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委副书记杨静生首先总结了2011年学院就业工作,他说学院2011年初次就业率为96.2%,学院组织双选会200余场、招聘单位300余家,提供毕业生人数三倍的岗位5000多个,呈现出初次就业率高、专业对口率高、用人单位满意度高、就业单位质量高,提供招聘的岗位多、就业单位层次多、就业单位地域多的特点。学院领导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坚持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各系区与学院签订就业奖惩责任状,明确职责。学院倡导全员抓就业,号召中层干部、全院教职工联系推荐用人单位。就业部门统筹安排,热情服务,一班一策,一人一策,推出金陵石化、梅花集团、大连福佳、锦州港订单招聘,召开兜底安排招聘会,开展就业援助工作,开展就业与创业教育,开通就业网、局域网短信、大屏幕等信息平台,建立了“五联式”就业网络,保障了就业工作顺利进行。他说201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学院坚持“三早”:早研判、早部署、早启动。今年6月以来,举办专场招聘会60余场,提供岗位2000多个,签约600人,就业率达50%。
随后,学生处处长郑毅宣读了学院对张锋等12名就业工作先进工作者和杨连成等12名就业工作积极分子的表彰决定和系区就业工作奖励决定。石油化工系、南校区、自动化系作就业工作经验交流发言。各系区与学院签订201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责任状。
院长徐继春最后发表讲话,他说2011届毕业生就业率名列省属高校前茅,客观上借助于校企合作和石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优势,主观上来源于工作规范、重心下移、对外交流加强、对接国家骨干校建设任务,毕业生就业基地与实习实训教学相结合四个方面。为做好2012届毕业生就业工作他强调要重点解决四个问题,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要从对国家稳定负责、对学院发展负责、对学生前途负责的高度做好就业工作。二是要明确责任。坚持实施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建立完善就业联动机制、绩效考评机制,就业状况与招生、资源配置、评优评先等挂钩。三是要夯实基础。要打牢提高就业效能的物质基础和人才培养基础,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四是不断拓展就业市场,把就业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