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集体:石化研究所
2021年,石化研究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科技创新、社会服务、创新平台搭建、产业学院建设、创新方法应用推广和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积极为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强化理论学习 提升教师思想素质和专业素养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强化思想武装,提高教师政治素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教育法》、《科技进步法》、《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消防法》等学习,形成常态化学习机制,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积极对接产业需求 提高科研社会服务质量
深入开展企业项目调研,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技术需求,面向政府、企业开展高质量科研社会服务。本年度开展省级纵向课题研究4项,开展横向课题研究14项,其中接续课题3项,新增研究课题3项,专利成果转化课题8项;课题合同金额合计200万元;组织教师围绕专业技术和创业创业项目孵化开展专利布局和申报,获批专利30项;为锦州康泰润滑油添加剂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订制化科研和技术服务,完成技术开发1项,并作为技术合作单位获批锦州市“春芽计划项目”1项。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积极搭建政校企合作平台
深入贯彻全国、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路径。与锦州滨海新区政府及区内8家重点企业共建精细化工产业学院,并获批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高新区现代产业学院。2021年8月,与辽宁汤河子经济开发区和区内6家重点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针对共建精细化工产业学院和精细化工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达成协议,1人被聘为汤河子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并获批锦州市科技特派员,为进一步开展政校企合作搭建了良好平台。
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夯实科研社会服务基础
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围绕精细化工产业绿色化、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坚持“四个面向”原则,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与锦州名悦科技有限公司、锦州康泰润滑油添加剂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建精细化工中试基地,提升成果转化能力。依托团队在离子液体和微反应技术领域的专业优势,积极建设离子液体连续化微反应技术创新中心,并获得锦州市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中心认定。
强化创新方法推广 注入创新创业教育新动力
通过《创新方法》课程的实施,激发了上课班级学生的创新活力,提高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学生科协中开展创新方法培训,有力提高了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作品质量。杨连成作为辽宁省科协创新方法讲师团成员,面向省内开展创新方法培训2次,并参与辽宁省创新方法大赛评审工作,提高了学院创新方法推广工作的影响力。
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指导 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410计划,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2021年从三年级学生科技协会成员中选出14名学生参与科研课题研究。从一、二年级学生科技协会成员中选出35名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指导科技协会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共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励31项;指导学生申报专利15项,以学生为第一申报人获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3项。
新的一年里,石化研究所全体人员将继续在学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中心工作,开拓创新,努力奋斗,为学院建成省内领军、国内一流的职业学院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