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化系学习部举行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文章来源:团委   发布时间:2016-12-14浏览次数:2

“中国传统文化”主题演讲比赛!




活动目的

近些年来,西方的节日逐渐融入到我们中国,而且发展十分迅速,如愚人节、万圣节、情人节、圣诞节,都很好的被我们中国人接受了,尤其是90后和80后朋友都非常喜欢过西方的节日,可是当西方节日传到中国以后我们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渐渐的失去了原有的光环。因此,为了让我们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区别,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应化系学习部举行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活动基本情况与流程

 1.六名选手分别对中西方文化有何差异进行5分钟演讲

 2.评委进行打分

活动内容

六名选手从各个方面分别介绍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重点为以下几点:

1、思维模式的异同

    中国人喜欢站在生命的更高处思考问题,跳出现实,重视对生命的思考,在对人和人之间,人和自然界之间,人的精神和肉体之间的关系都有深刻的思考。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者理性思维;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者感性思维,而西方人更注重于从物质世界入手,去探索和求证问题的本源

2、对待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异同

    中国人更看重集体利益,包括家族利益、国家利益,主张控制自己的欲望,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往往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富于爱国和献身精神。而西方人更重视个体利益,追求人权,崇尚自由,认为如果连个体利益都无法保障,更谈何集体利益。正是这样的思想认识,最终推动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

3、民主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注重精神的自由,把自由、民主看成是君主权贵的赏赐.所以我们的人民总在渴望青天,希望能有好官出现为民谋利。而西方的民主政治认为,政出于民,一切的政权只是人民授予,让政府来行使的一种公权力。

4、科学观的异同

    中国人更相信先人的经验和权威,相信古人甚至超过相信今人,迷信权威,缺乏创新和探索精神。而西方人重视实践和理论,富于探险精神,倡导理性思维。通过正规的学院式教育对科学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极大的促进了科学的发展,也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5、中西方的道德观是迥然不同的

    西方强调个体本位,而中国人提倡群体本位。中西方道德观的不同,使中西方的伦理体系和道德规范具有了不同的特点:西方重契约,中国重人伦;西方重理智,中国重人情;西方伦理重于竞争,中国则偏重于中庸、和谐;西方的伦理道德是以人性恶为出发点,强调个体的道德教育,中国儒家是从人性善的观点出发,强调个体的道德修养。

6、法制观念的异同

    中国人主张用礼、道德来约束,通过先贤的教诲和学习提高自己的修养,讲究克己复礼,导致了人格的缺陷,丧失了独立的人格;而西方人认为人的原欲是不应该被压制的,对于社会和个人的规范,主张用“法制”,通过制度,如三权分立的组织、政治机构来约束制约,道德则处于从属的地位。

7、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异同

    中国人内敛、自省,喜欢“每日三省吾身”,为的是合于先王之道,把修养身心看的很重,推崇中庸思想,导致思想的保守、缺乏创新和开拓进取精神。西方人更热心于公益事业,把服务社会当成自己的职责。

8 、经济制度不同

    中国的传统经济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人们比较安分保守.因为他们依靠一块土地可以活一辈子,文化比较内向。而且中国的古代文明,发源于大河流域,属于农业文明,“农业文明性格”造就了东方人注重伦理道德,求同求稳,以“和为贵,忍为高”为处世原则.。

    西方的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海沿岸,属于海洋文明,况且欧洲的农耕远不像中国的农耕在古代社会那样重要,所以欧洲人喜欢向外探索,文化比较外向。而且西方国家经过工业革命很早就进入了工业经济时代,“工业文明性格”造就了西方人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

9、地理环境的不同

    封闭的大陆型地理环境使中国人的思维局限在本土之内,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喜欢“以史为镜”,而空间意识较弱。这种内向型思维导致了中国人求稳好静的性格,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事物缺乏兴趣.。
    而西方国家大多数则处于开放的海洋型地理环境,工商业、航海业发达,自古希腊时期就有注重研究自然客体,探索自然奥秘的传统。同时,海洋环境的山风海啸、动荡不安,也构成了西方民族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个性。


 

最终本次演讲比赛的前三名:

第一名:分析1632班 梅海莹

第二名:分析1631班 杨佳明

第三名:分析1631班 王佳慧

活动效果

    通过选手的演讲,使我们充分了解了这个书信被电子邮件取代当脚力被各种交通工具代劳,当传统文化在濒临灭绝的边缘苦苦挣扎,我们要知道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无形财富,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这些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我们应该弘扬传统文化而贡献一份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