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赋能花为媒 产业聚才凤来栖——丽江共青团服务花卉产业链新兴领域青年工作实践

文章来源:团委发布时间:2025-04-24浏览次数: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考察云南并发表重要讲话。3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省丽江市考察,第一站走进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了解云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情况。在展厅,他察看玫瑰、马蹄莲鲜切花品种展示,听取云南花卉产业发展情况介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云南花卉产业前景广阔,要着眼全产业链,从种业端、种植端、市场端不断深耕细作,让这一“美丽产业”成为造福群众的“幸福产业”。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位于丽江市古城区开南街道,总规划面积1100亩,总投资12亿元。2023年园区鲜切花产量达3100万枝,其中玫瑰切花2875万枝、彩色马蹄莲200万枝,实现销售收入3657万元;至2024年,鲜切花总产量增至4046万枝,产值突破5150万元,彩色马蹄莲市场份额占全国90%,园区成为国内高端花卉市场的核心供应商。近年来,丽江共青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充分立足丽江花卉产业的特色优势,在强队伍、优服务、宽路径等多个关键方面积极作为。以现代花卉产业园为重要切入点,逐步带动周边旅居、民宿、研学等行业新兴领域青年的联系与服务工作,不断拓展共青团的“朋友圈”,凝聚起推动花卉产业发展的青春力量。

图片

筑基强链育先锋构建青年人才先锋队丽江共青团始终将推进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和新就业群体团组织覆盖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组织动员团员和青年的方式上不断创新,截至目前,已累计建成新兴领域团组织381个,枢纽型青年之家565个。依托这些不同的活动阵地以及丰富多样的活动群体,定期开展各类精彩纷呈的活动,持续拓展并深化与“两企三新”青年的联系与交流,切实提升团结凝聚“两企三新”青年的工作实效。组织覆盖强根基。建立了“街道团工委统筹+社区党委延伸+劳务公司覆盖”的三级服务体系,将园区的45名青年全部纳入服务网络之中。通过“社区推荐+企业考核”的科学机制,已有3名青年技术骨干经共青团推优入党,成功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有力地形成了党团联动培养的良好格局。借助红开劳务公司进一步延伸服务触角,使得2024年青年服务覆盖率相较于上一年度提升了30%。技能强链育尖兵。联合人社部门实施“双证融通”工程,针对从业青年开展玫瑰病虫害防治、冷链物流操作等专项培训,培育持证青年达43人,占技术骨干群体的33%。其中,由青年团队研发的水肥一体化系统节水效率达40%,环境智能控制准确率超90%,推动园区综合能耗下降25%。梯队建设蓄动能。构建“技术骨干一管理人才一产业工人”三级成长链,8名35岁以下青年担任生产组长,12名返乡青年组建电商直播团队,带动形成127人的青年就业群体。创新探索“老带新”导师制,技术骨干年均开展“传帮带”5人以上,实现青年人才储备量三年翻三番。

图片

聚势赋能优服务构建青年成长生态圈丽江共青团紧扣服务青年的工作生命线,深化“千联万聚常引”机制,通过座谈交流、问卷调查、走访调研等形式,了解“两企三新”青年需求,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拓展阵地,千方百计为青年办实事、解难事。劳务服务提质效。依托劳务服务公司,构建“培训-认证-就业”全链条,青年派遣规模从2021年60人增至2024年300人,务工收入突破1400万元。建成首个“劳动驿站”,提供技能培训、住宿保障等9类服务,累计开展夜间培训12场次,服务务工青年40人。创业扶持破瓶颈。设立300万元“双创”扶持基金,发放免息贷款120万元,孵化8个青年创业项目。电商团队打造“云上花市”数据平台,精准分析消费偏好,推动A级玫瑰切花溢价25%,“雪山玫瑰礼盒”单品年销500万元。机制保障稳人心。通过“土地流转保底收益+技能培训增值赋能+产业延伸长效增收”机制,确保青年“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与丽江师范学院共建实训基地,年均输送实习生30人,2024年促成12名毕业生签约园区技术岗位,为园区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图片

靶向攻坚破瓶颈把准提质增效突破口丽江共青团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主线,充分发挥“两企三新”青年的专业技能优势和奉献社会热情,动员青年立足行业挺膺担当,服务党政中心大局,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产业延伸扩赛道。在园区创新开发基础生产岗(青年占比30%)、技术管理岗(青年占比60%)、新兴业态岗(青年占比100%)三类岗位,电商运营年销售860万元,研学旅游创收540万元。数字赋能提质效。青年主导建设智慧园区管理系统,实现35万㎡温室环境实时监测,鲜切花扫码溯源覆盖率达100%。物联网技术改造节约生产成本280万元,电商直播转化率提升40%,推动园区年产值突破5150万元。多元融合创价值。带动本地青年参与研学旅游服务,开发特色课程,吸引大量游客,带动旅游收入增长。青年电商直播团队通过平台销售花卉产品,打造爆款,还带动周边配套产业发展,形成“花卉+旅游+电商”的融合发展模式。下一步,丽江共青团将把工作重点放在深化花卉产业链青年服务体系建设上。聚焦组织覆盖创新,在电商运营、研学服务等新兴领域积极探索建立更多功能型团支部和团的实体阵地,持续延伸共青团工作的触角。进一步强化人才引育实效,深化与高校间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培育和扶持一批优秀的“青年花匠”,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持久青春动能,推动丽江花卉产业在新时代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图片

来源:《中国共青团》杂志2025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