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以课程教材建设较为领先、能够体现“项目导向”特色的教师交流拉开序幕。学院梁青山副院长以石化企业典型管理工作任务为切入点介绍了《化工企业管理实务》课程教材的构建模式与课程标准之间的融合,展示了教材编写的成果;吴巍老师作为专业课程体系内的专业基础课代表,系统讲解《小型电子产品组装与调试》课程教材建设,体现了实训资源与课程改革的有机结合,明确了所负责的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体现出教学做一体的特点;机械系杨雨松老师以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泵的维护与检修》教材建设,创新学生技能培养与理论教学相结合的新思路,实现教材、实训、资源库三者之间的统一,课程实施与学生技能大赛相统一,创新教材形式,起到了引领作用;齐向阳主任作为带动课程的代表,展示了《化工安全技术》教材建设的成果,“连环画”模式有机融合教材的知识内容与训练内容,丰富多彩的教材资源、多样性的考核方式,增强了教材的实用性与易读性。武海滨教授介绍了化工设备维修技术专业专业资源库与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历程与建设思路,为专业资源库建设起到引领与启迪作用,带动了石化、炼油、自动化等专业的资源库建设。
几位课程负责人的典型发言与教材样章讲解,开拓了不同类别课程教材建设的思路,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体现出“项目导向”教材建设特点,也能看出他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和对课程改革的新思路、新思考,给相关课程教师带来的新的启发,展示了我院课程改革的新亮点与初步成就。
教务处郝万新处长对目前52门课程的教材建设进行了全面评估,指明目前教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与进度、质量相关问题,并提出具体整改措施。总结出课程负责人教材建设自我评价要点。培训课程负责人如何开展教材建设的自我评价,是否符合“项目导向”教材编写思路,并对考核要点进行了详细讲解。明确下一步教材建设与资源库建设的时间表与相关责任。
李晓东副院长进一步强调了课程建设的重要地位,课程建设是课程改革、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与教学资源建设的纽带与纠结点、是教学改革的综合体现。进一步强调了课程建设与资源库建设目标与时间表,要求高质量地完成教材建设任务,争取把我院“项目导向”特色的教材建设,建成骨干校建设的示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