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放大招!3000亿产业蓝图徐徐展开

文章来源:实习实训中心发布时间:2025-06-29浏览次数:10

文章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公众号

2025年6月18日,福建省发展改革委印发《福建省氢能产业创新发展中长期规划(2025—2035年)》。这份规划不仅为福建未来十年的氢能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更是吹响了福建在新能源领域奋勇前行的号角。

两大阶段目标

稳步推进产业腾飞

根据规划,福建氢能产业将分两个阶段稳步推进。2025—2030年是起步发展期,这个阶段的目标十分明确且具有挑战性:建成10个以上高能级创新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培育1—3个百兆瓦级绿电制氢示范项目,探索绿电制氢的规模化路径;建成1—3个氢基绿色船舶燃料加注港口试点示范项目,抢占绿色航运发展先机;建设各类型加氢站50座,初步构建起氢能补给网络;在港口、园区或城区打造10条运营示范线,让氢能交通工具穿梭在福建的城市与园区;燃料电池汽车产量达到6000辆/年,实现氢能在交通领域的规模化商业应用。与此同时,力争形成3万吨/年绿氢生产能力,10万吨/年氢基绿色燃料生产能力,氢能产业总产值突破600亿元/年,为后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030—2035年则进入快速跃升期,福建将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要形成10万吨/年绿氢生产能力、100万吨/年氢基绿色燃料生产能力,绿氢在全省氢源中占比达到40%以上,建成东南沿海重要的绿氢及氢基绿色燃料供应基地、输运枢纽和加注中心,形成涵盖交通、储能、工业等多元应用场景的产业体系,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年。届时,氢能将深度融入福建的经济与生活,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全产业链布局

挖掘氢能多元潜力

为了实现这些宏伟目标,福建从制氢、储运、加注到应用,对氢能全产业链进行了精心布局。在制氢端,近期充分利用工业副产氢就近供给的优势,深化其在钢铁、煤炭、化工等传统领域的应用,助力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同时也延伸了千亿级重大石化项目的产业链。中远期则积极引导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制氢,逐步降低制氢成本,扩大制氢规模,让绿氢成为主流。

在储运端,重点发展高压气态储氢和长管拖车输氢,这是当前较为成熟且应用广泛的技术。同时,积极推进以氨为储氢介质的特色技术路线,为大规模、长距离运输氢能源开辟新路径,还大力支持有机液态储氢、固态储氢及相关材料及器件制造业的发展,丰富储氢方式。

在加注端,以建设加氢综合能源站为主,同时支持现有加油加气站改扩建加氢设施,降低建设成本,提高建设效率。重点推进物流、港口、园区、环卫等专用加氢站建设,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在应用端,福建更是全面开花。在化工领域推动氢制合成氨、甲醇等氢基燃料产业化;在冶金领域开展“氢冶金”替代碳还原,让传统冶金产业告别高碳排放;在运输领域规模化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船舶、工程机械等,构建氢能示范交通线,带动氢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材料及零部件产业集聚发展;在储能发电领域推进氢能在应急备用电源、电网调峰等场景的示范应用;积极探索天然气掺氢“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让氢能走进千家万户。

“两核心—保障—走廊—网络”

特色布局优势尽显

福建还根据自身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特色,规划了独特的产业布局——“两核心一保障一走廊一网络”。以福州、厦门为核心,福州着力打造全产业链制造基地,在加氢机、控制阀组、氢气压缩机、液(气)氢储罐等装备的研发制造上发力,形成比较优势。厦门则重点承接先进地区创新资源,开展电解水制氢装备及关键核心材料、固态储氢、燃料电池与整车等关键技术研究,提升氢燃料电池整车产能,补齐产业链短板。

两个核心一个保障:以福州、厦门为核心,以漳州为保障。其中福州重点打造全产业链制造基地,实现在氢能装备及氢燃料电池制造方面比较优势;厦门重点积极承接先进地区创新资源,开展电解水制氢装备及关键核心材料、固态储氢、燃料电池与整车等关键技术研究;漳州重点在古雷港经济开发区建设绿氢及氢基绿色燃料示范工程,打造绿氢和氢基绿色燃料生产基地。鼓励福州、厦门两个核心城市优先开展氢能在交通领域示范应用。

一条沿海氢能经济走廊:依托沿海区位资源优势及创新先发优势,打造特色沿海氢能经济走廊,以福州、厦门辐射带动莆田、泉州、漳州、宁德等沿海城市燃料电池汽车及零配件制造、氢燃料发电装备等产业发展,加强沿线制氢工厂、氢气提纯、氢基船舶燃料加注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港口、船舶等氢能应用场景搭建。

一张加氢网络:在“两核心一保障”示范应用较为成熟的基础上,按照由点及面、由专用向公用、由城市向城际的发展布局,合理配套、适度超前推进加氢站布局,形成一张辐射全省的加氢网络,为氢能产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福建这份氢能产业创新发展中长期规划,是一份极具前瞻性与可行性的发展蓝图。它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充分发挥福建的自身优势,积极应对能源变革与产业升级的时代潮流。相信在这份规划的引领下,福建氢能产业将迎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期,为福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将为我国氢能产业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与借鉴,让我们共同期待福建氢能产业在未来十年创造辉煌!

一审一校:黄杨

二审二校:何玲

三审三校:雷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