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公众号
2月19日,由上海闵行金融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筑梦启航,创造无限”大零号湾创投基金投资项目签约活动在大零号湾科创大厦会议中心举行。活动现场启动的“大零号湾创投二号基金”是闵行区首支自主管理的创投基金,首期规模3亿元。活动现场,大零号湾创投基金与朴烯晶、时的科技、长森药业等20家高成长性科创企业签约达成投资合作。
此前在2月初,朴烯晶公司旗下的龙朴科技还与衢州市衢江区正式签署了合作协议,标志着年产3万吨高性能湿法锂电池聚乙烯隔膜专用料项目正式落户衢州循环经济产业园。据悉,该项目总投资额达1.3亿元人民币,选址于衢州循环经济产业园内(紧邻通恒环保厂房南侧),租赁了6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
在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3C电子等领域狂飙的今天,锂电池已成为能源革命的“心脏”。而隔膜作为锂电池的四大核心材料之一,其性能直接决定了电池的安全性、寿命与能量密度。其中,高性能湿法锂电池聚乙烯隔膜专用料凭借技术突破与成本优势,正成为全球产业链竞争的焦点。本文将深度解析这一材料的核心技术、市场潜力与未来趋势。
何为湿法隔膜
锂离子电池隔膜是锂电池四大核心材料之一,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3C类、储能及家用电器锂电池等领域。
在成膜材料方面,有相关研报显示,湿法隔膜以UHMWPE(占比高达98%以上)为主要基材,而干法隔膜则多采用PP材料。相比干法工艺,湿法隔膜具有孔隙均匀、机械强度高、耐高温性优的特点,更适配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的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湿法隔膜生产中的废料(含聚乙烯与石蜡油)曾被视为环保难题,如今通过技术革新,可回收制备蓄电池外壳材料。相关专利技术显示,通过上述方法回收制备的蓄电池外壳材料,其耐酸、耐电压性能媲美传统材料,还可降低生产成本。这一技术不仅减少资源浪费,更推动产业链向低碳化升级。
湿法隔膜行业现况
近年来高端隔膜国产化替代明显加速。过去,高端隔膜市场被日美企业(如旭化成、Celgard)垄断。如今,星源材质、恩捷股份、沧州明珠等国内企业通过技术迭代与产能扩张,逐步抢占市场份额。2024年数据显示,国产隔膜全球市占率已超50%。
出货量方面,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锂电池隔膜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锂电隔膜出货量223亿平米,同比增长30%,其中湿法隔膜出货173亿平米,干法隔膜出货50亿平米。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锂电隔膜出货量将达267亿平米。
抓住机遇,制胜未来
近年来,国内企业通过自主技术研发,逐步打破国外垄断。例如四川卓勤,该公司建成全球最宽、效能最高的湿法隔膜生产线,产品覆盖动力电池头部企业; 再如星源材质,该公司将募资投入马来西亚湿法隔膜项目,加速全球化布局。
目前,我国湿法隔膜市场中,恩捷股份仍为龙头,市占率维持在三成以上。河北金力新能源通过并购上市,成为湿法隔膜行业仅次于恩捷股份的头部企业。TOP4 企业占据全市场接近 70% 的市场份额。除头部企业外,中材科技、江苏厚生、蓝科涂、璞泰来卓勤、北星新材和沧州明珠等企业也在湿法隔膜市场积极竞争。2024 年行业 TOP10 门槛提升至 4 亿平米,新进入企业带来了新的竞争压力。
纵观行业发展,随着日韩企业加速扩产,国内企业需强化专利布局与品牌影响力。此外,隔膜的耐高温性与离子电导率,以及成本的压力(如聚乙烯、石蜡油等原材料的价格波动),是摆在业内企业面前,有待攻克的课题。
总体来看,高性能湿法锂电池隔膜,看似是产业链中的“配角”,实则是新能源时代的“隐形冠军”。随着技术迭代与市场扩容,这一领域将持续吸引资本与技术涌入。对于投资者与从业者而言,抓住国产替代窗口期、布局绿色循环技术,或将成为制胜未来的关键。
一审一校:黄杨
二审二校:何玲
三审三校:雷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