如特种作业操作证考取需求等,积极组织报名培训与考试。此外,精心策划安全月活动方案,组织安全知识竞赛、隐患排查竞赛等趣味活动,大力营造浓厚安全文化氛围。

六、职业卫生管理

在职业卫生管理领域,管理人员需全方位掌控工作要点。于某电子制造企业,管理人员运用专业检测设备与科学方法,精准辨识生产流程中化学溶剂挥发、粉尘逸散等岗位职业危害因素,据此合理确定各岗位员工体检项目,如为接触化学物质岗位员工安排血液、肝肾功能检测,为粉尘作业岗位员工安排肺部专项检查。严格规范劳动保护用品选型、采购、发放与监督使用流程,为员工配备适配口罩、防护手套、耳塞等防护用品,并定期检查使用状况。妥善管理职业卫生管理档案与个人监护档案,完整收录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报告、员工体检报告、防护用品发放记录等资料,高效开展职业卫生管理标准化建设与审核工作,确保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规范达标。

七、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求管理人员精准把握双控体系。如在一家石油化工企业,管理人员运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等风险评价方法,对生产装置、储存设施等进行全面风险评估,精准识别高温高压管线泄漏、易燃易爆物质储存风险,依风险程度分级制定管控清单,明确各级风险管控责任人与管控措施。实施动态管理过程中,依据工艺调整、设备更新等情况及时更新风险信息与管控措施。针对排查出的隐患,严格执行闭环管理,对一处大型储罐区防火堤破损重大隐患,迅速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期限、责任人与整改步骤,全程跟踪监督整改,直至隐患彻底消除。

八、安全标准化

安全标准化建设中,管理人员肩负重任。在某危险化学品仓储企业,管理人员深入钻研法规标准,结合企业运营实际,独立编制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实施工作方案,详细规划目标、任务、实施步骤与保障措施。基于安全标准化GB33000-201613 级要素及42 级要素管理要求与194 项达标标准,逐一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等要素管理工作,定期开展内部审核,严谨审查各部门资料台账、现场作业环境与员工操作行为,精准指出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设备设施维护记录缺失等不符合项,并指导制定切实可行整改措施,有力推动企业安全管理持续改进。

九、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

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环节,安全环保管理人员需精通行政许可程序。在某新建制药项目中,管理人员紧密跟踪安全、职业卫生 三同时” 进程,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积极配合评价机构收集基础资料,助力完成安全预评价与职业卫生预评价报告编制,运用专业知识初步审核报告,针对危险有害因素分析不透彻、防护措施针对性不强等问题提出修改意见。项目建设期间,依据评价报告提出的安全措施,严谨开展 三查四定” 工作,全面排查设计漏项、工程质量隐患、未完工程与安全隐患,确保项目竣工时安全环保设施完备达标,顺利通过验收。

十、安全制度建设

安全制度建设要求管理人员具备创新与务实精神。某机械加工企业安全环保管理人员深入剖析企业生产流程、设备状况、人员素质等因素,借鉴同行业先进经验,制定涵盖安全操作规程、设备维护保养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等全面系统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岗位安全职责与工作标准,确保制度贴合企业实际、易于执行。定期组织制度适用性与有效性评审,广泛收集员工反馈意见,依据法规更新、工艺变革、事故教训等情况及时修订制度,如在引入新自动化设备后,迅速修订设备操作与维护制度,保障制度时效性与权威性。

十一、承包商管理

承包商管理关乎企业生产安全稳定。在某大型工程项目中,企业安全环保管理人员严格审查承包商资质,仔细核验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资质等级证书等证件真实性与有效性,筛选出实力雄厚、信誉良好的承包商。与承包商签订内容详尽、责任明确的安全协议,清晰界定双方安全管理责任与义务。组织承包商人员开展入厂安全教育培训,结合项目特点与现场风险,讲解安全法规、操作规程、应急处置知识等,培训结束后进行严格考核,确保合格上岗。施工过程中,依据承包商过程安全管理要求,定期检查施工现场安全措施落实情况,对违规行为及时纠正与处罚,保障项目施工安全有序推进。

十二、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工作是安全环保管理的重要支撑。管理人员需为特种设备、消防、应急、职业卫生等各业务模块精心建立档案资料,如在特种设备档案管理中,为每台设备建立专属档案夹,分类存放设备采购合同、安装调试报告、使用维护说明书、定期检测报告、维修记录等文件,确保档案完整、准确、易于查询。同时,密切关注主管部门档案管理监管要求动态变化,及时调整档案管理策略与方法,定期对档案进行整理、归档与备份,防止档案遗失或损坏,为企业安全环保管理追溯、决策与合规性证明提供坚实保障。

十三、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

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是企业保持政策敏感性与合规性的关键。如环保部门发布关于加强工业废气排放管控的文件后,企业安全环保管理人员迅速行动,深入研读文件内容,精准把握核心要求与关键指标。结合企业废气排放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可行的实施方案,明确废气减排目标、技术改造措施、监测与监督机制等要点。组织相关部门与人员召开专题会议,传达文件精神与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与时间节点,确保文件要求层层落实到车间、班组与岗位。在实施过程中,加强跟踪检查与效果评估,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工作进展与成效,依监管意见持续优化改进工作,确保企业废气排放稳定达标。

十四、环保设施运行管理

环保设施运行管理要求管理人员成为行家里手。在一家污水处理厂,管理人员熟练掌握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原理、工艺参数与操作规程,日常巡检中凭借丰富经验与专业技能,及时察觉曝气设备气量不足、污泥脱水机处理效率下降等运行问题,迅速组织技术人员分析故障原因,精准判断为曝气风机管道堵塞与脱水机滤网磨损,即刻采取清理管道、更换滤网等有效解决措施,确保设施稳定运行。同时,时刻关注进水水质变化,依据污染物浓度波动及时调整处理工艺参数,确保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排放,熟知污水排放标准中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等污染物排放限值,严格依标准规范运行管理。

十五、在线监测管理

在线监测管理工作技术含量高。在某火电企业,管理人员深入学习烟气在线监测设备结构原理与分析方法,熟悉采样系统、传感器、数据处理单元等关键部件工作机制。严格依在线监测相关技术规范,精心组织设备调试工作,在设备安装后进行多点校准、量程验证与精度测试,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定期开展设备比对工作,将在线监测数据与实验室手工监测数据对比分析,误差超出允许范围时,迅速排查故障原因,如发现为光学传感器污染导致数据偏差,及时清洁维护,保障设备正常运行。熟练管理在线监测八大台账,如实记录设备校准、维护、数据审核等信息,严格遵循 三监一控” 管理要求,确保监测数据真实有效上传至环保监管平台。

十六、环境监测管理

环境监测管理需严谨规范。某化工企业安全环保管理人员依据企业生产工艺与污染物排放特征,精心编写环保自行监测方案,合理确定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监测频次与监测方法,确保方案全面涵盖废气、废水、土壤、噪声等环境要素,且严格符合环保相关规范要求。在实施监测过程中,妥善收集、整理、归档监测数据与报告,建立完善环保监测档案,为企业环境管理决策、污染物减排与合规性证明提供关键数据支撑,同时为应对环保部门监督检查提供详实资料。

十七、排污许可证执行管理

排污许可证执行管理工作繁杂且关键。在一家印染企业,管理人员依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建立涵盖废水、废气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处理设施运行情况等详细信息的环境管理台账,每日如实记录生产数据与排污数据,为排污核算提供准确依据。运用物料衡算法、产排污系数法等专业方法,精确核算各排污口污染物产生与排放情况,按规定期限编制环境执行报告与年度统计报告,如实汇报企业排污状况与环保措施落实成效。深刻领会环境信息公开、环境信用评价管理要求,及时在企业官网与环保信用平台公开排污信息,积极维护企业环境信用良好形象,熟练办理排污许可证办理、变更、延续相关事务,确保企业合法排污。

十八、固废(危废)管理

固废(危废)管理需严格依法依规。在一家汽车制造企业,管理人员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废料、废油漆桶、废机油等固废(危废)进行精细化管理,熟练掌握其产生源头管控、分类收集、安全储存、规范转移与合法利用各环节环保管理要求。严格依照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要求,为危废储存库配备完善防火、防爆、防泄漏等设施,设置醒目警示标识,建立详细危废管理台账,如实记录危废出入库时间、数量、去向等信息,确保危废管理全程可追溯,防止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十九、环境保护税管理

环境保护税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具备财务与环保复合知识。在某化工企业,管理人员深入学习排污税核算方法与政策法规,准确收集企业废水、废气污染物排放量、污染当量数等数据,依税率标准精确核算环境保护税应纳税额。在纳税申报过程中,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异常数据进行甄别与处理,如发现某季度废气污染物排放量骤增,经排查为设备故障导致处理效率下降,及时修复设备并在申报时如实说明情况,确保纳税申报数据准确、合规,避免税务风险。

二十、环保制度建设

环保制度建设需紧密结合企业环保实际需求与法规政策动态。某食品加工企业安全环保管理人员全面梳理企业环保管理流程与环节,制定包括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保设施运行维护制度、污染物减排考核制度等系列环境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环保职责与工作规范,增强制度实操性。定期组织内部评审,依据环保法规更新、企业生产工艺调整、环保督察反馈等情况及时修订制度,如在新环保法实施后,迅速修订污染物排放标准与处罚条款,保障制度合法有效,推动企业环保管理水平持续提升。

二十一、环境事故管理

环境事故管理考验管理人员应急处置与调查分析能力。在某化工园区发生化学品泄漏事故后,园区安全环保管理人员迅速响应,严格遵循环境事故报告程序,在规定时间内向环保部门与上级领导详细报告事故类型、发生地点、泄漏物质、危害程度等关键信息。立即组织专业救援队伍开展应急处置行动,采取有效措施封堵泄漏源、围堵泄漏物、开展环境监测与污染防控,防止事故扩大与二次污染。事故处理完毕后,深入调查分析事故原因,精准判定为管道腐蚀老化引发泄漏,据此制定管道定期检测维护、更换老旧管道等预防和纠正措施,并独立编写详实事故调查处理报告,为园区环境管理改进提供有力参考。

二十二、环境应急管理

环境应急管理工作重在预案与演练。在某河流流域周边企业聚集区,安全环保管理人员结合区域环境风险特征与企业分布情况,精心编制涵盖化学品泄漏、废水超标排放、生态破坏等多种类型环境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架构、职责分工、响应程序、应急处置措施与资源保障等关键要素。定期组织区域内企业联合开展环境应急演练,模拟逼真事故场景,演练过程中有效检验与提升应急指挥协调能力、企业间应急联动能力与应急物资保障能力,确保在突发环境事故时能够快速、高效、科学应对,最大限度降低环境损害。

二十三、碳排放管理

碳排放管理是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在一家钢铁企业,安全环保管理人员积极关注碳排放管理相关要求,学习碳排放核算方法,收集企业能源消耗、生产工艺、产品产量等数据,运用行业认可的核算模型精确计算企业碳排放量。深入了解碳排放申报程序与交易规则,依政策要求按时完成碳排放数据申报工作,探索参与碳排放交易市场可行性,研究节能减排技术与措施,如余热回收利用、清洁能源替代等,助力企业降低碳排放强度,履行社会责任,提升绿色发展竞争力。


一审一校:黄杨

二审二校:何玲

三审三校:雷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