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首单,中国化学签了!

文章来源:实习实训中心发布时间:2025-06-28浏览次数:10

文章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公众号

中国化学消息,6月16日,中国-中亚峰会期间,在哈萨克斯坦能源部长叶尔兰·阿克肯杰诺夫的见证下,中国化学国际公司联合东华公司与哈萨克斯坦天然气公司科研院正式签署《哈萨克斯坦煤制气项目合作协议》。这不仅是哈萨克斯坦首个煤制气项目,更是中哈两国深化清洁能源战略合作的重要成果,具有里程碑意义。

契合哈国能源需求

从哈萨克斯坦能源结构看,该国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长期以传统燃煤发电、直接外销为主,清洁高效转化利用环节薄弱。煤制气技术可将煤炭转化为合成天然气,既降低煤炭燃烧碳排放,又能拓宽能源供应形式,适配哈萨克斯坦国内能源消费升级与海外市场(如欧洲、中亚邻国)清洁能源需求,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

对中国化学而言,此次签约是其在海外能源工程领域的又一战略突破。依托多年积累的煤制气技术储备(如煤气化、净化、甲烷化全流程工艺)与海外EPC项目经验(覆盖“一带一路”沿线多能源项目),中国化学能精准对接哈萨克斯坦资源禀赋与技术需求,将自身“技术+工程+运营”全链条优势嵌入哈国能源转型蓝图,打造海外能源合作标杆项目。

自主技术推向国际舞台

在国际能源合作赛道,中哈煤制气项目释放强烈信号:能源转型不是单一国家“独奏”,而是国际协同“交响乐” 。当前,全球能源消费向清洁化、低碳化加速转型,传统能源富集国面临“资源优势如何适配绿色需求”的课题,中国凭借能源化工技术迭代(如煤炭清洁转化、智慧能源管理)与工程服务能力,正从“能源消费大国”向“能源技术输出+合作治理大国”进阶,为资源国提供“绿色转型方案”。

从技术竞争维度看,煤制气是煤炭清洁利用的核心路径之一,曾长期被欧美、日韩企业主导技术标准。不过,近年来,中国通过自主创新,已在部分技术(如多喷嘴气化、粉煤加氢)上实现突破,并成功输出海外,逐步形成与欧美并跑甚至局部领先的格局。  

目前,中国化学在哈萨克斯坦的项目(如煤制气、尾气发电)均以自主核心技术为核心竞争力。除本次签约的煤制气项目外,还有此前签约的尾气发电项目,该项目使用天辰公司的尾气高效回收发电技术,实现减排和能源梯级利用。

中国化学此次签约煤制气项目,实质是将自主研发的煤制气技术(如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大型低温甲醇洗等)推向国际舞台,并进一步展现其技术可靠性、经济性,有助于打破国际技术垄断,构建以我为主的能源化工技术标准体系,为后续全球能源项目合作争取话语权。

一审一校:黄杨

二审二校:何玲

三审三校:雷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