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传承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听党指挥跟党走为精髓的“西迁精神”,持续完善科技竞赛体制机制、营造良好创新生态、打造特色品牌载体,注重增强科创竞赛的群众性、客观性、交流性,培养具有浓郁爱国奋斗精神底色的交大创新青年。
筑牢信仰之基
加强顶层设计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专程到西安交通大学与交大师生交流,勉励广大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为广大青年学子的成长成才、创新创业注入了无尽的精神动能,鼓舞和激励着大家奋发实干的劲头。
在校党委的领导下,西安交通大学不断进行科创育人机制改革,打通部门、政策壁垒,将科创育人融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引导交大学子将科创报国融入新时代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之中,将满腔热忱投身创新创业的火热实践之中,为科创学子绘就“爱国奋斗”的青春底色。
学校设立专项经费,支持创新创业训练、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并对参与指导科技竞赛的优秀教师,认定工作量并进行专项表彰,为学生创新能力提升提供土壤、养料、阳光和雨露。同时学校也制定了《学生科技竞赛表彰奖励办法》,学生参与“挑战杯”等全国重大赛事可代替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并在推免时作为重要评优指标。
把握时代主题
主动融入社会西安交通大学坚持围绕“6352”工程以及“1121”产学研深度融合新模式,积极推动学生科创工作融入学校发展大局。以赛事为契机聚力“秦创原”建设,与技术转移中心、教育基金会、投孵基金等深度对接,引入校外资金支持西安交通大学学生科技创新创业工作,推动资源下沉;持续对接“攀登计划”企业实践,通过参访企业一线、对话总工总师、搭建初期对接合作桥梁,着重培养优秀学生的企业市场感知能力、社会化能力;以实际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出发,与特变电工等13家行业领军企业联合举办揭榜挂帅专项赛,鼓励学生“揭榜挂帅”解真题,让更多青年在听得到枪炮声的地方开展科技攻关和前沿创新,累计为企业提供交大师生智慧方案1000余项。
西安交通大学以“做好学生科创‘后半篇文章’,培育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通过和校内联合研究院畅通项目输送渠道,向潜在投资群体重点推介,协同校内科技园、孵化器提供落地帮扶等实际举措助力学生科创项目落地转化孵化。
近三年来,西安交通大学参与科创竞赛的本科生共发表SCI等各类文章400余篇,申请及授权各类专利500余项,从创新创业赛事中成功孵化转化企业20余家,育人成效显著。
提升服务效能
夯实平台载体
西安交通大学坚持构建“品牌载体+专业水准”双线工作思路,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工作的广度和深度:
通过品牌载体“增亮色”。西安交通大学“腾飞杯”竞赛始办于1988年,是学校规格最高、参与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科技比赛。同步作为“挑战杯”校内选拔赛,学生科技创新规模已达到年均2000余个项目涌现、1.2万人次参与,30余个院系开展院赛。同时依托学校40余个科技类社团,年均开展科普活动100场以上;打造“创源”科技学术论坛、“学术之星”评选等特色项目,以“攀登计划”学生科创挑战营为抓手,全方位激发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学术志趣。
提升专业水准“添成色”。坚持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每年开展宣讲培训数十场,覆盖全校所有院系。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导师库,上到院士、下至辅导员,都深度指导和参与,引导学生面向国家需求、行业卡脖子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每年组织1500余位校内外导师全程辅导学生科创团队,西安交通大学陶文铨院士给“挑战杯”作品书写推荐信时,会先用铅笔书写,检查无误后再用钢笔认真誊写,足见其对学生科技赛事的重视及感情。
未来,西安交通大学共青团服务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将继续发扬“向科学进军”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挑战杯”等重大赛事的牵引作用,进一步提升青年创新创业能力,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增添青年人的活力和思想,为西部发展和国家建设贡献交大青年的智慧和力量!
来源:《中国共青团》杂志2025年第6期