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 2025年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纪实(六)

文章来源:团委发布时间:2025-02-05浏览次数:10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将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论党的青年工作》、《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一、二卷)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指引和生动教材,进一步动员引领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团委积极开展2025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以奉献精神 亮青春底色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倾听同学们的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故事吧!

化生2431班 李金校

寒假期间,我在抚顺市顺城区葛布街道阳光社区进行社会实践,积极投身到各项志愿服务中。慰问老人是一次触动心灵的经历,看到老人们的笑脸,我满心温暖。我们陪老人聊天,听他们讲述过去的故事,为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的痕迹,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关爱他人带来的幸福。这次经历让我懂得,关爱老人不只是物质上的给予,更需要耐心陪伴与情感交流。

担任春运志愿者期间,在候车大厅,我帮旅客搬运行李,引导他们前往正确的检票口,协助老人购票。有位旅客对换乘路线一头雾水,我详细解释,画出路线图,帮助他顺利踏上旅程。看到他们焦急的神情因我的帮助而舒缓,我由衷地感到开心。在服务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耐心与沟通的重要性。

我还参加了社区扫雪活动,深刻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雪花纷飞,城市被积雪覆盖,出行变得艰难,我和志愿者们一起,手持铁锹、扫帚,清扫主干道、人行道。起初,寒风刺骨,手脚很快冻僵,但大家干劲十足,没人喊累,齐心协力,默契配合,街道逐渐恢复畅通。看着车辆有序行驶,行人脚步不再蹒跚,自豪感油然而生。这次扫雪,不仅是体力的付出,更让我懂得,微小的善举汇聚起来,就能为城市带来很大改变。

在这次“返家乡”社会实践中,我收获的不仅仅是爷爷奶奶们的喜爱和信任,更是对家乡、对社会责任更深层次的理解。“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李大钊先生的这句话一直是我的座右铭,经过这次实践,我对它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这次实践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会带着这份责任与担当,继续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