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向升:为石化强国培育世界一流产业集群

文章来源:实习实训中心发布时间:2025-06-26浏览次数:10

文章来源于:中国化工报公众号

“十四五”时期,我国化工园区在智慧化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创新发展、管理体制机制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的布局之年。今天(编者注:5月29日)召开的是化工园区“十五五”规划研讨会,也是启动会。从去年四季度开始,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在全国各省区市、各重点化工园区、企业开展“十五五”规划调研。今年以来石化行业、化工新材料、现代煤化工等各专业以及化工园区的“十五五”规划工作已全面展开。借启动会的机会,特别是听了前面10位同志交流发言带给我的启发,就“十五五”我国化工园区发展规划的初步思考,与各位做个分享。

一、近十年来我国化工园区的发展与进步

回顾“十三五”和“十四五”这十年,我国化工园区无论是产业规模还是管理水平,以及创新发展都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是管理水平大幅提升,通过园区认定推动化工园区的管理水平普遍提升。根据石化联合会园区委的最新统计,全国认定的化工园区数

第二个差距是全国化工园区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参差不齐的一个表现是规模“大与小”的问题。前面提到,目前全国产值在500亿元以上的化工园区,占总数的10%,也就是说,90%的化工园区产值都在500亿元以下,规模集中度高的大园区少。参差不齐的另一方面是管理水平“高与低”的问题。我们这些年到过很多园区,尤其是到中西部园区,管理水平与东部相比,差距是非常明显的。另外,园区委也做过统计,不管是智慧化工园区,还是绿色化工园区,基本上都集中在华东和华南这一带,主要就是江苏、浙江、山东这三个省,所以说管理水平上的高与低,差距也是明显的。

第三个存在的问题是化工园区发展面临一些瓶颈和政策性制约。比如华东地区的园区,面临着发展扩区的问题,很多园区基本上没有新的发展空间。再如沿江的化工园区,几乎都面临着“一公里”“干支流”等问题。这些事情都是当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瓶颈和问题。我认为,应当准确把握和领会“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要求,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对沿江企业员工讲的“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不是说不要大的发展,而是首先立个规矩,把长江生态修复放在首位,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能搞破坏性开发。通过立规矩,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在坚持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发展适合的产业,实现科学发展、有序发展,高质量发展。”沿江各化工园区一定要做好绿色发展,在保护好长江生态的前提下,努力推动化工园区和化工企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第四个差距是安全环保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安全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石,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化工园区必须重视安全环保问题。石化行业去年的安全形势明显好转,近年来化工园区的本质安全水平不断提升,进步是明显的,但时不时有些园区还是会发生一些生产安全和环保事故,安全环保事故无论对于园区还是企业,在很多方面都是一票否决的。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发现,本来有些化工园区在安全环保方面建设情况很不错,专家打分也打得很好,就是因为某一年度发生过安全事故,最终无法进入绿色化工园区名录。

三、化工园区“十五五”发展规划的初步思考

“十五五”规划与以往的五年规划不同,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承载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因为“十五五”结束的时候是2030年,离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时间节点只差5年时间,离我们提出2035年实现石化强国目标也是只差5年;2030年又是我国向世界承诺“碳达峰”的时点。认识到这几个重要节点,就不难理解“十五五”规划的重要性,就会认识到“十五五”的特殊历史阶段和特别历史使命。如果“十五五”规划的前瞻性、引领性不够,“十五五”的发展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不仅会影响到石化强国目标的实现,而且将影响科技强国和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我们从事“十五五”规划的每一位同志,站在今天的时点上,应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认识“十五五”发展规划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做好“十五五”发展规划的重要性。

过去的发展思路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和新发展阶段,国际环境的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因素的持续增多,大国博弈和“脱钩断链”“小院高墙”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市场需求乏力、“内卷式”竞争加剧,行业效益受到严重冲击,2023年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比2022年同比下降20.7%,2024年比2023年再次下降8.8%。究其原因,就是因为行业内卷严重、结构性矛盾突出。因此,“十五五”规划一定要改变过去拼投资、拼规模、拼资源的传统发展思路,认真研究优化存量和做强增量;认真研究创新驱动和绿色低碳转型;认真研究国际化;认真研究培育世界一流企业,打造世界一流化工园区等课题。

今天的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石化大国,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全行业营业收入已连续三年稳定在16万亿元,就区域布局来看,山东、广东、浙江、江苏四省的营业收入高于全行业营业收入总额的50%;就龙头企业来看,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四大骨干企业的营业收入也占到全行业营业收入总额的50%;就化工园区的规模集中度看,去年统计已认定化工园区营业收入占全行业营业收入总额已达62%。石化产业整体竞争力明显提升,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良好。做好化工园区“十五五”发展规划的初步思考,首先在战略思路上,要深刻领会并把握好党中央对新时期新阶段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新型工业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在发展思路和目标上,概括为“11655”:

第一个“1”是“坚定一个目标”,即建设石化强国目标不动摇。我们一定要坚定“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的“由石化大国向石化强国跨越”的目标,并为这一目标持续发力。自“十三五”提出这一目标以来,已经走过了十年,当初设想的到2035年实现强国目标,从今天算起还有10年时间。我们要继续在“十五五”时期,坚定向着石化强国的目标努力和奋进。相信当我们走过下一个十年,到“十六五”末的时候,再来回望今天的“十五五”规划及其走过的路,我们一定会为实现石化强国目标的前瞻部署和所做出的努力而骄傲。

第二个“1”是世界一流。每一家园区,尤其是在化工园区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前30的园区,以及最具发展潜力前10的园区,一定要瞄准世界一流化工园区去发展,例如新加坡的裕廊岛、德国的路德维希港、比利时的安特卫普港、荷兰的鹿特丹港,以及沙特的朱拜勒工业城。今年3月份我刚从韩国回来,以SK为龙头企业的蔚山石化产业集群也是打造得很好。大家一定要去研究、对标世界一流化工园区和石化基地,不仅要研究他们的规划、产业链、骨干企业、产业集群培育,也要研究走过的历史过程和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以及教训。努力建设“创新水平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整体竞争力一流、效益水平一流”的世界一流石化基地和化工园区。

“6”是“六个一体化”。“六个一体化”管理理念,各化工园区要结合自己园区的实际,认真研究并落实好。相信切实做好“六个一体化”的化工园区,在产业链协同、产业集群培育、管理水平、循环经济等各个方面,一定会得到大幅提升。

第一个“5”是五项重点工程。即产业提升创新工程、绿色化工程、智慧化工程、标准化工程、高质量发展示范工程。这是“十四五”提出的,进入“十五五”,要继续发力这五项重点工程,在“十五五”规划中,要在全面评估总结“十四五”成绩与进步的同时,认真分析这“五项重点工程”方面还存在哪些差距?更要认真研究“十五五”新的目标和要求,持续发力推动“五项重点工程”再上新台阶。

第二个“5”是五大世界级石化产业集群。即环渤海湾、杭州湾、海西湄洲湾、泛大亚湾石化产业集群,以及能源“金三角”现代煤化工产业集群。在“十四五”规划中,我们提出的目标是“十四五”规划末初具轮廓、2035年基本建成。首先要全面评估是否已初具轮廓?走过“十四五”有哪些经验和教训需要总结?“十四五”规划提出的构成产业集群的石化基地或化工园区是否需要调整和补充?以杭州湾石化产业集群为例,“十四五”规划时,杭州湾石化产业集群这个概念,构思是以上海和宁波两大石化基地为骨干,连同舟山、大榭、嘉兴、上虞、独山港等杭州湾区内的园区。

“十四五”这五年走过来以后,我们要认真评估实施情况,可以再对杭州湾石化产业集群进行分析,研究如何将连云港、南京、泰兴、常州、张家港、扬州、南通等长三角区域以及九江、安庆、淮北等产业规模优势明显、竞争力较强的化工园区,吸纳到杭州湾石化产业集群当中,扩大其概念和范围。是否可以提出新的思路“以上海、宁波”两大国家布局的石化基地为核心?实施“双核驱动”战略,与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高度契合,把杭州湾世界级石化产业集群打造成为“五大世界石化产业集群”的“龙头”,不仅成为国内高质量发展的示范高地,而且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石化产业集群。

以上就是关于化工园区“十五五”规划思路的简要分享,因时间所限,不尽全面,仅供参考。今年底,将正式形成征求意见稿。那个时候会邀请重点省市和一批重点化工园区坐在一起,征求并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各园区高度重视,共同努力把我国化工园区“十五五”规划做好,推动我国化工园区朝向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为建设石化强国提供保障、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