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新书 |知识问答大挑战!回答问题,收获今日份深度阅读

文章来源:图书馆发布时间:2022-07-13浏览次数:10

歌德新书 |知识问答大挑战!回答问题,收获今日份深度阅读



#01


👉藏书。这一兴趣爱好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先秦时期古人就已经开始了藏书事业,至宋代,藏书事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聚书藏于“小”而“香”、“雅”的藏书室,正体现了古代文人和藏书家追求独特的心灵格调。










深度阅读

《中国藏书通史》

GEDEXINSHU


中国藏书事业起源甚早,它以逐渐完整的藏书机构为保证,以专门收藏家和研究者的多种专学为羽翼,以人文主义精神为主要支柱,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结构之一。于是,叙各代藏书状况者有之,为藏书家志传略者有之,言藏书掌故者有之,纂藏书词典者亦有之,惟通贯古今且叙事完整者,则未之见。90年代后期,南北学者分别组成编写队伍,以任继愈先生为首的《中国藏书楼》和以傅璇琮先生为首的《中国藏书通史》于新世纪初相继杀青。这本书,正是其中一本的上册。

这是一部中国藏书历史研究的总结性著述,书中对中国藏书的历史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述,上起夏商,下迄20世纪90年代,贯通古今。既以公藏私藏为主体,又述及书院、寺院藏书。对于过去很少为人注意的问题,如辽代藏书、金代藏书、明代藩王藏书等等,亦给予一定的地位。涵盖面之广,读来必定大有收获。如果读完意犹未尽,还可在移图APP和各地图书馆歌德机继续阅读下册哦。


傅璇琮 谢灼华主编,宁波出版社


#02



👉这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王安石所作的《游锺山》。在看破官场沉浮后,对王文公来说一切变得云淡风清,短短28个字共有8个“山”字,最后一句道尽平生洒脱,令人回味无穷。








深度阅读

《王安石与东钱湖》

GEDEXINSHU



邬烈波著,宁波出版社

北宋庆历七年(1047年)四月初,27岁的王安石以大理评事赴知鄞县。他是进士甲科高第,考了第四名,本可按惯例获取晋升的机会,却没去申请,主动远赴浙东海隅的一个小县,施展治民的抱负,当了三年官。这是他第一次主政一方。如果说上文《游锺山》是他看破官场沉浮之后的豁达之作,那“不畏浮云遮望眼”则正是他鄞县任满之际踌躇满志的写照。浚渠川,兴水利,建县学,兴教育,这是王安石在鄞县时所作的改革,为日后熙宁变法积累了实践经验。

这本书将详细为我们介绍王安石在鄞县东钱湖的故事。书中分章梳理王安石在这里的生活、治政、创作,通过东钱湖百姓对王安石的感恩和纪念,揭示了王安石为东钱湖做的贡献。东钱湖是王安石在鄞县施政的起始点,在王安石的人生轨迹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王安石也怀着深厚的爱民之心给东钱湖留下了千年历史文化遗产。通过本书,能够看到王安石的勤政爱民和担当有为,也能领略东钱湖的精致秀美和风韵气魄。


长按识别 在线阅读

/////



 


#03


👉商鞅。商鞅是先秦法家中变法最有成效的政治家,他的法治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变法实践曾促使秦国由弱变强,并为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商鞅的法治理论虽随秦亡走向沉寂,但却并未销声匿迹,对后世的法律思想带来了长远的影响。








深度阅读

《先秦司法文明史》

GEDEXINSHU


法律可以说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融会贯通的产物,而中国古代法律更是源远流长,从“诸法合体,民刑不分”的法律体系过渡到“诸法并存,民刑有分”的程度,无不彰显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形成和奠基于先秦,这本书就将带我们探索讨论初民社会至战国时期中国的司法文明发展的源流。 

书中共分为绪论、初民时代的规训与惩罚、夏商时期的天罚与神判、西周理性司法的开端、从“礼崩乐坏”到“一断以法”和结论五个部分,强调以文明的视角来追踪先秦的司法史,介绍传说中中国先民的司法活动和文化,探求最初的司法情形,从天罚与神判两个角度来讨论夏商时期的司法文明,讨论西周时期的司法制度和思想,探讨转型时期的司法文明,通读这本书,一个规律性认识呼之欲出——司法文明是缓慢而稳步的前进的。

陈煜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