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公众号
从芯片到航空发动机,再到今天的EPOE,中国高端制造的每一次突破都在改写全球产业格局。中科科乐的首车发运,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中国产业链向上突围的缩影。
打破技术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长期以来,高端聚烯烃材料市场被国外企业高度垄断。乙烯基聚烯烃弹性体(EPOE)作为高端聚烯烃材料中的关键品种,具有优异的弹性、耐候性、抗老化性能以及良好的加工性能,在光伏、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众多领域有着不可或缺的应用。但由于技术壁垒高,我国一直依赖进口来满足市场需求。
2022年,中科科乐在合肥诞生,带着“打破垄断”的使命锚定EPOE赛道。不同于传统依赖α-烯烃的合成路线,团队另辟蹊径开发出原创镍基催化剂技术,仅以乙烯为单一原料即可制备高性能EPOE,从源头破解了原料依赖与工艺复杂的双重瓶颈。
催化剂是新材料的核心,中科科乐依托自主研发的镍系催化剂,成功攻克了以乙烯为单一原料制备EPOE的技术难题,拥有了全套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其技术优势在于能够利用国产化助剂和常规聚合装置及工艺,高效制备出高品质的EPOE,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和市场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首车EPOE产品的顺利发运,是中科科乐技术实力与产业化能力的有力证明,具有多层面的重要意义。从产业层面看,它标志着我国高端聚烯烃材料终于摆脱了对进口的过度依赖,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构建起更为安全、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从市场角度而言,国产EPOE产品进入市场,将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和更灵活的供应服务,满足国内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提升我国相关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对于中科科乐自身,首车发运是公司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为进一步拓展市场、扩大产能、提升品牌影响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科科乐透露,下一步将扩建产能,并联合下游企业开发定制化产品,打造材料-应用生态链。
赋能新兴产业,助力产业升级
EPOE产品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在多个新兴产业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在光伏封装胶膜领域,EPOE优异的耐候性、抗紫外能力和低温韧性,可使光伏组件在极端环境下仍保持稳定性能,耐候性提升15%以上,大幅延长组件寿命。同时,EPOE仅以乙烯为原料,无需依赖进口高碳α烯烃,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助力光伏行业进一步降本增效,加速全球能源转型。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EPOE凭借高弹性、耐老化、绝缘性强等特性,成为高压线缆护套、电池包密封材料的理想选择。相比传统材料,EPOE可减轻线缆重量,提升能量密度,同时确保高温高压环境下的安全性。此外,EPOE在汽车内饰、密封条等部件的应用,进一步推动整车轻量化,助力新能源车企降低能耗、提升续航。
长期以来,高端聚烯烃弹性体技术被陶氏、三井等国际巨头垄断,EPOE的国产化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以“单一原料+更低成本+更优性能”的创新路径,重构全球产业格局。在航空航天、5G通信、医疗器械等领域,EPOE的高强度、耐化学腐蚀等特性,使其成为替代进口材料的关键选项,推动中国制造向高端化、差异化迈进。
根据贝哲斯咨询的调研数据,2024年全球烯烃市场规模达2320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增至3290亿美元。随着中国光伏、新能源车产量在全球占比持续激增,EPOE的国产化有望撬动巨大增量。光伏领域,据汉鼎咨询的研报显示,预计2024年全球光伏胶膜需求达到46.80亿~51.60亿平方米,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4.60%~5.30%;新能源汽车领域,高压线缆材料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此外,在海外市场,尤其是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对高性价比材料需求激增。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EPOE有望在更多新兴产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推动产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助力全球新兴产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实现跨越发展,塑造新的产业格局。
一审一校:黄杨
二审二校:何玲
三审三校:雷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