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将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青年节对全国广大青年寄语精神、《论党的青年工作》、《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第一、二卷)作为实践育人的重要指引和生动教材,进一步动员引领青年学生在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作出贡献,团委积极开展2025年寒假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以奉献精神 亮青春底色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倾听同学们的寒假“返家乡”社会实践故事吧!
炼油2431班 郑雯月
在盘锦市兴隆台区兴隆街道新园社区参与中小学假期公益托管志愿服务的这段时间,于我而言是一段充满挑战与成长、温暖与感动的珍贵经历。
初入公益托管,我承担起协助管理学生日常秩序的基础工作。每天清晨,我在教室门口迎接孩子们,用微笑和问候开启他们活力满满的一天。课堂上,我时刻关注孩子们的状态,提醒他们遵守纪律、积极参与互动。课间休息时,我又化身为“安全小卫士”,确保孩子们在玩耍时的安全。
除了基础的秩序管理,我还负责部分课程的教学辅助。在辅导孩子们完成假期作业时,我耐心解答他们的疑问,引导他们独立思考。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我总结出了一些实用的学习方法,帮助孩子们提高学习效率。看到孩子们在我的帮助下逐渐克服难题,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我由衷地感到欣慰。
在与孩子们相处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不同性格、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沟通交流。面对内向的孩子,我会主动与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鼓励他们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活泼好动的孩子,我则会通过制定规则和奖励机制,引导他们遵守纪律。通过这些实践,我的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团队协作也是这次实践带给我的重要收获。我们志愿者团队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共同为孩子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在策划和组织活动时,大家各抒己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力求让每一个活动都能既有趣又有意义。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合作,我学会了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想法,也明白了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我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例如,在处理一些突发情况时,我的经验还不够丰富,有时会感到手忙脚乱。在教学方法上,我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改进,以更好地满足孩子们的学习需求。
这次公益托管志愿服务,不仅让我在工作能力和沟通技巧方面得到了锻炼,更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奉献的快乐和意义。看着孩子们在我们的陪伴下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我感到无比自豪。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投身于志愿服务,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为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