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化学化工学会公众号
2023-2024年是各化学企业产能扩张的高峰期,最近关于产能过剩的言论越来越多。
但是到底哪些化工产品处于产能过剩状态,可能大家并不是特别清楚。💰
今天我梳理了产能过剩比较严重的10种化工产品,一一列出来,供大家参考!
下面的数据都是从网上搜集到了,可能存在不准确的情况,大家多批评指正。👇
🌟 1、精对苯二甲酸(PTA)
截至2024年底,PTA国内年产能为8602.5万吨,同比上涨了6.63%。但是2024年实际产量为7180万吨,比2023年增长758万吨,产量增速11.8%。受到下游聚酯产量偏高,PTA2024年年度行业平均开工率在82%左右。
2025年海伦石化3#、福海创二期以及虹港石化三期预计会逐步投产,新增产能共计860万吨PTA,同比2024年预计将上升13.14%。
随着这两年PTA产能的快速扩张,完全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但是24年只有平均82%的开工率,,随着25年新增产能的加入,不得不让人担心其产能会出现较严重的过剩。
🌟 2、乙二醇(EG)
2024年底国内乙二醇产能为2822.5万吨,比2019年的产能1079万吨已经上升了161.58%,预计未来几年还会继续增长。2024年乙二醇实际产量为1873万吨,较2023年增加了229万吨。
2024年的年均产能利用率仅为66.36%,25年2月国内乙二醇总开工率为63.07%,上下游配套齐全的一体化装置开工率为66.78%,煤化工装置开工率为56.63%。
综合计算,EG产能过剩率约为41%,预计到2026年过剩率将可能达到50%。
🌟 3、聚丙烯(PP)
2024年底国内PP产能达到4382万吨,较2020年增长55.61%。2024年实际产量约3506万吨,产能利用率为80%。
2024年新增485万吨产能,增加了10.74%。25年又要增加615万吨产能,同比增速14.49%
预计2026年过剩率将达到35%。
🌟 4、环氧丙烷(PO)
2024年环氧丙烷国内总产能大约782万吨,比23年增加了27.78%。2024年国内环氧丙烷产量约为527万吨,产能利用率仅为67%。2025年和26年又有广西石化27万吨/年投产,华谊钦州化工30万吨/年,陆续投产。预测2025年总产能将突破1000万吨/年,供应端或呈宽松状态。
25年产能过剩率约为40%,2026年过剩率可能超过50%。
🌟 5、己内酰胺(CPL)
2024年我国己内酰胺总产能达到695万吨,较2023年增加115万吨,产能增长主要集中在湖南石化、鲁西化工、湖北三宁等企业的新装置投产和扩能。2024年实际产能为650万吨,产能利用率为93%。
随着25年和26年新增产能的投入,预计26年产能过剩率约为30%。
🌟 6、1,4-丁二醇(BDO)
2024年国内BDO产能已超过500万吨,全年消费量(含出口)预计不足300万吨,有效开工率仅能维持在50%左右。
2025年又有约200万吨新增产能,到时候BDO产能将超700万吨。2025年BDO市场消费量预计依然不超过300万吨(含出口),因此有效开机率将连50%都保持不住了。
🌟 7、碳酸锂
2024年我国碳酸锂的产能为130万吨,实际产量为70.1万吨,年度产能释放了不足55%。2024年碳酸锂全年均价约为9.1万元/吨,较2023年的均价下跌约65%。
2025年预计新增产能约48万吨,国内实际产量和销量将有25%以上的增速,总体产能利用率最多50-60%之间。
🌟 8、聚氯乙烯(PVC)
2024年PVC行业有效产能为2800万吨,2024年PVC总产量达2049.63万吨,表观消费量约为2073.45万吨,行业开工率最多73%。
2025年及后期投产计划包括海湾化学20万吨、金泰30万吨、渤海发展40万吨等,总计250万吨主要是乙烯法工艺,产能利用率将从73%下行至68%以下。
🌟 9、对二甲苯(PX)
2024年国内PX产能4401万吨/年,国内产量加进口量约4695.4万吨,国内 PX 产量约为 3757.3 万吨,行业整体负荷约85%。
2025年,山东裕龙石化的300万吨/年PX装置预计会开车,届时国内装置开工率将降低至80%以下。
🌟 10、顺丁橡胶(BR)
2024年中国顺丁橡胶总产能提升至207.2万吨/年,产能增速15%。2024年由于新增产能未完全释放产量的原因,产能利用率至61%,山东地区月均产能利用率为43%,远低于全国水平。
2025年顺丁橡胶年产能达到216.2万吨,产能利用率将继续降低,产能过程比较严重。
📈 总结与展望
2024年中国化学品行业在产能急速扩张的同时,产能过剩压力也越来越大,PTA、乙二醇(EG)、聚丙烯(PP)等大宗化学品领域情况更加严重。
未来几年,随着新增产能的不断释放,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行业开工率预计仍将维持在较低水平。
一审一校:黄杨
二审二校:何玲
三审三校:雷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