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将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论党的青年工作》、《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一、二卷)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指引和生动教材,进一步动员引领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团委积极开展2025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以奉献精神 亮青春底色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倾听同学们的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故事吧!
机制2432班 王煜博
2025年的寒假,我在家乡葫芦岛市兴城文化馆参与了辽宁少儿春晚节目录制的现场秩序维护和清理工作。
活动当天,距离录制开始还有几个小时,现场已是一片热火朝天。工作人员在舞台上紧张调试设备,演员们在后台抓紧排练,我和其他志愿者们也迅速投入到准备工作中。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引导观众有序入场,这看似简单,实际却充满挑战。面对众多观众,有人焦急寻找座位,有人对入场流程不太清楚,还有小朋友需要特殊照顾。我努力保持微笑,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用清晰的指示引导他们找到自己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沟通的重要性。
随着录制的进行,现场秩序维护工作丝毫不能松懈。我时刻关注着观众的动态,防止出现影响录制的情况。有一次,几个小朋友在过道上追逐打闹,这不仅影响了其他观众的观看体验,还存在安全隐患。我立刻上前,轻声制止了他们,并耐心地向他们解释了在录制现场需要遵守的秩序。小朋友们很懂事,很快就安静了下来,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那一刻,我意识到自己的责任不仅仅是维持秩序,更是传递文明和规则意识。
录制结束后,现场清理工作接踵而至,我们有的负责收集垃圾,有的负责清扫地面,有的负责整理座椅。清理工作虽然辛苦,但当看到原本杂乱的场地在我们的努力下变得干净整洁时,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工作经验,更是对家乡的一份深厚情感。辽宁少儿春晚是家乡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它承载着无数孩子的梦想和家乡人民的期待。能够参与其中,为它的顺利进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感到无比自豪。在与工作人员、志愿者和观众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家乡人民的热情和团结。大家为了同一个目标,齐心协力、共同努力,这种精神让我深受鼓舞。
这次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成长了许多。我学会了如何在复杂的环境中保持冷静,如何与不同的人沟通协作,如何承担责任并克服困难。我也深刻认识到,每一个小小的努力,都能为家乡的发展增添一份光彩。未来,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这样的活动,用自己的行动为家乡的文化事业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