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青年夜校新模式 拓展青年发展新“夜”态

文章来源:团委发布时间:2025-04-01浏览次数:10

在2024年公司召开的“五四”大会上,管道局团委发出青年创新创效倡议并启动青年大学习“1+3”运行体系:聚焦团青骨干政治理论教育成立1所团校;以激发青年创新创效热情、向上向善活力为导向,成立业务赋能、英语赋能、兴趣赋能3所夜校学院。5月7日,管道青年夜校正式开课,成为管道青年业余时间“充电赋能”的新平台。

刚刚发出开课通知,“叮咚”“叮咚”——微信群的提示音此起彼伏,几节课后,教室越来越拥挤,有些单位的青年甚至组团上课,其中还吸引了众多新入职员工。

管道青年夜校为何如此受到追捧?答案就在课程的组织上。管道青年夜校根据“青年下班,夜校开班”的原则,在每周二、周四灵活安排课程时间,确保青年能够及时参与学习。为满足青年差异化学习需求,在调查收集青年建议的基础上,精心挑选夜校核心课程,推行“小班制+线下”授课模式,吸引了众多青年在繁忙的工作结束后,利用晚上时间学习跨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创新充电“追光族”。

青年夜校按照“影响有影响力的青年,让青年影响青年”的工作思路,以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前沿技术为切入点,以无人机航拍、海洋管道敷设、山地柔性自动焊等最新创新技术成果应用为关键点,精心挑选具有公司内部专业影响力的青年骨干担任讲师。

刘玉卿讲述在西气东输三线等重大工程中破解管道穿越大错位难题的亲身经历,李文光将北斗智能终端带到学员面前,剖析技术创新思路和策略;夜校学员与国内首个油气储运领域AI大模型WisGPT现场对话……

管道青年夜校让企业掌握的“潮”技术、自主研发的“潮”科技走到了大家的面前,创新思“潮”也在青年群体中涌动了起来。

突破时空界限的师生互动,将学习的氛围延伸到随时随地,也拓宽了授课青年讲师的思路视野,管道局青年岗位能手杜荣耀开始思考如何将无人机技术与实景管道相结合,实现新的技术突破,并带着他的新想法,参加了集团公司第三届创新大赛。

在这种氛围下,青年群体在公司组织的“五小创新”、所属单位组织的创新应用大赛中成为参赛主流,在“创青春”“振兴杯”等国家级赛事中也呈现“参赛热”。

在管道青年大学习“1+3”体系下,管道青年夜校已经成为青年群体在打造自己“斜杠”人生高速路上储备知识技能,激发创新基因的孵化空间,团结和凝聚着更多管道青年积极投身科技赋能发展新征程,实现企业发展与个人成长的双向奔赴。

来源:《中国共青团》杂志2024年第20期(中国石油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