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能源化工新材料公众号
一、乙烯行业现状
在当前国际油价高涨,化工周期走弱的大环境下,炼油板块的盈利能力高于化工板块。
但是“降油增化”策略,仍是国内石油化工行业坚定不移的转型升级方向。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提升速度越来越快,成品油的需求早已经过了峰值,进入了平台期。
未来的增长空间基本封死,后续市场会进入漫长的衰退期,石油化工进入了结构性的调整期。
化工产品的产业链比石油炼制长,抗周期风险的能力更强,还能给高附加值的化工新材料提供必需的原材料支撑。
从整个石油化工产业链考量,上游需求衰退,向下游高附加值延伸,似乎是必由之路。
因此可以断定,国内“大炼油”时代已经渐入尾声(也许有点武断),化工及新材料才是未来化工的主流。
乙烯就是后续化工及新材料行业最基础的原料,也是最重要的原料,5-10中长期的增长趋势依然比较显著。
二、乙烯的战略地位与产能扩张现状
在国内全行业“降油增化”的行业策略,以及烯烃原料多元化需求,近10年我国乙烯的产能实现了飞跃式增长。
2022年,我国乙烯产能4676万吨,五年翻了一番,超越美国成为全球产能第一,2023年又新增加了425万吨,总产能达到5282万吨/年。
2024年我国乙烯产能达到 5374 万吨,占全球乙烯产能的 23%,2025年预计新增产能约900万吨,总产能达到6200万吨以上。
根据IEA《2024全球化工展望》数据显示,我国乙烯产能的扩张速度,比全球均值高3倍。
预计2027年会达到峰值约7000万吨,该预测结果与Wood Mackenzie报告结论基本一致。
三、产能扩张的动力尚有余力
受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直接约束,前端炼油产能扩张受限,但是国内乙烯产能,属“化工原料”而非终端能源,暂未纳入总量控制,形成政策驱动型扩产窗口期。
根据近几年项目规划,可以看出民营炼化一体化的建设高峰期已经过去,但是多元化的竞争主体未变,本轮及未来的产能扩张,主要有以下几类。
1、央国企存量炼厂的升级改造
主要是以“三桶油”为代表,过去大部分都是生产成品油为主,特别是很多连乙烯、芳烃都没有的纯炼油厂,借助“降油增化”的东风,借势进行升级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
因为国内乙烯暂时没有总产能的约束,理论上所有炼油厂都是有改造资质的,规模潜力非常大,管控难度较大。
中石化除了已投产的天津南港项目,湖南石化、镇海炼化、扬子石化等等还有很多项目都在建设中,或者规划中。
毕竟政策东风,能够持续多久,还是个未知数,在靴子落地之前能上的肯定赶紧上。
2、国外龙头独资/合资项目
埃克森美孚、巴斯夫、中海壳牌等外企独资和合资项目,主要是以进口石脑油为原料,产品聚焦生产茂金属聚乙烯等高性能聚烯烃。
当前我国茂金属聚乙烯,进口依存度高达65%(2023年),埃克森美孚项目投产后,进口依赖度可以降低12%。
其实相差也不大,毕竟还不是自己的技术,但是采用驯狼牧羊的策略,可以极大的改善国内茂金属聚乙烯行业的竞争格局。
3、“十四五”规划末期的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
十四五规划马上结束,但是期间规划的一些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并没有全部完成建设开车,山东裕龙岛石化、华锦阿美项目、古雷炼化二期等规划内的最后一批项目,开工时间比较晚,今明两年内会逐步投产。
4、选择轻烃裂解路线的几家企业
使用乙烷或混合烷烃作原料,裂解制乙烯的工艺路线,经济效益在三大工艺路线中属于最高的。
卫星化学已经打通了美国乙烷进口的全流程,远期还规划了连云港石化三期、四期项目。
万华化学一期乙烯将要改造增加全乙烷进料工况,二期乙烯采用的是石脑油+乙烷原料方案,可谓进可攻退可守,在国内乙烯行业的竞争力非常明显。
乙烷裂解制乙烯路线的成本,比传统石脑油路线低1800元/吨(2024年行业年报),利润率差距是行业均值的2.3倍。
5、煤制烯烃路线的短期优势
过去几年,煤炭的保供稳价政策使煤炭市场稳定,煤制烯烃的成本相对比较稳定,生产经济性一度还优于石脑油路线,如中煤、宝丰等优势企业还有扩能的动力。
毕竟用一种能源生成另外一种能源,也只是权宜之计,并非长久的能效利用之路,所以煤制烯烃的发展路线必定是短期行为,不可能成为长期发展路线。
即便其二氧化碳捕集效率再高,国家政策也不鼓励企业,继续扩产该路线相关产能。
四、未来产能扩张与拐点预判
未来两三年的短期趋势,我国乙烯产能将继续引领全球乙烯产能的扩张,但是竞争主体更为多元,新老企业、新旧工艺、高低端等各维度的竞争都会有。
目前已经规划的项目,建设进度可能会延迟,但是取消的可能性不大。毕竟现在审批个项目到底有多难,相关企业是深有感触的。
预计乙烯产能扩张将持续到2027年,届时我国乙烯总产能,有望突破7000万吨。
从2018年首家民营大炼化投产算起,我国以乙烯为代表的大宗化学品,已经历了长达10年的超级扩张周期,2027年我国乙烯产能的拐点应该就要到了。
10年才是上半场的超级周期,拐点之后的下半个周期,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一审一校:黄杨
二审二校:何玲
三审三校:雷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