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万世开太平”使命的人

文章来源:实习实训中心发布时间:2025-03-08浏览次数:10

文章来源于:EHS hotspot公众号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四句出自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家张载所著《横渠语录》,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将其称作“横渠四句”,其言简意宏,传诵不绝,成为历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追求,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也是扛这个使命的人。“为天地立心”:树立安全至上的理念

“为天地立心”,对于安全管理者而言,就是要在企业中树立起安全至上的理念,为企业的安全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这一理念并非空泛的口号,而是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核心价值观,它如同明亮的灯塔,为企业的安全管理指明方向。

安全管理者需将安全意识融入企业的各个角落,通过建立安全文化、加强安全教育等方式,让安全成为企业所有人的共识。在建立安全文化方面,企业可以制定明确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目标,并将其融入到企业的规章制度和日常管理中。例如,某知名企业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作为企业的安全价值观,从企业高层到基层员工,人人都将这一价值观牢记于心,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循。同时,该企业还通过举办安全文化活动,如安全知识竞赛、安全主题演讲等,增强员工对安全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营造出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让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安全教育也是立心至关重要的一环。安全管理者应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安全教育培训,包括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处理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在培训方式上,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手段,如案例分析、现场演示、模拟演练等,使培训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易于员工接受。比如,通过分析实际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让员工深刻认识到安全事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从而增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组织现场演示,让员工直观地了解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开展模拟演练,如火灾逃生演练、地震应急演练等,提高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为生民立命”: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为生民立命” 体现了儒家对民生的深切关怀,而安全管理者肩负着保障员工生命安全的神圣使命,在企业中践行着这一伟大理念。他们深知,员工的生命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任何事故都可能给员工及其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因此,他们全力以赴,通过各种措施,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

制度建设是安全生产立命的基础。安全管理者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和操作标准,让员工在工作中有章可循。例如,在化工企业中,安全管理者制定了严格的化学品储存、运输和使用制度,规定了员工在接触化学品时必须佩戴的个人防护装备,以及发生化学品泄漏时的应急处理流程。这些制度的制定,有效地规范了员工的行为,减少了因操作不当而引发事故的可能性。

风险排查与隐患治理是预防事故的关键环节。安全管理者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对企业的生产设备、作业环境、工艺流程等进行全面排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他们运用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对隐患的严重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评估,确定整改的优先级,确保有限的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利用。同时,安全管理者还鼓励员工积极参与隐患排查工作,建立了隐患举报奖励机制,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良好氛围。

应急处理能力则是在事故发生时保障人员生命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安全管理者制定了完善的应急预案,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如火灾、爆炸、坍塌等,明确了应急响应程序、救援措施和人员疏散路线。他们定期组织应急演练,让员工熟悉应急预案的内容和操作流程,提高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在演练过程中,安全管理者还会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对应急预案进行不断完善,确保其科学性和有效性。

“为往圣继绝学”:传承与创新安全知识

“为往圣继绝学”,对于安全管理者而言,意味着他们不仅要传承以往的安全管理经验和知识,还要不断学习新的安全技术、理念,推动安全管理的发展,将好的经验传递下去。

安全管理的知识体系庞大且不断发展,从消防安全到生产安全,从职业健康到应急管理,每一个领域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安全管理者需要深入学习这些知识,并将其传授给更多的人。他们通过组织安全培训、编写安全手册、开展安全知识讲座等方式,将安全知识传递给每一位员工,让更多的人了解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

在某大型制造企业中,安全管理者老张拥有多年的安全管理经验,他深知安全知识传承的重要性。为了让新入职的员工尽快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老张主动承担起培训新员工的任务。他根据自己的经验,编写了一本通俗易懂的安全手册,内容涵盖了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常见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等。在培训过程中,老张不仅讲解理论知识,还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让新员工们深刻认识到安全事故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同时,他还亲自带领新员工到生产现场进行实地操作演示,让他们熟悉各种安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老张的努力下,新员工们很快适应了工作环境,掌握了安全知识和技能,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新的安全技术、理念不断涌现。安全管理者必须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及时学习和掌握这些新知识、新技术,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创新安全管理方法和手段 。

例如,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安全管理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安全管理者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设备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安全隐患;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对安全数据进行分析,预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安全风险的智能识别和预警,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某企业的安全管理者小李积极学习新技术,引入了一套智能化的安全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传感器对生产设备、作业环境等进行实时监测,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云端进行分析处理。一旦发现安全隐患,系统会立即发出预警信息,并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通知相关人员。同时,该系统还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对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和预测,为安全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在小李的努力下,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事故发生率大幅降低。

“为万世开太平”:构建长效安全机制

“为万世开太平”,这是儒家的崇高理想,对于安全管理者来说,也是他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安全管理者不仅要关注当下的安全问题,更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构建长效的安全管理机制,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和社会的安全和谐贡献力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 “万世开太平” 。

建立健全长效的安全管理机制,首先要从制度层面入手,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在安全管理中的职责和权限,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某企业通过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了从企业高层到基层员工的安全责任,建立了严格的安全考核机制,将安全绩效与员工的薪酬、晋升等挂钩,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管理工作,有效提升了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 。

安全风险的评估与预警机制也是长效安全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管理者应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隐患,并建立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问题。例如,一些企业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设备运行数据、员工操作行为数据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提前预测安全风险,为安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效预防了事故的发生。

此外,安全管理者还应注重安全文化的建设,通过长期的宣传教育和培训,使安全理念深入人心,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维护安全的良好氛围。安全文化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安全管理者不断地投入精力和资源,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安全活动,如安全月活动、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文化讲座等,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让安全成为企业的一种文化自觉 。

在社会层面,安全管理者还应积极参与公共安全管理,为社会的安全和谐贡献力量。例如,参与社区的安全建设,提供安全咨询和培训服务,协助政府部门开展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工作等。他们的努力不仅保障了企业的安全,也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如同为社会的太平盛世添砖加瓦,守护着一方平安。

一审一校:黄杨

二审二校:何玲

三审三校:雷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