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计划”让壮志青年踏浪前行

文章来源:团委发布时间:2025-04-17浏览次数:10

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在于要不拘一格培养急需的青年人才。兰州石化公司根据青年人才队伍新变化和新特点,着眼新形势下炼油化工产业链延伸布局,启动“百名青年技术骨干”“千名青年技能骨干”培养专项计划,抓住创新创造“黄金期”,下足育才用才“真功夫”,促进青年技术、技能骨干在关键岗位和重大项目上挑大梁、当主角。图片

科学系统谋划“蓄能储才”。公司把培育企业战略人才力量的重心放在青年创新人才上,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建立人力资源部牵头抓总、团委组织实施和基层单位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结合生产经营方向,统筹考虑主体生产工种和辅助生产工种分布,在全体青工中启动“百千计划”遴选培养,3年一个周期,采取内部轮岗、高校进修、送外培训和导师带徒等方式全方位培养后备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同时,系统考察学习能力、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和培养潜力,每年动态调整培养名单,优者上劣者下,保证后备队伍培养质量。

抓实教育培训“精心选才”。近日,在高雄厚院士工作室双碳和新能源培训班上,出现了一座难求的现象,这是兰州石化持续发挥“院士领航”作用,为青年人才搭平台、优环境、促创新的具体体现。“百千计划”以“相马+写实”的方式开展后备人才遴选,青年技术骨干侧重专业技术岗位序列人才,青年技能骨干侧重重点领域工种,综合选拔出在重大任务、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中工作表现突出,在基层一线、关键岗位扎实历练、实绩突出的青年人才。科学实施赋能培养,优先推荐参加各类提升培训班,选派到省内外高校或职业院校开展学术进修,通过3年时间完成“百千计划”人才轮训。

聚焦攻关前沿“实战炼才”。坚持“使用是最好的培养”,按照成熟、后备、接续三个层次分别确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建立导师带徒培养机制,“政治导师”负责思想引导、“技术导师”负责理论学习、“技能导师”负责能力提升,全面提升青年人才综合素养。同时,聚焦制约企业安全生产的瓶颈难题,鼓励后备青年人才承担或参与生产难题攻关和技改革新项目,研究设立生产难题创新基金,对具有典型性、实用性和可推广性的生产难题,选派优秀导师助力项目孵化,并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为青年人才创造更多挑战难题、担纲领衔的机会。石油青年王玉在“名师带高徒”活动脱颖而出,经历多岗位轮训历练后,加入到青年创新工作室团队,仅用4年时间就获得了全国催化裂化大赛个人赛金牌第一名,获评“全国技能能手”“甘肃青年五四奖章”,成长为公司最年轻的“高级技师”。

优化成长环境“助力成才”。强化全过程管控,探索完善日常管理、考核评价、培养使用、长期跟踪“四位一体”考核管理机制,坚持“一人一档”、所在单位“一厂一策”。根据青年人才队伍特点,畅通经营管理序列、专业技术序列和操作技能序列通道,对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参与关键核心攻关任务和承担急难险重工作的后备人才,从薪酬水平、专项奖励和评先选优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让优秀青年人才加速成长、快速发展,更好助推企业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上破浪远航。

来源:《中国共青团》杂志2024年第20期(中国石油专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